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孩子,在這三個方面常優於他人,教育更高效,讓家長少操心

說到天才,很多人都會想到王安石筆下“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的《傷仲永》,說是金溪有個叫方仲永的五歲小孩,五歲就能指物作詩。遇到一個天才兒童或許很難,但是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是有方法和技巧的。

其實,父母在培養和引導孩子的過程中,所做的努力都是錦上添花。歸根結底,一個孩子是不是夠聰明、夠優秀,他的綜合能力怎麼樣,不是看他不是看他有多麼活潑機靈,或者某一科目的成績,總體來說,孩子的綜合能力和以下三個方面息息相關。

家長注重這三個方面的教育,孩子就能比同齡人更加優秀。

優秀的孩子,在這三個方面常優於他人,教育更高效,讓家長少操心

一、認知理解

  • 認知理解

可以這樣去理解,認知就是認識和知曉事物的總稱,理解就是對事物或者事件關係的瞭解和認識。這個概念聽起來既簡單,又複雜,卻是一個孩子或者說一個人探索世界的根本。

當一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時,他是一片空白的,每一個概念對他而言都是學習新的東西。小到物品的命名、人的稱謂,大到三觀的形成。

“沒有學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家長/老師。”做好孩子的認知理解部分,就打好了孩子認識世界的基礎。在學習認知理解的過程中,需要經歷這樣一個階段:從單一概念,到少數物品概念,到零碎概念,再到形成一個整體。

意思就是說,在給孩子拓展認知的基礎上,才能談完善理解。只有認知達到一定程度,理解才能達到某個水平。即認知是理解的基礎,理解又反作用於認知,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比如在自閉症的特殊群體中常見這樣一個現象:一個孩子可能會了大量的機械性名詞記憶,但是他無法理解那個詞的含義,只是一種單調的重複,這就需要去著重加強理解。

優秀的孩子,在這三個方面常優於他人,教育更高效,讓家長少操心

  • 在培養孩子的認知和理解能力的過程中,是有方法和技巧的。

認知培養的技巧是:必須遵循由低級向高級遞進的原則。

最基本的認知是基本反應和遊戲技巧,這是一個比較容易忽視的方面,但它是孩子與世界建立聯繫的第一步。

最基礎的認知包括:視聽覺反應,模仿、相同配對和操作工具等,以及掌握日常簡單的名詞和動詞。

也就是說,當孩子還處在嬰兒階段的時候,需要視覺和聽覺的刺激,包括聲光玩具的引導,鮮豔顏色的裝飾品,媽媽的歌聲和逗樂等,促進孩子與孩子建立最早的連接。其後就是注意在引導孩子的過程中,儘量使用簡單的語言,反覆向孩子輸入名詞或者動詞的概念。比如,“車車”、“打”等,並且教會孩子基本的玩具操作方法,如推、拉、拍、搖等。

中高級的認知包括配對的複雜性、遊戲的多樣性、進行分類、陌生名詞和動詞,形容詞,以及學會定義和使用擴散性和聚集性思維。

優秀的孩子,在這三個方面常優於他人,教育更高效,讓家長少操心

即在引導孩子的過程中,要由易到難,符合孩子的身體和心理發育規律。

做好了認知,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理解是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發展的,最直觀的就是孩子對問句的掌握情況,當孩子已經具備基礎的認知,他能否理解其含義,能否回答他人的問題,能不能主動提出問題,都是孩子理解力的體現。需要在生活細節中去學習,家長能做的就是耐心地引導、不厭其煩地在互動中發展孩子的理解能力。

二、語言表達

  • 語言表達包括肢體語言和語言兩種,在人類社交溝通活動中,除了說話、會說話這一種溝通方式之外,身體語言的輔助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孩子說話的時間問題上,民間普遍有這樣一個誤區,即所謂的額“貴人語遲”,其實不然。對孩子的語言表達來說,當然是越早越好的。大腦裡的語言中樞是人類大腦皮質所特有的,負責控制人類進行思維和意識等高級活動,並進行語言的表達。他的大腦語言中,越早地得到開發,就能越早地完善這一功能,並且在使用中加強語言表達的技巧。

優秀的孩子,在這三個方面常優於他人,教育更高效,讓家長少操心

開口說話,學會語言表達,對孩子而言是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他不再通過哭鬧來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要,從被動變得主動。如果孩子說話晚,或者說話明顯在咬字吐詞我上和同齡孩子有所差異,家長就要引起高度的注意。

同時,語言表達的輸出與語言輸入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 語言表達的引導

孩子學會說話的第一步是模仿。前提是視覺和聽覺刺激足夠,即在一定的基礎認知水平上。早在孩子咿呀學語的階段,就開始了對語言的探索。

家長可以從教會孩子從身體語言開始,以一定的身體語言來表達需求,比如指一指,點頭搖頭,伸手等,當孩子能夠通過自己發出的信號建立與周圍人的連接,說話就會變得容易得多,因為他有了強烈的表達意願。

優秀的孩子,在這三個方面常優於他人,教育更高效,讓家長少操心

當孩子具備模仿的能力,就可以從嘴型模仿開始教孩子發有意義的音節了,從名詞動詞、打招呼、提出要求,到詞組、短句、長句,回應、提出問題,以及複句、連詞、量詞,到能獨立講故事。

語言表達是一個從無到有、從簡單到複雜的過程。不僅需要家庭成員統一語言、達成共識,更多的是需要耐心地輸入,儘可能多而優地灌輸給孩子常見的語言表達方式。

對於家長而言,瞭解孩子語言發展的里程碑也是十分重要的,知道孩子在哪個階段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能力,有利於從整體上知道自家孩子的語言情況。

當孩子在學習表達的時候,就是在認知和語言相結合的過程中去加強理解。認知是表達的前提,表達能鞏固對認知的理解。

優秀的孩子,在這三個方面常優於他人,教育更高效,讓家長少操心

三、遊戲社交

  • 遊戲

遊戲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遊戲中學習和發展各方面能力。有效的社交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一個孩子的綜合能力,並學會如何和他人相處。

中國著名兒童教育家、心理學家,有“中國幼教之父”之稱的陳鶴琴先生說過,“遊戲是兒童心理特徵,遊戲是兒童的工作,遊戲是兒童的生命。”可見遊戲對於孩子來說,是最重要的活動!

遊戲的概念是很廣泛的,可以說孩子進行的一切活動都是遊戲,這不同於普遍意義上的規則性遊戲。孩子開始遊戲,是從具備遊戲的能力開始的,是在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泛化和應用。


優秀的孩子,在這三個方面常優於他人,教育更高效,讓家長少操心

  • 遊戲技巧

孩子得先學會和周圍的人、事物開始眼神接觸(關注),能夠有輪流、交換的意識,以及會起碼的玩具操作。開始摸索遊戲,這是孩子學會遊戲的前提,也是從嬰兒階段就可以開始訓練的技巧。

孩子再大一些,就可以引導進行一些象徵遊戲(比如,騎著掃把當騎馬)、假想性遊戲(比如假裝吃飯)、功能性遊戲(學會拍、切、擰等各種有功能意義的活動)、建構遊戲(比如搭積木)等簡單技巧的遊戲,最後是角色扮演、規則性的遊戲(能夠遵守或者主動發起遊戲規則)。

遊戲的過程也能提高孩子的社交技巧,促進語言和認知的發展。

  • 玩具

說到遊戲,就不得不說玩具。如果說遊戲是孩子的工作,那玩具就是孩子的工作工具。五花八門的玩具對孩子的成長意義重大,從前的孩子玩泥巴也很快樂,但是在時代發展的今天,孩子可以從玩具中學到更多的東西。

優秀的孩子,在這三個方面常優於他人,教育更高效,讓家長少操心

首先,玩具能幫助孩子認識世界,建立基本的視聽反應;其次,孩子從玩具操作中,掌握基礎的功能性動作;再者,通過玩具技巧的提升,孩子大小肌肉得到鍛鍊和發展;以及在玩具中的手眼協調、思考探索,能很好地促進大腦發展。

合理使用玩具,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有益無弊。前提是安全的、孩子適合的、能鍛鍊孩子能力的、孩子需要的。這就需要家長進行鑑別,畢竟市面上的玩具參差不齊,孩子自身可能什麼玩具都想要。

玩具的購買,宜精不宜多。同一類型和作用的玩具有一兩個就差不多。太多的玩具,反而可能干擾孩子的專注力。

玩具和遊戲的意義不在於玩什麼,而在於怎樣玩,孩子的玩耍是沒有目的性的,但是作為家長,在引導孩子能力發展的過程,必須設計有目的和有意義的活動,能真正做到寓教於樂,讓孩子在玩耍中學習。

優秀的孩子,在這三個方面常優於他人,教育更高效,讓家長少操心

  • 大自然

在《卡爾·威特的教育全書》裡,威特記錄了自己是如何把一個智力低下的孩子培養成一個天才的全部細節,其中很有借鑑意義的是,老卡爾十分重視孩子的戶外活動。


戶外活動是最好的遊戲活動。孩子在大自然裡能很好地鍛鍊跑跳走能各種能力,通過自己的感官去細緻地感知這個世界,並且能夠陶冶孩子的情操和打開對美的啟迪。

四、總結

認知理解、語言表達和遊戲社交,這三個方面囊括了孩子能力的基本組成方面。家長可以對照自己的 孩子進行反思,自家的孩子在哪方面有不足,可以用哪些方法去提升孩子的能力。讓孩子真正的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優秀的孩子,在這三個方面常優於他人,教育更高效,讓家長少操心

這裡呢,也推薦一些非常好的教育書籍供家長們學習:《正面管教》、《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蒙臺梭利教育·童年的秘密》、《卡爾威特教育全書》、《愛彌兒》、《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教養的迷思》、《愛的藝術》等。這些育兒中的經典好書,既有理論的解釋,又有實踐的指導,不僅讓育兒更省心、更高效,更重要的是當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長,就能更好地去理解孩子、最大程度地發展孩子的天性。

渡人就是渡己,在教育上尤其如此。只有當孩子全面發展了,家長才能省下心,一切皆有期待。


*作者簡介:@空中行雲,一個集愛與孤獨於一身的女子,在夢與現實之間自說自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