蓉評丨看成都“生態圈”正勃發強大城市機遇

簽約168個項目、總投資額近4605億元、現場到會300多家企業……4月16日,2020年成都市首場重大產業化項目集中籤約儀式傳遞的這幾個關鍵數字,盡顯成都未來信心,是疫情之下中國城市砥礪奮行,中國經濟加快復甦的有力投射。

隨著復工復產復市的加快推進,疫情影響下產業和經濟的短期波動正在得到舒緩,地方經濟恢復活力正在穩步推進,但疫情之下也暴露了城市經濟發展中一些深層次問題。後疫情時代,城市產業鏈如何保障安全穩定,產業園區向何種方向發展,營商環境如何進一步優化,招商引資方式如何創新……這次成都重大產業化項目的集中籤約,集中呈現了以上思考。

從這次簽約儀式中,不少與會企業代表都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簽約地錦城公園,是成都公園城市建設的一個標誌性項目,在這裡,可以管窺成都對公園城市這一城市發展新範式的理論和實踐探索。而簽約會主題“共享新機遇 共建生態圈”中“生態圈”這一關鍵詞,則與成都公園城市建設互為映照,折射成都對於疫情之下“人城產”發展邏輯的新思考、新探索。

蓉評丨看成都“生態圈”正勃發強大城市機遇

2020年成都市首場重大產業化項目集中籤約儀式現場

一反以往對簽約項目詳細介紹的慣例,此次簽約會把推介的重點放在“生態圈”這個關鍵詞。而梳理168個簽約項目也不難發現,超九成簽約項目都是圍繞成都14個重點產業生態圈的打造。產業功能區、產業生態圈和高品質科創空間規劃建設,以及緊緊圍繞產業生態圈的成德眉資同城化“三區三帶”建設,正在大幅提升成都的投資環境、投資優勢,為成都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以來,成都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規劃建設了66個產業功能區和14個產業生態圈。幾年來,成都以破釜沉舟的勇氣,全力推動“產業生態圈和產業功能區”這一城市發展方式和經濟組織方式的重大變革,優化城市空間佈局,重塑產業經濟地理,轉變城市發展方式。如今,66個產業功能區已成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有力解決企業人才需求、用地需求、技術需求、數據需求、融資需求等等方面的痛點難點,吸引了大批高端項目落地和大量投資入場。產業生態圈正構築成都城市核心競爭力,產業功能區正塑造未來城市新形態,而高品質科創空間則推動了研發、衍生了裂變,打造出城市創新策源地。

此次疫情對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帶來衝擊,導致部分企業復工不能復產,復產不能穩產滿產,這從側面印證了成都規劃建設產業生態圈和產業功能區決策的正確。疫情倒逼下,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更加深刻感受到,產業生態圈的穩定性和產業鏈配套的同城化,是企業有效應對各種不確定性風險的關鍵環節,是應對日益加劇的行業競爭壓力塑造比較優勢的核心支撐。這無疑更加堅定了成都推動產業生態圈和產業功能區建設的決心和信心。

未來幾年,圍繞產業功能區,成都將實施相關重大項目近1500個,總投資8000億元以上;圍繞高品質科創空間,將規劃實施項目40餘個,總面積達1000萬平方米,預計總投資1000億元以上;將設立總規模1000億元的發展基金,力爭帶動5000億元社會資本,投向14個產業生態圈。

疫情之下城市何為,請看成都這邊風景。

紅星新聞評論員 劉琴

編輯 趙瑜

(紅星新聞V6.8全新上線,歡迎下載)

蓉評丨看成都“生態圈”正勃發強大城市機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