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男人為什麼叫作崽兒?

作者:李正權

說明:有外地人來到重慶,聽到重慶人喊別人“崽兒”,被喊的人年齡那麼大,依然答應得好好的,很是驚奇。真正在重慶出生長大的重慶男人,幾乎都把自己當作崽兒,甚至自稱崽兒。最典型的莫不過著名作家莫懷戚了,他一直以重慶崽兒自居。那麼重慶男人為什麼要叫崽兒呢?

重慶男人為什麼叫作崽兒?


北京男子稱為漢子,上海男子稱為小生,重慶男子稱為崽兒。據考證,崽是孩的音變字。楊雄《方言》:“崽,子也。”李實《蜀語》:“謂子曰崽。”高士奇《天錄識餘》:“今北人罵頑童曰崽子。”重慶男子潑野放縱,總給人一種幼稚而不成熟的感覺,因而被稱為崽兒。不僅十幾二十歲的自稱崽兒,就是三四十歲的也常被人稱為崽兒。不僅男子稱為崽兒,女子也可稱為妹崽。不僅水流沙壩的被稱為崽兒,連文人學士也以當崽兒”為榮。重慶寫家大腕莫懷戚君,不是常被稱作崽兒而自得嗎?

歷史上,與中原比,與江南比,重慶地處偏遠,兩千多年一直沒有一個土生土長的重慶人能夠真正稱得上是中華名人,可能只有鄒容,用他那被清庭認為是“此書逆亂,從古所無”的《革命軍》一書,才使重慶人能夠在中華文化史上佔有一席之地!至今為止,重慶可能只有《革命軍》一書能夠進入中國的的歷史文化寶庫中。鄒容出生在重慶城,13歲就敢於因主考官出僻題憤而罷考,16歲就因“聰穎而不端謹”而被清四川總督取消官費留學資格,17歲就到日本自費留學,19歲就撰寫出“從古所無”的《革命軍》一書,20歲便死於獄中。鄒容是典型的重慶崽兒,敢想敢說,敢作敢當。“快剪刀除辮,幹牛肉作餱。”何等爽快!清政府查封《蘇報》,逮捕章太炎。他不願章太炎一個人為《革命軍》一書的出版受罪,第二天就自動“投案”,除非重慶崽兒,其他人可能真的難以做到。“英雄一入獄,天地也悲秋。”何等壯烈!“一朝淪地獄,何日掃妖氛?昨夜夢同爾,同興革命軍。”又是何等的豪情、何等的氣魄!

重慶崽兒的形象,當年在重慶晚報的《市井》版、重慶晨報的《諧趣園》版等報刊上找到。一本《重慶崽兒重慶妹》,一本《重慶十八怪》,竟然風行多年。多少人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笑一笑,百年少,還怪自得其意的呢。

耿直、講義氣,善變,乃重慶崽兒的三大優勢,卻又透露出其幼稚味來。所謂耿直,不外乎有話就說,有屁就放,有錢就花,沒有城府,不加考慮,不留後路而已,這不正是不成熟的表現嗎?年輕人操社會,一個人勢單力薄,便要與人結成兄弟夥之類,於是就要講義氣。到了一定年齡,還把講義氣作為為人處世的第一要義,實際上表明你並沒有獲得獨立於世的本領和力量,還要像年輕時一樣,依賴於他人。善變可以適應環境,可以有利於改革,但沒有根基沒有原則沒有計劃的變,只能是小娃娃水平。追風趕浪過頭了的人,是發不起來的。更莫說變節、翻臉之類不道德的變,在重慶崽兒中是何其多了!

重慶崽兒乾燥,動輒大吵大鬧,“把子”連天,不堪入耳,吵不上幾句便會動手。重慶崽兒不算小帳,打電話他要收5角,給就給吧,問都懶得問一聲。重慶崽兒討厭正兒八經,即使穿西裝也不周不正,見人油頭粉面心中就不安逸,說不定還要故意踩別人那油亮亮的皮鞋一腳。重慶崽兒心黑,碰上外地來的人就亂整,敲一棒算一棒,敲了還要罵一句“外哈兒”。重慶崽兒喜歡重慶妹崽,受苦受累也要為她們穿金戴銀、吃喝玩樂提供後勤服務,給予全天候保障,卻不知那些重慶妹崽偷偷摸摸去和不三不四的“棒棒”“勾兌”感情。

把北京男子稱為漢子,乃是因其粗獷成熟,把上海男子稱為小生,乃是因其細膩文雅。重慶男於難道永遠只能稱為崽兒?永遠長不大嗎?與北京漢子上海小生比,我們是否差得太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