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人的习凿齿情结

提到习凿齿这个名字南阳有些朋友可能会不冷静,特别是《汉晋春秋》记载的那一句"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直接否定了诸葛亮躬耕南阳的"南阳说",触碰了南阳一些人的根本利益和心理底线,所以恨得牙痒痒。不但抹黑、污蔑习凿齿是伪史学家,伪"隆中",《汉晋春秋》是野史等等,几乎就没什么是真的了。

南阳人的习凿齿情结

其实南阳人也不必这样看待习凿齿先生和《汉晋春秋》,习凿齿先生在创作《汉晋春秋》时也许他真的不知道诸葛先生还藏有私货,私自在宛城卧龙岗置办家业,被后人给挖了出来,后来还成为了南、襄两地人们争论的焦点。

说南阳人对习凿齿先生可以说是即爱又恨,南阳的朋友可能会持反对意见,只有恨意,并无爱意,错!错!南阳人的这种爱一点也不输对习凿齿先生的恨意,也是因为习凿齿先生的一句话,而且是在不知不觉中流露出来了,也许有人说过无数遍,引用过许多次还不知道是谁写的,可能有人知道是谁写的,但又不得不拿来引用,这句话就是南阳人常用来否定: 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的"秦兼天下,自汉以北为南阳郡,汉以南为南郡"。

"秦兼天下,自汉以北为南阳郡,汉以南为南郡"这句话出自习凿齿先生的《襄阳记》。初听这两句话大家都有点懵圈了。是不是觉得习凿齿先生记载的非常矛盾,自已否定自已,有点前言不搭后语的意思呀!其实习凿齿先生头脑十分清淅。

习凿齿在《汉晋春秋》记载: 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这个记载没毛病,襄阳城西是檀溪,檀溪西边是万山,万山西边就是南阳郡邓县与南郡襄阳县陆上交界处,而"隆中"就在万山西属邓县地界。

南阳人的习凿齿情结

习凿齿在《襄阳记》记载: 秦兼天下,自汉以北为南阳郡,汉以南为南郡。指的是万山至东津段水域(邓县万山交界处-檀溪-襄阳城北-鱼梁洲-东津),也就是陆上邓县与襄阳县交界相邻的水域,从万山以西的汉水两岸均属南阳郡管辖,这是南阳郡和南郡的水上分界线。依习凿齿先生的聪慧怎么会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南阳人的习凿齿情结

南阳朋友经常引用"秦兼天下,自汉以北为南阳郡,汉以南为南郡"只是为了一味否定汉水南岸的"隆中"在两汉时期不属于南阳郡的邓县管辖,进而否定"襄阳说"。而曲解习凿齿先生的本意,如果万山以西不属邓县,或者说万山以西不属于南阳郡管辖,那"秦兼天下,自汉以北为南阳郡,汉以南为南郡"难于成立。

有南阳网友说分界线应该是茨河镇至东津段水域,算计的挺好,刚好把"隆中"划出来了,你可知道茨河在两汉就属筑阳管辖,那筑阳岂不是直接与南郡交界了吗?以汉为界照样破功。

说南阳人的习凿齿情结关键是南阳一些网友在辩论中每遇: 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时就会说《汉晋春秋》是野史,试问南阳网友经常引用的 "秦兼天下,自汉以北为南阳郡,汉以南为南郡"是不是就视为正史了呢?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对"南阳说"不利的都称野史,对"南阳说"有利的都称正史。这种分裂的认知也让人难于理解。

南、襄两地诸葛先生躬耕地之争已几百年了,还将继续,南阳人的这种矛盾的习凿齿情结也还将随之持续下去。

注: 本文照片取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