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叔文子因為什麼事,得到孔子的認可,認為能得到“文”的諡號

職場上常常流行這樣一句話,“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居然還有個別人真的把這句話當成金科玉律。說實話在職場上還真遇到過這種人,但是這種人的結局怎麼樣呢?也許在一些技術領域會一時領先,但只要長遠看,沒有一個不被時代所拋棄的。孔子曾經讚揚過公叔文子提攜自己家臣的事,可以說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這件事也被記載於《論語.憲問篇》第十八章,其原文是: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與文子同升諸公。子聞之,曰:“可以為‘文’矣。”

公叔文子因為什麼事,得到孔子的認可,認為能得到“文”的諡號

所謂“同升諸公”,朱熹註釋為“公,公朝。謂薦之與己同進為公朝之臣也”,公叔文子前面介紹過了,叫公孫拔,他有一個家臣名叫僎,非常賢能,公叔文子就推薦他與自己同朝為官,成為公朝之臣。也就是和自己一起去輔佐君主。

公叔文子因為什麼事,得到孔子的認可,認為能得到“文”的諡號

對“文”則是指諡號,所謂諡號是對死去的帝妃、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蹟進行評定後,給予或褒或貶或同情的稱號,始於西周。諡號“文”是很高的評價。根據諡法有以下幾種情況的可諡號“文”: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學勤好問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錫民爵位曰文。公孫拔符合最後一項“錫民爵位”,故可以諡號文。大家比較熟悉的范仲淹、曾國藩的諡號中都有“文”字。

公叔文子因為什麼事,得到孔子的認可,認為能得到“文”的諡號

本章的譯文是,(在他的舉薦下)公叔文子的家臣僎和他一同做了衛國的大夫。孔子知道了這件事以後說:“(公孫拔死後)可以‘文’為諡號。”

公叔文子因為什麼事,得到孔子的認可,認為能得到“文”的諡號

朱熹在《論語集註》中引用了洪興祖的註釋“家臣之賤而引之使與己並,有三善焉:知人,一也;忘己,二也;事君,三也”。不在意自己家臣地位的低賤,舉薦他取得與自己相等的地位,從中可以體現出公孫拔三處優點,一是知人,二是忘已,三是事君以忠。作為一名以仁德為人生目標的君子,要有知人識人的能力,不能讓一已私利矇蔽了雙眼,要有一心為公的大度,對領導的忠誠要體現在待人接物的方方面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