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王朝滅亡原因探析——以明朝為例

歷代封建王朝為何會衰亡?一般看來,不外乎兩方面原因。其一,由於封建統治者殘酷的政治壓迫和經濟的剝削,導致了階級矛盾的激化和大規模農民戰爭的爆發,封建王朝就在農民起義的打擊下滅亡。其二,北方遊牧民族有很強的戰鬥力.它們的不斷侵擾,對中原王朝構成了嚴重威脅,在一定條件下,遊牧民族就有可能入主中原,取漢族政權而代之。當然.對這些傳統的看法,我們並不否認.但如果僅從這兩個方面來解釋封建王朝滅亡的原因還是比較片面的。

大量的歷史事實表明,絕大多數封建王朝的滅亡都是由內力和外力雙重作用造成的。所謂外力作用,一般是指農民戰爭或少數民族入侵,有些王朝兩者兼有,但它僅是封建王朝衰亡的因素之一而並非是最主要的原因。考察中國封建社會歷史,我們發現內力作用才是封建王朝崩潰的致命傷。所謂內力作用,是指從內部來瓦解封建統治的一種力量,其表現形式當然有很多,比如朋黨鬥爭、土地兼併、稅收政策、統治者施政措施等。當這些問題從量變積累到質變時,封建王朝無法履行它的職能,皇權失去了對各級政府機構的有效控制時,就必然會給農民起義或遊牧民族入侵造成有利條件,到了這個時候,封建王朝的滅亡就不可避免了.任何聖君賢臣也挽救不了它。正如毛澤東所說:“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通過內因變化起作用的”。因此,本文我們以明朝為例,對封建王朝衰亡的原因進行探究。

明朝是中國最後一個漢人王朝,其君主專制空前加強,多民族國家也進一步統一和鞏固,同時明代也是手工業和商品經濟非常繁榮的時期,大量商業資本轉化為產業資本,出現商業集鎮和資本主義萌芽。這樣一個如此強大的王朝為何會覆滅,其原因具體為何。史學家對此作了種種評述,可謂見仁見智,莫衷一是。其實明亡的原因甚為複雜,我們認為,必須從內因和外因的結合點上來進行分析。


封建王朝滅亡原因探析——以明朝為例

明朝疆域圖

一、黨爭式生存的"內耗效應

明朝的黨爭極為嚴重,各政黨派系之間有歧義並不是壞事,可以促進政治交流的活躍,即使過火,也有皇帝可以進行最後的仲裁,但是如果黨爭擴大成為絕對對立勢不兩立就絕非好事了,再加上明朝黨爭最活躍的恰恰是皇帝不理朝政的時期,所謂的黨爭也不像今日的現代政黨,而是擁有一定地緣政治的朋黨,因此其帶來的惡果只能由皇帝和整個統治階級自作自受。明朝的黨爭最早可追溯至明太祖時期的浙東、淮右集團之間的仇視與鬥爭,不過朱元璋在此時制定了一系列鐵腕管理,清洗官場,擁有絕對的至高無上的權威性,加上其本人的勤政,使得帝國最早的黨爭不得而終。

到明朝中後期這一情況愈演愈烈,嘉靖時期,由於其中後期多年不問朝政,但大權在握,於是採取了分化之術來穩固統治,平衡了時局,帝王之術運用的爐火純青。所以嘉靖時期,雖嚴嵩權傾天下,皇帝卻依然可以將其生殺大權置於股掌。

而到了萬曆時,情況則不好控制了。萬曆初,輔佐年幼皇帝的內閣首輔張居正,親眼目睹了嘉靖、隆慶時期的混亂政局,提出“國家興亡,重在吏治;朝廷盛衰,功在財政”的整治對策。可惜的是張居正由於多年來的嘔心瀝血積勞成疾,終於萬曆十年溘然病逝。由於張居正新政大大觸犯了大部分官僚集團、皇室貴族、與地方豪紳地主的利益,在他逝世之後,他被反對者群起而攻之,加之其對年幼的萬曆予以嚴苛的教育以及沒能認清臣下為了維護自身權益所營建的集團,首輔張居正最終落得抄家的下場,甚至慘遭鞭屍。

萬曆三十三年(1605),吏部郎中顧憲成被罷官回鄉無錫後,與高攀龍等講學於東林書院,譏諷時政,要求改良政治,以緩和統治危機,得到在野及部分在朝士大夫的呼應,形成了 -種頗有影響的政治勢力,被代表大地主集團的反對派稱為東林黨。

在顧憲成罷官同年,浙江人沈一貫入閣成為大學士,幾年後任首輔,他糾集在京的浙江籍官僚,結成東林黨的反對派,被稱作“浙黨”。此外,朝中官僚組成的東林黨的反對派還有“齊黨" , "楚黨",以及“宣黨”、“昆黨”等, 都是以地緣關係結成的黨派。浙黨勢力最大,齊黨、楚黨皆依附於它,聯合攻擊東林黨,故合稱“齊楚浙黨”

雙方在政治問題和軍事問題.上爭議不休,導致許多優秀的政策未能被實行,也造成了官場嚴重的腐敗,人才不能被重用。後來雙方因為立儲的問題展開了長達15年之久的“國本之爭”,直至1601年,萬曆最終不得不妥協了,朱常洛被封為太子。東林黨經過此事聲譽日益壯大。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萬事不理的萬曆終於亡在了自己的酒色過度與荒唐享樂,明光宗朱常洛嗣位。新政的失敗告終、萬曆三大徵的耗費國力、朝廷上下的黨同伐異、與遼東興起之後金的薩爾滸之戰大傷元氣並由此加派的賦稅“遼餉”使土地兼併更加嚴重,使得天下民怨四起,之後突如其來的大規模頻發天災,政治陷入泥潭的內耗效應,止步不前,由朋黨政治主持朝政,最終使明朝迅速走向了滅亡。

明光宗在位期間進行了一系列革除弊政的措施,廢除了萬曆朝的礦稅,整頓朝政。但每日回宮後即沉於酒色,縱慾享樂,最終僅繼位一月便離世。

至於熹宗天啟時,統治階級內部的勾心鬥角愈演愈烈。起初東林黨人葉向高、鄒元標、楊漣、趙南星等人得到執政的機會,反對東林黨的各黨派- - 度遭受排擠。為時不久,以魏忠賢為首的權閹與其追隨者和浙、齊、楚、宣、昆各黨中的一大部分人結成政治同盟,被東林黨稱為"閹黨”,異軍突起。

魏忠賢出任司禮秉筆太監,提督東廠,手握大權,朝廷內外爪牙遍佈,極受明熹宗寵信,被稱為“九千九百歲”,排除異己,把持朝綱,大權獨攬,以致人們“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有明一代的宦官專權達到了頂峰。東林黨人激烈反對“閹黨”掌權。東林黨的骨幹近乎被一掃而盡,東林書院更是於1626年被拆毀“民間偶語,或觸忠賢,輒被擒戮,甚至永舌,所殺不可勝數。”

黨爭所帶來的惡劣影響由內而外打擊了明王朝的統治,使朝政絮亂、君臣、臣臣之間離心離德,鮮有官員們再為國事操勞,而為自身或者集團利益爭鬥不斷,官僚組織不堪管制,朝政腐敗到了極點,貪汙成風,內鬥、內耗到了極點的國家,沒有不亡的。

二、土地兼併過於嚴重

封建王朝滅亡原因探析——以明朝為例

封建王朝土地兼併示意圖

  明中葉後,土地越來越高度集中。皇帝帶頭掠奪地產,大量設置皇莊,是這一時期土地兼併的突出特點。皇莊始於永樂時期。憲宗朱見深即位時,沒收太監曹吉祥在順義縣的土地,作為宮中莊田。此後皇莊日益增多。武宗朱厚照在繼位第一個月內,就設立皇莊七處,繼而又擴展至三十餘處。明代皇莊之多,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朝代。

  洪熙、宣德以後,親王莊田逐漸增多。他們佔田多通過欽賜、奏討、納獻、奪買和直接劫奪等手段。諸王都是明代大地主。如四川蜀王府,明中葉富冠宗藩,其莊田自灌縣至彭山縣,佔據了成都平原十分之七的沃壤。楚王府的莊田不僅佈滿湖廣,還遠置到陝西平涼府固原州。明嘉靖時,景王戴圳“越界奪民產為莊田”佔地竟達數萬頃之多。此外,外戚如景泰時都督汪泉,莊田也有16300餘頃。宦官同樣奪民業為莊田,如正德時的谷大用便強佔民田至萬頃。

  明廷規定,王府及功臣之家欽賜田土,畝收子粒銀三分。但實際徵收往往超過這個規定數。如山東德王府白雲湖莊田,就擅自改作每畝徵銀五分。

  官僚和縉紳也通過各種手段兼併大量土地。如揚州地主趙穆一次就強奪民田3000餘畝作己業。特別是鄉宦,如首輔徐階在蘇松佔田24萬畝,擁有佃戶幾萬人。閣臣嚴嵩“廣市良田,遍於江西數郡”,又“廣置良田美宅於南京、揚州,無慮數十所”。在北方,“畿內八府良田,半屬勢家”。於是,出現了土地高度集中的嚴重後果。

  隨著土地兼併的惡性發展,衛所屯田也逐漸破壞。諸王、公侯、監軍太監、統兵將領、衛所軍官和地主豪強競相侵吞屯田,役使軍丁。弘治年間,官僚馬文升指出,天下屯田被“衛所官旗勢豪軍民侵佔盜賣十去其五”。

  太監、軍官不僅侵佔屯田,同時還役使軍丁為他們耕種。軍戶不堪剝削和虐待,被迫逃亡。1438年(正統三年),逃軍數目竟達120餘萬。軍屯在明初農業生產中曾經起過積極作用,軍糧原來依靠軍屯供應。隨著軍屯制度的破壞,到正德時軍糧只能靠國庫支付。軍屯制度的破壞,不僅影響到明朝國庫的收入,也削弱了明朝的邊防力量。

除此之外,由於明朝過於善待讀書人,只要考上舉人就會免除土地賦稅,因此,考上舉人的讀書人會大肆圈佔土地,而擁有土地的自耕農也往往將土地掛靠在舉人的名下,從而逃脫交稅。

經過大明王朝200多年如此惡性循環,大明的土地絕大多數都歸於不用交稅的地主階級身上,而承擔著全國大多數稅收的卻是隻佔少部分土地的自耕農。如此龐大的壓力,使自耕農乃至小地主階層逐漸破產,淪為流民或佃農。​

三、不合理的財稅政策

明朝江南地區的工商業、對外貿易發達,但由於東林黨的構成大部分是江南鄉紳巨賈子弟或者跟其具有裙帶關係,代表了當時江浙商人和地主豪強的利益,重新掌權後,立刻再次或廢除或降低切身利益相關的工商稅、海稅、礦稅、鹽稅、茶葉稅等賦稅,使得明末的財政收入來源更加單一,更依賴於普通的農民。

晚明的工商業發展迅猛,江南的工商業企業家相當富裕,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一些地區的一些手工業部門中出現了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僱傭生產關係,而稅收卻主要依賴於農民,造成了稅收針對產業的嚴重失調甚至脫節,資本主義發展的速度太快,沒有詳細的立法、配套的制度,然而崇禎一朝,朝政卻一直把持在來自長江中下游流域那些富庶地區的官員手上。政府稅收體制僵化,財富在人口中的分配嚴重不平衡,權貴集團掌握巨大財富卻很少納稅,農民稅負和勞役沉重得無法生存,因此導致了政府極窮、軍隊極弱、人民極苦、權貴極富的景象。加之當時恰恰遇上了百年罕見天災人禍,對農民的生存更是舉步維艱。

四、小冰河時期的惡劣影響:

封建王朝滅亡原因探析——以明朝為例

明朝小冰期

晚明時期,氣溫驟降,夏天洪澇災害嚴重,冬天則奇寒無比,不光是北方,連江南各地都狂降暴雪。而到了崇禎即位以後災情更加嚴重,綜合南北方誌的記載,災變的前兆可追溯至嘉靖前期,萬曆十三年(1585年)開始變得明顯,但時起時伏,1600年前後開始驟然加,崇禎一朝達到了災變的高峰。

由於小冰河時期的影響,使得糧食受到嚴寒的挑戰,糧食產量大幅度減產。北方的酷寒使降雨區域普遍南移,這導致了明朝全國各地幾乎連年遭災。先是秦晉,後河洛,繼之齊魯、吳越、荊楚、三輔,出現了全國性的大旱災。旱災變得越來越頻繁,同時鼠疫也開始蔓延,波及華北數省的大鼠疫終於在山西爆發。與此同時崇禎九年(1636年)開始,因氣候乾旱引發的特大蝗災從陝西東部、山西南部及河南開封一帶,逐漸向東西方向擴展。至崇禎十三年,黃河、長江的中下游和整個華北平原都成為重災區,並逐漸向東西方向擴展。至崇禎十三年,黃河、長江的中下游和整個華北平原都成為重災區。崇禎六年山西又爆發瘟疫,至崇禎十四年瘟疫遍及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等地。崇禎十六年,北京城中“大疫,人鬼錯雜”"十室九空,甚至戶丁盡絕,無人收斂者。

由於天災,人口大規模地衰減,神州大地餓殍處處,窮人農民飢不擇食,在這段時期,陝西、陝西、河南等地均出現了大規模的“人相食”。而此時東北興起的後金(清) 的日子也不好過,為了改善處境,頻繁南下。

此時的明朝陷於東北以及內陸小部分反抗的農民起義軍的用兵之擾,因此為了解決用兵供需帶來的財政危機,崇禎為了增加朝廷財政收入,這使本來就啼飢號寒忍饑受餓的農民更加不堪重負,揭竿而起,而正是這星星之火,要了明朝的命。

從竺可楨寫的中國氣象史的資料中,可以知道中國歷史上幾次最大規模的社會動亂時期確實和四次小冰河期有密切關係,而不完全是吏治失敗引起的。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是第一次小冰河期,東漢末年、三國、西晉是第二次小冰河期,唐末、五代、北宋初是第三次小冰

河期,明末清初是第四次小冰河期。當時氣溫劇降,造成北方乾旱,糧食大量減產,形成幾十年的社會劇烈動盪和戰亂,長期的饑荒是造成戰亂無限制擴大的根本原因。

五、強加賦稅與農民起義的惡性循環

封建王朝滅亡原因探析——以明朝為例

明末農民起義

到了明末, 明朝陷入了內憂外患的局面,東北滿洲的興起威脅了王朝京畿的安危,而內部的農民起義則更加危險,這等於使王朝兩頭作戰,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明朝九邊體系很強大,但兩邊作戰的困局使最後的軍事失敗難以挽回。

基於這個思路,軍費開支以成倍的速度增長,而軍隊所需要的費用,還是要加派新稅。因此,在遼餉之外又設立了練餉和剿餉,分別用於訓練軍隊與剿滅叛亂。

而這些新稅,則由未起義的農民負擔攤派。如此便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首先,由於天災導致收成的降低甚至沒有收成,內陸的農民甚至都要為自己的溫飽生計發愁,而這個時候統治者卻增加更多的賦稅,農民生活不下去只有造反這條出路,人民憑什麼還要做讓自己溫飽堪憂的王朝的順民呢?然而,統治者對待農民的暴動總是以暴制暴的形式進行,絲毫沒有減輕賦稅,起義軍被逼無奈只能與朝廷魚死網破地鬥爭,因此朝廷需要更多的費用來維持政府軍的開支,使百姓負擔更重。久而久之,這個惡性循環把盡數的農民被迫地加入了起義軍的陣營,民眾活不下去,只好鋌而走險。

但此時的崇禎對待起義的態度較為輕視,認為比起滿人強大的八旗騎兵,農民起義軍終究比不上正規軍,不會產生大影響。然而最後的事實卻使他意想不到,遼東滿清雖日益壯大但實力仍有欠缺,往往是掠奪資源為主,以攻為輔,而起義百姓的性質則是迫不得已與這個混蛋朝廷做魚死網破的鬥爭。

面對民不聊生、哀鴻遍野的慘淡景象,崇禎曾六下罪己詔,但這種所謂的自我批評毫無裨益,如同東林黨的道德理想主義一般,僅僅是一紙空文,於國計民生毫無用處。他一直將自己的失敗歸咎於天災人禍、時運不濟、天不佑人,甚至直到王朝的覆亡時仍把自己的失敗歸咎於庸臣誤國,然而他從不會記起是誰提拔的他們,又是誰對他們刻薄寡恩的。

六、崇禎剛愎自用、離心離德、終釀大禍


封建王朝滅亡原因探析——以明朝為例

崇禎皇帝(朱由檢)


關於明朝的滅亡,崇禎必須要負責,雖然他本身能力有限,但其實不然,作為一個皇帝可以能力不足,可以享樂,這都無妨,但他必需有識人和用人的才能。可惜的是,崇禎沒他既沒有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統治的水平,更沒有他們用人的才能。歷史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如果統治者才能真的卓越,也不會落到國破人亡的下場。

17歲的年輕皇帝,面對千瘡百孔的局面,急於求成,想要勵精圖治力挽危朝,遇事卻又往往剛愎自用,因情況的複雜導致對臣僚的多疑苛刻,使得其用人不專,責罰太重。崇禎十七年間,內閣大學士先後任用五十人,首輔換了十餘人,兵部尚書換了十四人,刑部尚書換了十七人,總督被誅七人,巡撫被誅十一人,閣臣被誅二人。結果因“求治太急,用法太嚴”,使得“諸臣畏罪飾非,不肯盡職”。

總之,明朝滅亡與內部黨爭激烈、土地兼併嚴重、稅收政策、統治者的舉措以及小冰河時代的到來關係密切。即使是在滅亡前夕,其內部以周延儒、溫體仁為代表的奸臣當政,開始了一輪又一輪的內耗,黨爭持續不斷,統治階級勾心鬥角,為自己和集團利益而不顧家國。財政更加吃緊,陷於入入不敷出的泥潭中,而此時開銷持續增長,對平頭百姓更加變本加厲的盤剝,王朝的主要資源在東南,卻無法有效動用,並缺乏精確化管理。統治者治國無謀卻又用人無能,起義軍規模進一步擴大,並融入了倒戈的政府軍,明王朝腹背受敵,疲於奔命,軍隊戰鬥力逐漸低下,最終釀成明亡的定局,使人既敬佩王朝“天子守城門,君王死社稷”的氣節,卻又不得不令後人扼腕嘆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