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為什麼早期不建立自己的帝國?

韓信是秦末漢初傑出的軍事家,他打仗不按套路出牌,常常出奇制勝,是楚漢戰爭中功勞最大的戰將,為劉邦立下了赫赫戰功。但功高並不蓋主的韓信還是被劉邦誘捕和拘禁了起來,最後被呂后殺害了。從古到今為韓信鳴不平的人不勝枚舉,甚至很多人認為韓信在前期打敗項羽,兵鋒最盛的時候應該起兵反劉邦。說不定能為自己爭取一個更好的結局。

但是我認為韓信是一個悲情英雄,他的死不可避免。


韓信為什麼早期不建立自己的帝國?


首先在項羽失敗以後,如果韓信趁亂起兵,取代項羽,做新一代霸王可以嗎?那肯定是不行的,韓信雖然能打,比項羽還是差一點吧。項羽失敗了,難道韓信就能成功?我們用一個比喻分析一下楚漢戰爭:項羽好比是楚漢戰爭中的獅子,沒有誰能單挑打敗他。最後打敗他的是劉邦帶領的狼群,而韓信是狼群中最兇猛的一匹狼。項羽一頭獅子打不贏狼群,韓信一匹最強壯的狼就能打贏狼群嗎?所以韓信不能反,反了就是死路一條。


韓信為什麼早期不建立自己的帝國?

楚漢戰爭以後,韓信並沒有謀反的舉動,那麼劉邦放過他,劉、韓二人相安無事,可以嗎?情理上是可以的,但形勢發展不允許。因為韓信是一個異姓王,劉邦一定會消滅他。

秦滅六國以後,中國進入帝國時代,帝國時代以郡縣為地方管理體系,“王”這一個春秋戰國時期的“邦國式”爵位根本就不應該存在,“王”是挑戰中央權威,分裂國家,最大的隱患。異姓王是如此,同姓王也是如此。只不過異性王分裂國家的動因會更大,同姓王分裂國家的動因會更小一點,過程也會慢一點。

同姓王造反的動因會稍慢一點,並不代表同姓王不會造反,自漢以後,同姓王造反不勝枚舉,也給國家帶來了巨大的傷害。

韓信為什麼早期不建立自己的帝國?

“王”這一邦國時代的遺留產物,封而建國,具有很強的分裂性。自秦以後中國已經是一個大一統國家,國家的“統”和“王”的“分”格格不入。為此,漢朝以後中國曆代王朝為了解決“王”這個政治麻煩,費盡了心思。從漢武帝頒佈“推恩令”,分化藩王權力,到明太祖規定將領死後才可以封王,到清朝把王變成一個榮譽稱號,只給待遇,不給實權。中國花了整整2000年時間,才徹底解決藩王造反的問題。


韓信為什麼早期不建立自己的帝國?


就封建社會的社會性質而言,“王”做為一個榮譽稱號,享受一定的經濟待遇,並沒有什麼大問題,但“王”如果作為一個實權組織存在,弊害就非常多了.

所以韓信之死不是因為他做錯了什麼,而是他處在的位置不符合歷史發展的潮流。韓信只有一條路可以選擇,那就是向范蠡那樣,急流勇退,退而保其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