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突破3萬架,作業面積超3億畝次,飛防效果獲多地實踐驗證!

有人推崇,有人質疑,但都擋不住植保無人機強勁的增長勢頭。從第34屆全國植保雙交會上傳來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植保無人機市場保有量突破3萬架,飛防總作業面積突破3億畝次,這預示著我國航空植保發展已進入全新時代。

植保無人機作業效果到底如何?使用飛防專用助劑有無必要?什麼樣的作業標準能保證防效?未來又該向哪方面重點發力?作為第34屆全國植保雙交會的重頭戲,11月23日舉辦的精準植保高峰論壇上,多位業內專家用一線的實戰經驗給出了權威的答案。


無人機突破3萬架,作業面積超3億畝次,飛防效果獲多地實踐驗證!


飛防作業效果通過實踐考驗

今年,全國農技中心聯合國家精準農業航空施藥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中國農科院植保所、國家航空植保科技創新聯盟、有關省市植保站,在6個省的水稻、玉米、棉花等作物上開展了無人機噴霧質量、助劑增效作用、飛防藥劑沉降效果、綜合防治效果等方面的聯合測試,參與的企業包括河北威遠、全豐生物等9家農藥企業,高科新農、深圳大疆等7家無人機企業,廣源益農、廣西田園等8家助劑企業。


無人機突破3萬架,作業面積超3億畝次,飛防效果獲多地實踐驗證!


國家航空植保科技創新聯盟秘書長蒙豔華介紹說,從聯合測試結果來看,植保無人機技術水平有了明顯提升,整機性能趨於穩定,更加便於攜帶、易維修更換,飛控能適應田間高溫高溼等複雜環境作業,大部分無人機噴灑系統向更合理化的方向發展,合適的畝施藥量都能取得良好的防效,並且在省工、省水、提高農藥利用率、減少人員中毒等方面的優勢明顯。

同時,飛防中加入飛防助劑可以促進霧滴更好地沉積在作物冠層、使霧滴在葉片上迅速鋪展、快速滲透等,總體使霧滴覆蓋率提高約1倍,可以有效提高農藥利用率、提高防效。從傳統藥劑中篩選出來的懸浮劑、水劑、微乳劑等,經過高濃度藥液小測試後,可以用在飛防上。

2019年,聯盟將組織相關企業,在馬鈴薯、花生、小麥、玉米、水稻、甘蔗等更多作物的病蟲害防治上展開聯合測試,推動飛防產業健康發展。

精準施藥仍需重點發力

論壇上,多位專家表示,任何技術都有先進的一面也有短板,儘管植保無人機的技術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但在噴霧均勻性上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需要重點關注。


無人機突破3萬架,作業面積超3億畝次,飛防效果獲多地實踐驗證!


中國農業大學植保機械與施藥技術中心主任何雄奎教授表示,噴霧均勻性是影響精準施藥的重要因素和需要解決的重點難題。防治病蟲害靶標,一是需要確定用多大的霧滴來打,二是需要保證施藥的均勻性,才能夠實現精準施藥。

他認為,精準標準化作業是安全高效使用農藥的必由之路,我們國家才剛剛起步,距離精準施藥還有很大差距,提高農藥霧滴沉積利用率是目標,智能精準變量新藥械研發是關鍵,計算機控制系統、GPS、RTK等技術的應用是保證。只能精準變量噴霧技術仍需要大規模的田間試驗生產性驗證,來進一步提高輕簡化、實用化水平。


無人機突破3萬架,作業面積超3億畝次,飛防效果獲多地實踐驗證!


“10年前,我們國家最初立項研發植保無人機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丘陵地區打藥難的問題。而現在來看,3億畝次的作業面積,有70%-80%分佈在平原地區。”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袁會珠表示,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經濟發展水平、土地資源稟賦、機械化效益、人口因素、政策因素等供給側的不平衡。

在日本,飛防藥劑登記佔所有登記農藥品種的6.2%,主要登記劑型有:乳油、懸浮劑、水分散粒劑;在韓國,飛防藥劑登記已有110多種,主要登記劑型有:懸浮劑、乳油及懸乳劑、微乳劑、可溼性粒劑、顆粒劑。而在中國,3億畝次的飛防作業面積,沒有一款農藥登記用於植保無人機。建議在植保無人機應用技術研究中,一定要把防效做紮實後,再推廣下去。

植保無人機呈現幾何式增長

過去4年,吉林省政府連續投入1.46億元,用於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航化作業作為“立體植保”防控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列為吉林省政府重點的五項技術模式之一。

吉林省植保站首席農藝師任文藝介紹說,從2016年只有幾十臺,到2018年不完全統計的600多臺,植保無人機在吉林的市場保有量出現了幾何式增長。從試驗效果來看,大疆無人機MG-1P施藥+拜耳農藥組合防治水稻病蟲害,優富寬4g/畝+拜耳專用飛防助劑5ml/畝+大疆無人機MG-1P施藥處理防治二化螟效果好於對照藥械、對照藥劑、防治稻瘟病效果好於常規藥劑處理。

2018年,黑龍江省植保無人機市場保有量達到2437臺,噴杆噴霧機達到3770臺,在植保機械化方面走在了全國的前列。黑龍江省植保站藥械科科長林正平表示,在化學除草方面,黑龍江省通過藥械改造和換代,制定標準化除草作業規程,作業精度大幅提高,減少除草劑用量10%-20%,作業效率提高50%以上。通過推廣《黑龍江省植保無人機作業質量檢測平臺》,建立四級管理體系,對航空植保作業質量進行監督管理,取得一定成效。

江蘇省農墾集團秦建華建議,江蘇農墾2018年飛防面積達42萬畝次,小麥上主要是雜草土壤封閉、莖葉處理,水稻基本實現全程化。建議加強試驗推廣,培養既懂農業技術又懂無人機操作的複合型人才。

企業紛紛構建農業服務平臺

近年來,隨著飛防植保的效果不斷被所認可,大疆植保無人機在國內的保有量與作業畝次也迎來了新一輪的增長。截至11月,大疆植保無人機的國內保有量突破20000臺,國內累計作業畝次突破1億大關。


無人機突破3萬架,作業面積超3億畝次,飛防效果獲多地實踐驗證!


論壇上,大疆農業項目合作總監謝博之表示,針對植保行業,大疆農業推出從規劃到作業完整的解決方案,從規劃到作業均可通過無人機快速完成。使用PC地面站專業版軟件,航拍無人機可高效地對作業田地進行建模,25分鐘部可完成500畝地塊的圖像收集、處理及作業規劃工作。作業規劃完成後,可使用MG系列農業植保機進行高效可靠的飛行作業,能夠實現一機多控,效率約為人工作業的40-100倍。

同時,植保設備可通過大疆農業服務平臺進行管理,作業進展監控、團隊任務分配均可通過服務平臺實現,更可通過服務平臺在線上與農戶達成植保訂單。未來,大疆農業將繼續聚焦於提供更高效率,更多服務解決方案的無人機產品,吸引到更多農戶、植保隊、農藥廠商、科研院校參與其中,各展所能,共同構建更大的飛防植保生態系。

據悉,大疆還將於12月4日發佈植保無人機新品,在效率、可靠、智能三大指標上均有革命性突破。

此外,標普農業致力於為農業種植者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標準化的作物種植管理方案,構建一個“人、機、劑、技、法”五個方面資源的整合平臺。目前,已在全國17個省區建立了150多個縣級服務中心,2000餘家服務站,擁有20000餘名專業飛手,幫助更多的農資經銷商成功由傳統農資經營向服務轉型,並實現盈利。

飛防藥劑研發應用取得新突破

河北威遠生化農藥有限公司組建飛防研發專業團隊,與通航公司、統防統治組織、合作社建立合作關係,整合相關資源,探索飛防用藥領域,量身定做全程用藥方案。從目前威遠生化在小麥、玉米、水稻、柑橘等作物的飛防用藥上,已經相繼取得了成功。

北京廣源益農化學有限責任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姚登峰表示,“噴霧增效劑+”能夠解決單用化學藥劑不能實現病蟲草害有效防治的難題,有效提高農藥產品的使用效果及利用率。以飛防專用助劑“邁飛”為例,可與市售飛防藥劑均可配伍使用,高溫安全性高,在國內不同區域、不同作物、不同靶標都已大面積應用,能顯著提高飛機進行施藥的農藥利用率。

善思科技是國內外第一家實現納米農藥技術產業化的企業,並率先推出適合無人機植保使用的“航空植保專用藥劑”產品——納米農藥水性製劑。在保證防效和產量的前提下,實現減施增效提高農藥利用率,農藥減量達30%以上。與傳統農藥相比,納米農藥呈均勻納米分散,製劑透明,不會發生沉澱、析出、分層等,還集殺蟲、殺菌、植物生長調節性能於一身,畝用量500毫升,無需現場配置和兌水稀釋,可在無人機和通用航空飛機上直接使用。


無人機突破3萬架,作業面積超3億畝次,飛防效果獲多地實踐驗證!


轉自農民日報農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