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外傳》:中國武俠時代的沒落,那是萬曆皇帝的後二十年

說《武林外傳》是目前中國知名度最高的情景喜劇,這句話大家沒什麼意見。但是這麼有趣的一部電視劇,它的背後卻詮釋了這樣一個史實:中國的武俠時代在那個歷史時期後一去不復返。這也是寧財神對《武林外傳》題目的趣味解讀。

《武林外傳》:中國武俠時代的沒落,那是萬曆皇帝的後二十年

一、主角的背景剖析

男主白展堂是盜聖,他和姬無命兄弟倆人,以前幹著江洋大盜的勾當,但是這倆人的背後實力讓人害怕,白展堂的母親就是六扇門的緝盜總顧問,相當於現在政府機關的一些諮詢,姬無命他的背後實力背景很差,所以在電視劇中就出現了一集就已經魂歸西山,白展堂是從第一集穿透到大結局的主角,雖然他的武功不怎麼樣,但是他的葵華點穴手是一流的厲害,只要遇到對手,再厲害的人都能點。

《武林外傳》:中國武俠時代的沒落,那是萬曆皇帝的後二十年

我們可以想一下,白展堂作為盜聖,他的免罪金牌是咋來的?是他媽媽給辦理的,假如他母親不是六扇門的總顧問,那他作為盜聖有資格獲得這個牌子嗎?其實資格是小事,關鍵是盜聖這個名號是名不副實,劇中記載,白展堂偷了名貴的東西之後,只是玩玩就給別人送回去,橫行江湖的人居然連這點銷贓的膽量都沒有,還天天給別人宣傳“盜亦有道”,這不是最大的悲劇嗎?

《武林外傳》:中國武俠時代的沒落,那是萬曆皇帝的後二十年

郭芙蓉的後臺恐怖分量比白展堂的母親白三娘還要可怕,因為郭芙蓉的父親是江湖上綽綽有名的郭巨俠,也是六扇門裡面的重要領導,不論是從各個方面上,都比白展堂的母親白三娘,地位要高,而且武功還高,這裡面的郭大俠在郭芙蓉的口中得知,飾演的就是一名從默默無聞的小老百姓慢慢的演變成了巨俠,所以說郭芙蓉的父親在江湖上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作為巨俠的女兒,郭芙蓉在同福客棧打雜,這種事情就如同當今社會許多富二代不要財產白手創業歷經磨難還總是賠錢的故事一樣。乍一聽非常勵志,仔細想想也很可笑,老郭家最大的本錢就是功夫。而作為武林頂級高手的女兒,郭芙蓉的武功居然連錢掌櫃的老婆都不如(被錢夫人頂住了)。這真的不能怪當爹的沒教好,只能怪自己的基本功不紮實。

《武林外傳》:中國武俠時代的沒落,那是萬曆皇帝的後二十年

再來說李大嘴,記得是在李大仁和白展堂開始賭博的時候,都把她母親給曬得地瓜幹都輸給了白展堂,最後老白把贏得東西都送給別人,而李大嘴就特別的傷心,告訴他的母親,最後她的母親來到了同福客棧來找白展堂,一番較量後才發現,原來李大嘴的母親竟然是傳說中的“賭神”斷指軒轅。

《武林外傳》:中國武俠時代的沒落,那是萬曆皇帝的後二十年

作為“賭神”的兒子,婁知縣的侄子,李大嘴的工作就是為客人服務好。但是李大嘴相比起白展堂和郭芙蓉,他欠缺的太多了,因為母親的身份,所以從小就被教育要低調。沒有正大光明地享受過高質量生活,所以李大嘴在對金錢愛情的渴望也是最高的,放在今天你會想到什麼?裝窮的人對孩子的教育:“我們家缺錢,所以你要努力,爸媽老了,也沒多少本事,你是全家人的希望”,可是這樣的教育能換來什麼樣的結果?李大嘴從黃鶴樓的幫工變成小客棧的掌勺,這就是在一線城市當蟻族和在五線城市做白領的區別了。

《武林外傳》:中國武俠時代的沒落,那是萬曆皇帝的後二十年

呂秀才,典型的被傳統應試教育誤導的孩子,祖上是知府。到了他這輩只能變賣祖產,最後還是掌櫃的好心收留才做了會計,拿到了一份工資。從他的名字就可以看得出來,呂輕侯,這不正是“糞土當年萬戶侯”的意思嗎?可畢竟在現實生活中,“視金錢如糞土”和“揮金如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我想呂秀才可能從小被教育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不要經商,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學而優則仕”等等非常高大上的話,所以連最基本的生活能力也沒有,開客棧還用“尚儒”兩個字。

《武林外傳》:中國武俠時代的沒落,那是萬曆皇帝的後二十年

最要命的就是時不時過來玩耍的兩個捕快,不知道七俠鎮是不是隻有兩個辦案人員了,邢捕頭和燕小六早就把同福客棧的人當成了臨時工,從公孫烏龍到姬無命,再到平谷一點紅,兩個帶刀的基本上沒出力,功勞卻總是到自己頭上。這不就是甩手掌櫃的作風嗎?而且兩個人對同福客棧人員的態度確實不算好,每次都是白吃白喝。為什麼會造成這種結果呢?沒當捕快之前,老邢是鄉下的農民,後來被李大嘴(當時還是捕頭)找到,而燕小六屬於民間文藝工作者,在那個年代,文藝工作者不算知識分子,所以兩個人出身相同,也造就了一點相同——都不識字。如果失去了手中的刀,很難想象他們二人會做什麼工作。

《武林外傳》:中國武俠時代的沒落,那是萬曆皇帝的後二十年

說到這,小編想感嘆一句:可憐的佟掌櫃,你一開始確實不應該嫁過來。

二,“關中大俠”和“武林盟主”:走向末路的武俠

呂秀才因為說死了姬無命,所以被朝廷認證為“關中大俠”。如果不是為了劇情發展,這種事情根本不可能,就像白展堂說的那樣“一個關中大俠,連武功都不會,讀者聽了會怎麼想?”,後來也被證明,這塊牌子給秀才帶來的並不是平安,而是災禍。

《武林外傳》:中國武俠時代的沒落,那是萬曆皇帝的後二十年

關於莫小貝的“衡山派掌門加武林盟主”,真的可以這麼說“時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嶽松濤一人擺平武林,之後通過賭局讓自己故意輸掉比賽,結果是贏盡了天下。每每看到這我就想起白展堂的那句“人家是真正的大俠,能跟這小屁孩一樣嗎?”不妨想一下,為什麼嶽松濤寧肯不要名譽和權力,甚至丟失整個華山派的顏面呢?很簡單,因為沒錢啊,有錢男子漢,沒錢漢子難。堂堂掌門連自己手下都養不起了,還當盟主幹嘛呢?這不是等於給自己找麻煩呢?

《武林外傳》:中國武俠時代的沒落,那是萬曆皇帝的後二十年

最搞笑的是,兩個毫無功夫的人竟然雙雙獲得了武林的最高稱號,一個是官方認證,另一個是江湖巔峰。這難道僅僅是為了提升莫小貝和呂秀才的身價嗎?而且感覺整個《武林外傳》的時代背景簡直就是經濟大蕭條啊,那武林外傳是什麼時期的事呢?這些問題咱們一一解讀。

通過《大明律》和姬無命說的“正德年間那口井”我們可以推算出,這個時代是在明朝後期,而邢捕頭去京城要銀子的時候又趕上了大饑荒,證明那個時候各個地區的生活水平不一。邢捕頭在給燕小六訴苦時說,從來沒有見過偷稅漏稅,更別提殺人放火的事情了。因此這段時間關中七俠鎮百姓的生活相對安定一些。既然關中無事,就說明那時候李自成尚未起兵。

《武林外傳》:中國武俠時代的沒落,那是萬曆皇帝的後二十年

有一集中,錢掌櫃送給婁知縣一幅董其昌的字畫,從董其昌成名時間入手,可以推斷大致是在萬曆皇帝在位的後20年時間。董其昌萬曆十七年中進士,那麼他在此期間成名至少也要幾年時間,才可能在官僚系統中出名。因為,至少像婁知縣這樣的基層官員都懂得鑑賞他的畫作,那麼至少也是他進入官場以後幾年十幾年以後了。從萬曆十七年加上十年,就是萬曆二十七年。萬曆皇帝在位共計四十八年。因此,我們可以推斷,《武林外傳》設定的歷史背景是在明朝萬曆皇帝時期。明代晚期的中國社會已經顯露出了資本主義經濟萌芽狀態,此時的商業經濟到了一定的發展。

《武林外傳》:中國武俠時代的沒落,那是萬曆皇帝的後二十年

聽評書的人大都會發現一個“怪現象”:為什麼評書中提到的江湖俠士的故事大多發生在唐宋之前,而元明清時期非常少,是因為中國人不會逐漸地去寫英雄事蹟了嗎?其實不然,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尚武的品格。所以中國武術的流派也非常多,造成了南拳北腿的格局。到後來,武器的發展趨於先進,所以軍事建設方面把更多精力運用到了裝備上,沒有人會傻到再去拿著肉體去碰火器(義和團是個意外)。“功夫再高,一槍放倒”的道理誰都能懂。

這麼一說就可以明白了,呂秀才和莫小貝兩個人獲得了武林的冊封——不是他們名副其實,是因為此時的武林比起前朝早已經退步了許多,大家都在忙著圈錢掙錢,誰還在乎這些榮譽頭銜呢?(莫小貝的哥哥和嶽松濤就是最好的佐證)那既然不重要,誰來做大俠,誰來做盟主都一樣,為了劇情,那就把這兩個頭銜扔給不會武功的人吧。

《武林外傳》:中國武俠時代的沒落,那是萬曆皇帝的後二十年

三、真實的明清軍隊應該是什麼樣子呢?

看古裝影視劇的時候,我們經常被誤導的一個史實:明清時期軍隊作戰的時候和歷朝歷代一樣,大將衝鋒陷陣,士兵呈現軍陣形勢,其實,早在宋元時期,中國人就已經熟練地掌握了火藥技術。清兵入關之前,由於長期與明朝進行戰爭,清軍不但學會了使用火器,而且掌握了從歐洲引進的槍、炮等近代兵器,特別是兵器的生產,無論是技術性能,還是數量品種,都達到了歷史高峰。火器的日益發達使鎧甲越來越不受重視,因此在明末清初的時候,鎧甲還用於作戰,清代中期以後純粹成了擺設,只有在閱兵典禮上有時還使用,作戰時只穿戎服或綿甲,根本不穿鎧甲。

《武林外傳》:中國武俠時代的沒落,那是萬曆皇帝的後二十年

假設《武林外傳》的歷史背景如同前文中提到的是在萬曆年間,那麼此時距離明朝滅亡已經不到五十年了(萬曆年號一直使用到1620年,1644年李自成進入北京,同年清軍入關),此時的中國軍隊是什麼樣的裝備呢?

早在萬曆三大徵之前,明帝國的軍隊多次與外國作戰。這時的明軍火器不僅僅種類多,而且製造技術以及性能均有極大提高。火箭與鳥槍是明朝軍隊的主要輕型火器,地雷在明朝也很盛行,管形火器的發展尤為顯著。明中期,佛郎機以及紅夷大炮等西洋火器傳入,使得明朝得以汲取其瞄準器的長處,以改良自產的火器性能。當時中國的冷兵器時代即將終結,火器時代正在來到,中國完全有機會趕上西方的火器技術水平。可惜這一過程卻隨著明朝的滅亡而中斷了。

《武林外傳》:中國武俠時代的沒落,那是萬曆皇帝的後二十年

中國比西方早兩個世紀使用熱兵器,到了15世紀技術開始被葡萄牙人超越,後來清軍利用了明朝和西方的技術和經驗,多次改良並製造出比明朝更有威力的火器,到了康熙期間,中國的熱兵器技術已接近西歐國家的水平 。然而這些觀點並不是非常嚴謹,首先14世紀--18之間,都屬於早期熱兵器解讀,相比18世紀後半葉和19世紀的火器,發展還不是非常完善。16世紀以後,中國開始借鑑歐洲的火器規格和經驗來改造本土的火器,另一方面,中國明朝的弓弩技術也非常優秀,因此在軍隊裝備中,火器和弓弩並存使用,火器所佔比例更高。換言之,中國火器落後於歐洲是從18世紀開始的,此時的中國正處於康乾盛世時期,經濟建設的加快使統治者放鬆了對軍事的要求。

《武林外傳》:中國武俠時代的沒落,那是萬曆皇帝的後二十年

按照外國學者的觀點,認為早期火器僅僅社會在農耕區內部的戰爭適用,他提出,早期火器僅僅適合對付農耕區的重步兵方陣和機動性較差的重裝騎兵,但對付來自東歐草原和沙漠,機動性強的的輕騎兵則作用有限。早期的單兵火器操作不便,發射效率低下,火炮無論是中國還是歐洲,都比較笨重,不利於機動作戰。對比俄軍的軍事發展,由於俄軍和東歐國家長時間主要以對付東歐草原上的韃靼人為主,故而火器發展較晚,而東歐國家由於既要對付遊牧民族,還有對付農耕區的軍隊,因此東歐火器的發展,相比西歐要緩慢許多。無論是俄國,東歐,中國,還是西亞的奧斯曼帝國的騎兵依舊大量裝備弓箭。等到18世紀後半葉,火槍的發射效率更高,火炮實現機動化,加上工業革命,機械動能超越了畜力機動,才使得遊牧民族的騎射手變得不堪一擊。

《武林外傳》:中國武俠時代的沒落,那是萬曆皇帝的後二十年

四、明帝國:別看我老了,誰也敢懟。

明嘉隆萬時期還有一個非常大的世界背景,號稱海洋霸主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兩個國家正在瓜分世界。這兩個大牙非常有意思,要求把世界分為東西半球:15世紀初,葡萄牙人開發了新航路,葡萄牙成為歷史上第一個殖民帝國。教皇就公開宣告了他給葡萄牙的許諾:“凡尚未被佔領的土地,全部歸葡萄牙所有,任何人不得侵犯!”然而1492年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美洲,西班牙成了新一代殖民帝國。因此葡萄牙和西班牙劍拔弩張,隨時都有開戰的危險。

《武林外傳》:中國武俠時代的沒落,那是萬曆皇帝的後二十年

大航海時代地圖

教皇亞歷山大六世只好親自出面。1493年5月4日,教皇作出決斷:“雙方以子午線為界,線西歸屬西班牙,線東歸屬葡萄牙。”同時又加授西、葡兩國一項新的“保護傳教”特權,即:兩國在各自歸屬範圍內,有宣傳天主教的“權利”,包括任命主教和劃分教區的“權利”。今天拉丁美洲的範圍,很大程度上是由這條“教皇子午線”決定的,並由此形成了拉丁美洲的西語區和葡語區。(學地理的同學記一下,考試重點)

《武林外傳》:中國武俠時代的沒落,那是萬曆皇帝的後二十年

然而西班牙對亞洲的胃口也很大,面對當時的明朝,西班牙的殖民者桑德曾寫信給西班牙腓力二世:“有2000到3000人,便足以佔領所要佔領的省份,用那裡的港口和艦隊,組成海上最大的強國,這是十分容易的,征服一省之後,便足以征服明朝。”1521年爆發明葡戰爭爆發,1523年明軍勝利。雙方參戰兵力明軍10000人,葡萄牙軍700-800人,雖然明朝獲勝,但還是為明朝統治者敲響了警鐘,開始大力發展火器事業,增加軍事實力。明政府在經歷了屯門之戰後,下令"不準中國人與葡萄牙人接觸。反而發佈命令,要中國戰船一旦遇上懸掛葡萄牙旗幟的船隻,就將其擊毀"。最終明葡雙方簽訂協議,打開交易市場,但是葡萄牙每年要上交10%的利息。

《武林外傳》:中國武俠時代的沒落,那是萬曆皇帝的後二十年

大明將近300年的歷史黃金時期,社會逐步的向現代化轉型,無外戚,無藩鎮社會生產力是不斷進步的。《武林外傳》中的七俠鎮往事就是處在一個社會大變革的時代,當然,想更好地瞭解大明歷史,僅有一部《武林外傳》是不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