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权在南阳卧龙岗私建"诸葛庵"祭祀的记载令人生疑

蜀国降将黄权是真的在卧龙岗(原八里岗)修建过"诸葛庵"吗?

据《明嘉请南阳府志校注》载:"侯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蜀国朝议以礼秩)不听,百姓遂因的时节私祭之于道陌上…故将如黄权已在宛,其他族人当多相依,故南阳有侯祠所谓诸葛庵者,意亦道陌私祭之类。

南阳人认为这个"诸葛庵"是南阳卧龙岗武侯祠最早的雏形,凭借这一记载一下子将卧龙岗武侯祠历史追溯到了魏晋的时期。而也正是这一记载令人对黄权是否携族人私建"诸葛庵"产生疑惑。

一,为什么《明嘉靖南阳府校注》才出现记载黄权携族人在卧龙岗私建"诸葛庵"祭祀这件事?

黄权在南阳卧龙岗私建

时间跨度1300多年,听起来像一部穿越剧,而且穿越的时空一点也不输孙悟空的"筋斗云”,南阳人常以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等几首唐诗来称赞卧龙岗盛于唐,引以为傲,那为什么在唐朝风行日盛之际确没有一点关于黄权在卧在岗私建"诸葛庵"祭祀的记载了?就连在卧龙岗大兴土木的元仁宗时代也没有一点关于黄权携族人私建"诸葛庵"祭祀的记载。这个故事编的有点奇葩,从时间上讲没一点连续性。就像晴空中的一个霹雳"雷",太突然了。

二,黄权携族人私建"诸葛庵"祭祀他敢不敢做这件事?

从一个"私"字上可以看出黄权携族人私建"诸葛庵"祭祀是朝庭不允许的个人行为。

黄权在南阳卧龙岗私建

黄权(?…240),字公衡。巴西郡阆中人,三国时期蜀汉、曹魏将领。黄权降魏应是公元222年,刘备夷陵战败,东吴军断黄权归路,后降曹。而诸葛亮病故时间为公元234年,黄权携族人私建"诸葛庵"祭祀时间应是公元234年至240年之间,那时魏、蜀两国尚处于敌对状况,黄权携族人为敌国将领修庵建庙这件事就不怕有人参他有心怀二主、私通敌国之嫌惹来杀身之祸吗?

黄权在南阳卧龙岗私建

不要说一千七、八百年前的封建社会通敌卖国可是轻则丢官抄家,重则可灭族的重罪,就是社会发展的今天对通敌卖国者也是严惩不待,想为敌对将领修祠建庙更是办不到,试问在大陆有人敢为蒋介石、蒋经国私自修建"纪念堂",肯定没人敢为。

根据史料记载魏文帝曹丕曾问黄权:你前来归顺,是想仿效陈平、韩信吗"? 黄权答曰:"我受过刘主的特殊恩宠,不能降吴,又无法归蜀,于是前来投降。况且败军之将,被免于死已经很幸运了,哪里还敢效仿古人呢!说明黄权在魏国做人行事低调,小心谨慎。曹丕很赏识他,后任命为镇南将军,封育阳侯,善终。也说明他根本就没携族人私建"诸葛庵",也不敢做。

三,百姓为何私祭之于道陌上?

根据南阳卧龙岗武侯祠介绍,,卧龙岗就是当年"诸葛亮躬耕地",也是刘备"三顾茅庐"的地方。诸葛亮于公元208年出山至234年去世也只不过26年,如果诸葛亮真的在卧龙岗躬耕那诸葛亮故宅也应该都还在,即使房屋年久失修,遗址也该有吧?那百姓为什么不去诸葛旧宅或遗址去祭祀,而偏偏偷偷摸摸的在道边祭祀了?显然所谓"躬耕地"和"诸葛亮故宅"都不存在,所以才在道边祭祀。

四,为什么黄权携族人在卧龙岗私建"诸葛庵"祭祀这件事无正史记载?

关于黄权其人其事确有史料记载,但黄权携族人在卧龙岗私建"诸葛庵"祭祀这件事在《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之前并无任何正史记载。北魏史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 淯水又南径预山东,山上有神庙,俗名为之独山也。山南有魏车骑将军黄权夫妻二冢,地道相通,其冢前有四碑,其二明帝立,二是其子及臣吏所树者也。

《水经注》还详细收录了宛城一带许多名胜古迹,如"百奚故宅","范蠡祠","何进故宅","孔蒿旧居","姜子牙的吕城"等等,其中何进大将军与诸葛亮同为东汉末年名仕,而何进名号远不及诸葛亮,可"何进故宅"真实记录在案,偏偏就没有卧龙岗"诸葛亮故宅",更没什么"诸葛庵"的记载。所谓黄权携族人在卧龙岗私建"诸葛庵"祭祀这些真就是个民间一个传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