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祸从口出,职场中管好自己的嘴

警惕祸从口出,职场中管好自己的嘴

所谓祸从口出,身处职场更是要谨言慎行,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引火烧身。职场中祸从口出的例子不少,大致总结应该有以下四类:

1、守不住秘密:

同事小张是领导老钱一手提拔起来的人,因而小张对老钱一直都是感恩戴德,做事也积极努力,总想报答知遇之恩。老钱对小张也十分信任,凡事都另眼相看。有一次在酒桌上老钱给小张说了点领导间的私事,结果小张没忍住,告诉了一个自己认为可信的人,说好的不准外传,结果兜兜转转不知道为什么隔天老钱就知道了,把小张叫到办公室一顿臭批,从此再没有把小张当成自己人,小张的待遇也因此一落千丈。

职场中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很多秘密,如果有人能够将自己的秘密告诉你,那一定是将你当成了自己人看待。所以别人信任你才告诉你的事情一定要守口如瓶,在没有得到当事人的许可下,即使第三方是你信任的人也不能透漏消息,只有让这些秘密烂在自己的肚子里才是你保证自身可信度的最佳方式。

警惕祸从口出,职场中管好自己的嘴

2、好奇心重,喜欢嚼舌根:

职场中总会有这样一类人,对外在的事物充满好奇,总喜欢打听别人的事情。肚子里的秘密装的多了就开始四处评论嚼舌根。这种人是最惹人生厌的,因为他的无差别评论甚至攻击,可能会得罪很多人,甚至可能会招致报复,更不要说想获得领导的重用和同事的信任了。

其实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谓好奇害死猫,知道再多不相关的事,也不会对自己的收入、能力和职位提升有任何帮助。与其让领导和同事都觉得自己是一个不靠谱的人,倒不如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为工作忙。只有干出来成绩,才有提升自己的资本。

警惕祸从口出,职场中管好自己的嘴

3、受到伤害,激情犯错:

小李是一个自尊心非常强的人,工作中不管和同事有任何歧义都要争个是非对错,甚至不惜强词夺理也要在言语上击败对方。每次有人在工作中指出自己的错误,他都要进行反驳,甚至不惜挖苦对方来获取自己心理上的平衡。而面对领导的批评虽然不敢正面对抗,却也要找出很多理由来为自己辩护。

小李的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叫做自我保护意识,其实就是自卑心重,虚荣心强所带来的后果。但是面对同事的善意提醒不惜伤害对方来获得心理平衡,面对领导的批评不但不能承认自己的错误并积极改正,反而要找很多理由来为自己开脱。久而久之就再难有一个对自己说真心话的同事,已有的问题也得不到改正。而领导眼见你不能虚心接受批评,也不会再让你委以重任,渐渐地,你会被边缘化,从此再难有所发展。

警惕祸从口出,职场中管好自己的嘴

4、情商不足,言语有失:

职场中有很多性格外向的人非常健谈,左右逢源,很受欢迎。但也有很多人应急场合不会说话,言语间总有不足,容易引起别人的误解和让人抓住把柄。

小王是单位的创新能手,一次假期后小王刚刚返岗,上班途中刚巧碰到了自己的老板。老板问小王:“小王呀,最近有没有什么创新项目,在忙些什么啊?”小王面对老板的问话,心里紧张,想都没想,脱口而出:“最近什么项目也没有做呢。”话一出口,顿觉不妥,反而更加紧张,不知道接下来再该说些什么了。其实小王即使前面说错了,只要不紧张,后面补上一句:“老板呀,我今天刚刚上班,正打算上班后了解下近期情况再做规划。”这样就把之前的错误圆回来了,可是因为情商不好,心里紧张,反而错失机会。

其实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有的人情商很高,善于言谈,但可能在技术上有所欠缺,也有的人可能技术过硬,但不善言谈。有缺点不可怕,关键是要懂得正视自己的问题,积极应对改善。比如说既然不善发言,那就要在人前,尤其是在领导前还有公共场合减少无准备的说话,所谓言多必失,少言寡语有时候反而更显稳重。当然我们不可能总不说话,所以在说话前也要尽量三思而后说,甚至可以提前模拟一些场合,准备一些言词并且熟记,这样就像小王遇见老板时的情景再现时,不至于因不会说话而在老板的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

警惕祸从口出,职场中管好自己的嘴

其实说话也是一门艺术,学会说话,提升讲话技能是我们在职场发展中所必不可少的修炼,祝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提升自己的说话能力,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助力。小伙伴们,如果你们谁有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有因为说话问题而带来的困扰不妨在评论区里进行留言,让我们共同来解决这些问题。

警惕祸从口出,职场中管好自己的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