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叔文子因为什么事,得到孔子的认可,认为能得到“文”的谥号

职场上常常流行这样一句话,“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居然还有个别人真的把这句话当成金科玉律。说实话在职场上还真遇到过这种人,但是这种人的结局怎么样呢?也许在一些技术领域会一时领先,但只要长远看,没有一个不被时代所抛弃的。孔子曾经赞扬过公叔文子提携自己家臣的事,可以说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这件事也被记载于《论语.宪问篇》第十八章,其原文是: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公叔文子因为什么事,得到孔子的认可,认为能得到“文”的谥号

所谓“同升诸公”,朱熹注释为“公,公朝。谓荐之与己同进为公朝之臣也”,公叔文子前面介绍过了,叫公孙拔,他有一个家臣名叫僎,非常贤能,公叔文子就推荐他与自己同朝为官,成为公朝之臣。也就是和自己一起去辅佐君主。

公叔文子因为什么事,得到孔子的认可,认为能得到“文”的谥号

对“文”则是指谥号,所谓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谥号“文”是很高的评价。根据谥法有以下几种情况的可谥号“文”: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锡民爵位曰文。公孙拔符合最后一项“锡民爵位”,故可以谥号文。大家比较熟悉的范仲淹、曾国藩的谥号中都有“文”字。

公叔文子因为什么事,得到孔子的认可,认为能得到“文”的谥号

本章的译文是,(在他的举荐下)公叔文子的家臣僎和他一同做了卫国的大夫。孔子知道了这件事以后说:“(公孙拔死后)可以‘文’为谥号。”

公叔文子因为什么事,得到孔子的认可,认为能得到“文”的谥号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引用了洪兴祖的注释“家臣之贱而引之使与己并,有三善焉:知人,一也;忘己,二也;事君,三也”。不在意自己家臣地位的低贱,举荐他取得与自己相等的地位,从中可以体现出公孙拔三处优点,一是知人,二是忘已,三是事君以忠。作为一名以仁德为人生目标的君子,要有知人识人的能力,不能让一已私利蒙蔽了双眼,要有一心为公的大度,对领导的忠诚要体现在待人接物的方方面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