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人类的热闹各有不同,但孤独的底色大致相通

文/牧心

图/网络

我年轻过,落魄过,幸福过。我对生活一往情深。

——加西亚·马尔克斯

《百年孤独》:人类的热闹各有不同,但孤独的底色大致相通


《百年孤独》是世界文学大师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这部主题宏大的文学巨著,描写了一段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加勒比海沿岸一个叫马孔多的小镇上,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

之所以能够成为影响几代人的著作,除了《百年孤独》本身深刻的主题与精彩的阐释,还在于马尔克斯创造了一种新的“魔幻现实主义”的写法,就连后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都说:“在马尔克斯这里,我只是一个小学生”。

这部文学作品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在一起,让读者在现实与虚幻之间不停穿梭,体会到了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也因此成为了现当代最重要的经典文学作品之一。

许多人都说《百年孤独》非常难读,其中纷繁复杂的人物关系,冗长难读的各种人名,让不少读者望而却步。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从朋友那里看到了这样一张人物线索图,在读的过程中一边理解,一边通过这张图去印证自己对于人物关系的把握,读到最后人物关系都是清晰的。

《百年孤独》:人类的热闹各有不同,但孤独的底色大致相通


今天这篇文章,我就来谈一下自己对于这部经典文学的浅显理解。《百年孤独》的诞生,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也反映了几个世纪以来人性的历史。从这本文学著作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历史,也可以理解人性,还能够关照当下和现实。

01 百年孤独史,也是拉美国家的风云变幻史


读懂文学巨著的前提,是先要理解这本书创作时期的历史背景。

马尔克斯曾在《番石榴飘香》一书中曾说:“布恩迪亚家族是拉美历史的翻版。”

让我们回到当时的历史。这本书描写的是哥伦比亚 19 世纪到 20 世纪的社会图景。当时的拉美大陆先后经历了自由派与保守派的各种纷争,纷争不断,内战频发——据史料记载,在不到70年的时间里,拉美国家发生了27次内战;

同时,拉美各国相继独立,独裁、纷争、暴政不断,人民生活苦不堪言;资本与跨国公司为了争夺各自的利益,也纷纷入驻拉美,资本家成立各种公司,抢夺拉美的生产资料,在拉美进行产品倾销严重地破坏了当地原有的经济形态;随着经济形态的破坏,外来的文化也渐渐入侵了“马孔多”这个小镇。

而马孔多镇的居民,缺乏对外来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理解,因此,在这样水深火热的背景之下,本民族的文化根基又被深刻地动摇了。

《百年孤独》:人类的热闹各有不同,但孤独的底色大致相通


这也是马尔克斯的隐忧。因为这个时候,拉美已经成为了西方人眼中觊觎的区域。面对着压迫、掠夺和歧视,马尔克斯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礼上致辞的时候说到:

  • 拉美不愿意,也没有理由成为任他人摆布的棋子。她除了希望自己保持在西半球的独立自主地位,没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
  • 虽然如此,面对压迫、掠夺和歧视,我们的回答是生活下去,任何洪水猛兽、瘟疫、饥饿、动乱,甚至数百年的战争,都不能削弱生命战胜死亡的优势。
  • 到那时,任何人无权决定他人的生活或者死亡的方式;到那时,爱情将成为千真万确的现实,幸福将成为可能;到那时,那些命中注定成为百年孤独的家族,将最终得到在地球上永远生存的第二次机会

这是马尔克斯对拉美这一百年命运的反思和深沉的愤懑,也是所有拉美人对于独立自由与幸福的渴望与关切。后来,在《番石榴飘香》这本书中,马尔克斯也对《百年孤独》说出了他的看法:

“孤独的反义是团结”。

因此,马尔克斯是想通过这本书,来启迪拉美的民众,团结起来,为了民族文化与独立自由而战。

只有读懂了这一点,才能从根本上理解这本书的宏大主题。

《百年孤独》:人类的热闹各有不同,但孤独的底色大致相通


02 时代与地域的不同,并没有改变人性的底色是孤独这一现实


这本书除了向我们展现了特殊时期的特殊历史背景,还在宏大的时代与家国主题之下,细致地描写了人性的欲望、纠缠与孤独。

书中有一段话非常有名。马尔克斯写到:

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

马尔克斯将人类底层的孤独命运,波澜不惊地表达了出来。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真实的马尔克斯。他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马格达莱纳海滨小镇阿拉卡塔卡。童年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1936年随父母迁居苏克雷。他的父亲有二十多个孩子,其中有15个是私生子。他的母亲非常博爱,对于私生子非但没有排斥,还接到自己的家中来养。

马尔克斯的祖父,也就是小说中奥雷里亚诺上校的原型,本身就有一个嗜好,就是不停地把金子融化,然后再把金子铸造成小金鱼,再融化,在铸造,如此往复。

我们再来看《百年孤独》中每一个角色,他们也都是孤独的:

  • 奥雷里亚诺上校,戎马一生,最后靠在金屋里锻造小金鱼度过余生;
  • 阿玛兰妲,因爱误杀,被良心谴责了后半生,最后孤独抱憾而死;
  • 丽贝卡,离开未婚夫,谋杀了丈夫 ,最后在一间小屋里终老;
  • 梅梅,因为专制的母亲,与深爱的男人分开,生下私生子,却只能在修道院里孤独老去;
  • 就连最得人心、最通透明事理的大家长,母亲乌尔苏拉,也是早早地失去了丈夫,一个人慢慢老去
  • …………

小说里的每一个人,都是隐忍的、可怜的、孤独的。

《百年孤独》:人类的热闹各有不同,但孤独的底色大致相通


孤独,是每一个人物的人生底色。

史铁生说:

人有三种根本的困境,第一,人生来只能注定是自己,人生来注定是活在无数他人中间并且是无法与他人彻底沟通。这意味着孤独。

第二,人生来就有欲望,人实现欲望的能力永远赶不上他欲望的能力,这是一个永恒的距离。

第三,人生来不想死,可是人生来就是在走向死,这就意味着恐惧。上帝用这三种东西来折磨我们。不过有可能我们理解错了,上帝原是要给我们三种获得欢乐的机会。

在这里,孤独,是第一困境。

大文豪巴尔扎克也认为:孤独就是空虚,精神和肉体对此感受到同样的恐惧。

但即使如此恐惧,孤独也不会自动消亡,因为孤独就是人性的底色,我们只能直面孤独。

03 用历史关照现实,提醒我们不能忘掉那些“被遗忘的孤独”

当我们从这部文学巨著中跳出,来关照一下历史与现实,每个国家,每个社会,每个人人,又何尝不是孤独的呢?

每一个国家、社会和个人,又有谁不是从创伤和孤独中成长起来呢?

但比国家和个人的孤独更可怕的,则是“被遗忘的孤独”。

还记得书中有这样一个场景:香蕉公司的员工罢工以后,小镇发生了3000人以上的大屠杀,这场屠杀对许多人的伤害是致命的。据历史记载,小说中的这场大屠杀在哥伦比亚的历史上是真实发生过的。时间是1928年,地点就是马尔克斯的故乡。

小说中,这个场景真实地再现了,不过小说的表达非常魔幻,因为在那场大屠杀发生之后,突然下了连续几年的大雨,似乎马儿克斯想用这个隐喻告诉大家,几年的阴雨会冲刷掉一切的历史伤痛和过往的屈辱印记。

于是出现了一个可悲的结果,在连续几年的大雨之后,人们真的迅速地遗忘了这次屠杀,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当时的政府还发布公告告诉所有人,说根本没有屠杀,那只是自由党人恶意散播的谣言。

《百年孤独》:人类的热闹各有不同,但孤独的底色大致相通


正如黑格尔那句话: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

小说中的人们遗忘了这段历史,遗忘了那段历史之下的绝望的孤独,还有刻在人心上的那种屈辱。

因此,在马尔克斯那里,被遗忘的孤独,是更悲哀、更深层次的孤独。这似乎也从另一个方面提醒我们,即使现在岁月静好,但永远也不能忘却自己的民族和国家被欺侮的历史,永远要用历史的反光镜来提醒自己。

结 语:

《百年孤独》是宏大的,也是微妙的。宏大是因为它将马孔多小镇“国家化”了,并将这个小镇置身于一段独特的历史时期当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份独特的世纪与家国的情怀;然而《百年孤独》又是微妙的,因为它从每一个个体身上,都挖掘出了微小而又共通的人性——比如情欲、贪婪、隐忍、光明、卑劣等等。

魔幻与现实的交融,宏大与微妙的结合,让《百年孤独》不仅成为了一部影响了各国几代作家的著作,更成为了一部可以直达每个人的内心,让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警醒的经典之作。

人类的热闹各有不同,但孤独的感觉却总是相通的。

当“工具高效”充斥着现代人的生活,“即时快捷致用”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你会发现,到最后,还是那些经历过时间洗刷与沉淀的经典文学,更能够滋养我们的人生,净化我们的心灵。

《百年孤独》值得去品味,不仅是因为它获得过诺贝尔奖,更是因为作者马尔克斯本人,是一位有着宏大家国情怀与强烈悲悯之心的作家。他的思想、见地、情怀,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接近,不去敬仰。就像马尔克斯在自传中写到的一句话那样,让我们感动而又不断陷入沉思:“我年轻过,落魄过,幸福过,我对生活一往情深。”

希望每一位读到《百年孤独》的读者,都能够获得内在的觉醒,通往某种自觉而光明的人生。

《百年孤独》:人类的热闹各有不同,但孤独的底色大致相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