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姓’到底是怎麼來的?

中國人的姓氏為什麼如此之多?

魯迅先生的著名小說《阿Q正傳》寫了這樣一件事:有一次,阿Q喝了兩碗黃酒,手舞足蹈地說自己是趙太爺本家,結果被趙太爺痛罵一頓,還捱了一記耳光。小說中的趙太爺,是一位權勢者。在他看來,像阿Q這樣的“渾小子”不會姓趙、也不配姓趙,根本不可能和自己是本家。村莊上的人也都認為阿Q不一定姓趙,即使真姓趙,有趙太爺在這裡,也不該胡說。

這是為什麼呢?要弄清這個問題,必須從中國古代的姓氏說起。

我們的‘姓’到底是怎麼來的?


中國社會在秦漢以前,姓和氏是嚴格區分的。“姓”是一種徽號。同一個姓,代表同一個血統的強大氏族。從字形上分析,“姓”是“女”和“生”構成的合體字。它最初的意思是為某女人所生。遠古的人認為,同姓的人都出自同一位女性祖先。母系社會,子女知母不知父,跟母親姓,所以,很多古姓,都是“女”字旁:

姜嬴姚姬媯妊姒妘媚嫪姞

從這些字可以推測,“姓”和遠古社會母權文化有關。

中國上古社會有一些勢力很強的龐大的宗族集團,每一個宗族集團有一個姓。當時一些沒有勢力、沒有背景的平民,是沒有姓的,所以,魯迅筆下的趙太爺認為阿Q“不配姓趙”,反映了趙太爺的宗族優越感。至於小說中的其他人認為阿Q不一定姓趙,或者即使姓趙,也不該說是趙太爺本家,則反映了人們的權勢崇拜心理。

在中國人眼裡,姓不是一個空洞的符號,而是有著豐富的文化含義的。每一個血親集團的起源和發展,遷徙和分化,興旺和衰微,都可以從“姓”這個徽號中去透視。例如,從吳姓進行文化尋根,可以一直追溯到中華民族的始祖神炎黃族系,根據《路史·國名紀》的記載,黃帝的母親叫吳樞,炎帝也有一個臣子叫吳權。吳人最初居住在現在的山西、陝西一帶,隨著炎帝族系和黃帝部族向東擴展,吳人大規模東遷。到堯舜時代,吳人已經有許多支系遷居到東南海濱長江三角洲一帶,從而告別了原始森林,去征服波濤洶湧的江海。公元前476年,越王勾踐滅吳,國破家亡之後,吳姓子孫輾轉遷徙,在漫長的歷史進化過程中,出現了許許多多風雲人物:戰國時的軍事家吳起、秦代農民起義領袖吳廣、西漢長沙王吳芮、東漢名將吳漢、南梁文學家吳均、唐代畫聖吳道子、宋代抗金英雄吳玠、吳磷兄弟、明代開國元勳吳良、清代小說家吳趼人、太平天國顧王吳如孝……這一串長長的名單,也是中華民族歷史天幕上一顆顆奪目的明星。吳姓不僅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一支優秀族姓,而且他們的成功,在海外也令人矚目:吳太伯後裔,衍化為日本皇室;吳姓分支夫餘氏,在朝鮮稱雄百濟王室;吳權創立越南獨立王朝;此外,緬甸總理吳奈溫,新加坡總理吳作棟、前總理吳慶瑞,美籍著名物理學家吳健雄等都是吳姓子孫,在吳姓族譜中留下了輝煌的一頁。

姓,是宗族的文化標記。有了姓,就表明得到了某個宗族的承認,所謂“天下同姓是一家”,就是這個意思;相反,沒有姓,就是一個沒有歷史背景、來路不明的人,一個社會地位低下的人。所以,一個人不知道自己姓什麼,常常被認為是最不幸的人。中國文學作品描寫某個人的不幸身世,常常說他沒有姓。

我們的‘姓’到底是怎麼來的?


由於姓是宗族的徽號,同姓的人可能有著一定的血緣關係,所以中國古代很多地區,尤其是漢族居住的地區,從周代開始,就禁止同姓通婚。“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同姓男女結婚,不利於繁衍後代,這也許是中國最早的優生學觀點。

在中國封建社會里,姓常常成為個人身份、榮譽的象徵。如果一個人被皇帝賜姓,將被視為至高無尚的光榮。唐代初年的大將李勣,本來姓徐,就是因為有功於朝廷,被賜予皇帝同姓的,這是封建皇帝對臣子的最高賞賜。

與姓相關的一個問題是氏。氏是由姓衍化派生出來的分支,是一個族分化為若干個支系的符號。一般來說,在姓、氏分化的時代,姓最初是母系社會同族人血緣關係的標記;氏最初是父系社會男性氏族首領的標記。歷史學家周谷城先生說,中國古代社會最初是女姓男氏,就是用姓稱呼女子;用氏稱呼男子。進入父系社會以後,血緣關係按父系計算,隨著人口增多,同姓的一族又分化出許多支族,這就導致了氏的產生。後來,原先用於女子的姓,逐漸被用於男子的氏所取代,所以,中國古代社會女性喪失的過程,同時也是母權喪失的過程。

由於男性氏族首領的產生,常常和村邑、居地、權力分配有關,所以,中國古代常常以封地、居地、官守為氏。如:

韓氏趙氏魏氏呂氏申氏——以封邑為氏

東門氏西門氏東郭氏——以居地為氏

史氏師氏司馬氏司空氏——以官守為氏

秦漢以後,姓和氏不再分流,而趨於合一了。姓、氏由分而合的歷史過程,反映了中國古代社會性質的轉變。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廢除分封制度,採用編戶制度,以姓表示宗族、以氏表示身份的現象。漸漸地成為歷史。到了漢代,因漢高祖劉邦出身低微,氏只能顯示他的布衣身份,不如不要。所以,漢代開始,姓和氏合二為一,通稱姓。有時也“姓氏”連說,但是意思卻只有“姓”,而沒有“氏”了。

我們的‘姓’到底是怎麼來的?


姓氏,看上去好像只是一個簡單的符號,其實它博大精深,廣泛涉及語言學、歷史學、考古學、民族學、文化學、統計學等多種學科。比如《左傳·昭公二十五年》記錄了一個人名叫“郈昭伯”、《漢書·五行志》寫作“後昭伯”、《漢書·古今人表》寫作“厚昭伯”,歷史學家認為郈昭伯、後昭伯、厚昭伯是同一個人,東漢王符《潛夫論·志氏姓第三十五》考求了邱、後、厚是同一個姓氏的不同寫法;再如“苦成”這個姓氏,由於方言關係,音變為“庫成”;“申屠”這個姓氏,由於音近變為“勝屠”,這些,都是姓氏背後的知識。

中國曆代有很多學者,十分重視研究姓氏,從漢代到清代,有關姓氏的著作至少有三百多卷。另外,像《唐韻》、《廣韻》、《集韻》、《正字通》、《字彙》、《日知錄》、《康熙字典》等,或註明姓氏源流、或註明姓氏用字、或考求姓氏問題,古人的這些研究成果,為我們查考姓氏的字形、讀音、來源、演變、分佈等情況,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