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名枪,抗战神器——毛瑟军用手枪的辉煌过程

啪啪,一声清脆的枪响,对面伪军的探照灯被双枪李向阳一枪打掉了,那么双枪李向阳是用什么神器打掉的呢?就是那把占据中国手枪界半个世纪的老大——毛瑟手枪。

说起毛瑟手枪,很多人都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但要是说起毛瑟手枪的中国化名——驳壳枪。哦!大家就立刻恍然大悟了,原来这就是真正的毛瑟手枪啊!这就是横跨中国半个世纪,被中国人称为战斗精神的毛瑟军用手枪。


革命名枪,抗战神器——毛瑟军用手枪的辉煌过程

双枪李向阳

产生

提起毛瑟手枪,很多人都会联系到鼎鼎大名的毛瑟兄弟和其名下的毛瑟兵工厂。不过,毛瑟手枪其实不是由毛瑟兄弟设计的,而是毛瑟兵工厂中的职工费德勒三兄弟设计的。

不得不说,费德勒三兄弟确实有几把刷子。在这款新手枪中,费德勒三兄弟采取了枪管短后坐式自动原理,弹匣供弹,空仓挂机等等19世纪末的枪械最新技术,使得毛瑟手枪拥有着比当时主流手枪——左轮手枪更为优异的性能。新技术的使用,使得毛瑟手枪成为当时最优秀的半自动手枪。

革命名枪,抗战神器——毛瑟军用手枪的辉煌过程

毛瑟手枪


不过,鉴于当时德国坑爹的的专利法律,私人是不能申请专利的。所以费德勒三兄弟新设计的手枪的所有权就归入到他们的老板——毛瑟兵工厂的名下了,而毛瑟兵工厂也在1896年生产了第一批毛瑟军用手枪。

革命名枪,抗战神器——毛瑟军用手枪的辉煌过程

毛瑟兄弟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界大范围的手枪界中,毛瑟手枪无疑是一把性能及其出色的武器——射程远,精度高,可靠性好。和当时主流手枪左轮手枪有着莫大的优势:

射程

毛瑟手枪的有效射程在50~200米,而左轮手枪仅仅只有25米,子弹五十米外就难有杀伤力了,毛瑟手枪在射程中有着很大的优势。

装填速度

毛瑟手枪可以选择6发10发20发的弹夹和弹匣,子弹打完可以迅速装填,火力持续性非常强。左轮手枪就不同了,装弹量少一直是左轮手枪从娘胎出来就固有的缺陷,子弹少就算了,装填还很麻烦。在九十年代中香港张子强一系列抢银行事件中,香港警方左轮手枪的射速慢的缺陷就暴露无遗,在悍匪ak的射击下,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如果香港警察用的是毛瑟手枪,或许不会这么狼狈。

革命名枪,抗战神器——毛瑟军用手枪的辉煌过程


不过,毛瑟手枪在欧洲销售时遇上了一个大尴尬——根本没有人买这把优秀的武器,即使它是鼎鼎大名的毛瑟兵工厂制造的。

这就和西方国家对手枪的定位有很大的关系了。在他们看来,手枪,顾名思义就是防身用的枪。手枪就是要小巧,易于携带,不必过分强调进攻性。进攻,那都是步枪和机枪干的事情。

因为西方国家军队有着完善的战争方式:进攻时,大炮一轰,步兵进攻,传统的步枪和机枪在当时完全够用。一战时期是堑壕战,双方相距达百米外,毛瑟手枪射程根本达不到,也就难以发挥半自动的优势;二战时期是运动战,但是当时射速比毛瑟手枪高到不知多少倍的冲锋枪已经发展成熟并大量装备部队,就没有毛瑟手枪什么事了。

革命名枪,抗战神器——毛瑟军用手枪的辉煌过程

一战


因此,毛瑟手枪在欧洲的销量十分差劲,除了德国陆军在一战中买了13万把以外,在欧洲再也没有比这个更大的销量了。不过毛瑟兵工厂并没有在一棵树上吊死,欧洲国家不买我的手枪,那我就把枪卖到亚洲去,反正需要武器的国家多得是,有一个算一个。

因此,毛瑟手枪就开始了它的世界之旅,在世界五大洲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不过,把这把手枪界中的奇葩玩的如此溜,居然是当时贫穷落后还战乱不断的旧中国

中国之旅

毛瑟手枪第一次来到中国是清末革命党的军火走私,这些革命党为了推翻清政府,从世界各国大量购买武器装备,在这些革命党的武器清单中都能看到毛瑟手枪的身影。

随后,毛瑟手枪在清末革命起义到建国后的朝鲜战争中,每一场战争都有它的身影,每一场战争都没有落下。根据统计,毛瑟兵工厂近五十年内生产了近一百万把毛瑟手枪,有70%,也就是70万把卖到了中国,这还不算中国各地军阀自制的毛瑟手枪(最出名的就是阎老西治下山西兵工厂的晋造驳壳枪)。那么,贫穷的中国为什么要选则欧洲人都看不上的毛瑟手枪呢?

革命名枪,抗战神器——毛瑟军用手枪的辉煌过程

晋造驳壳枪


其实,这就和中国的国情有着很大的关系了。我们都知道,从清朝灭亡后,中国大地一直处于军阀混战的状态,这些军阀为了争权夺势,就没有消停过一天。给了当时中国国内的生产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使得中国一直没有建立起诸如欧洲国家一样的完善的工业体系,即使有,那也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重工业一直处于残缺不全的状态。而军工企业和重工业又息息相关,连重工业都不完善,军工企业就别说了。

旧中国军工企业的差劲在武器中得到了很好地体现,偌大的中国,连一门像样的重炮都不能完全自主制造,冲锋枪等单兵速射武器自制更是少得可怜。枪械子弹是各自为政,不同的势力生产不同的枪械子弹。就这样枪械还达不到人手一只的最低标准。当时全国最著名的奉天兵工厂,金陵兵工厂和太原兵工厂连武器装备完全自制都不能实现,还要靠进口来解决产能问题。

革命名枪,抗战神器——毛瑟军用手枪的辉煌过程

军阀割据


在如此贫弱的环境下,许多中国士兵装备的基本都是老式栓发步枪,冲锋枪,轻机枪非常少。在作战中尽量强调近距离作战,以节省子弹。因此,毛瑟手枪近战的优势在旧中国得以充分发挥。

前面说过,毛瑟手枪的装填速度是其最突出的优点,在近战中几把毛瑟手枪齐射,火力持续性不比机枪和冲锋枪差。而且毛瑟手枪的精度和射程也很受中国军队的青睐,说白了,毛瑟手枪的性能就是为旧中国量身定做的。

革命名枪,抗战神器——毛瑟军用手枪的辉煌过程

枪托版毛瑟手枪


中国军队在使用毛瑟手枪的期间,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毛瑟手枪因为体积大,子弹装药量较多,因此,打一两发子弹后枪口就会上跳,严重影响精度。面对这个固有缺陷,中国军人采取了一个非常聪明的办法:将全枪放平,然后进行连发,这样就会借助枪口上跳形成一个扇面的着弹区,这对于密集冲锋的敌人是非常有效的。又或者把枪套装在枪把后面作枪托来保证精度,把手枪当成小型卡宾枪用。总之,怎么使用强势怎么用。

辉煌战绩

中国军队如此大规模的装备毛瑟手枪,那么它在中国的战绩就更不用说了,辉煌的无以复加!

早在土地革命期间,毛瑟手枪就是精锐的代名词。中国军人对于毛瑟手枪的重视程度,就像日本武士对武士刀,苏格兰人对风笛的重视程度。当时首长的警卫员要是不配一把毛瑟手枪,都不好说自己是警卫员了。以至于敌人可以根据毛瑟手枪的装备量,来评估对面的部队是否为精锐。

革命名枪,抗战神器——毛瑟军用手枪的辉煌过程

朱德自用毛瑟手枪


而大量装备毛瑟手枪的部队当数红二十五军的手枪团和八路军敌后武工队。红二十五军的手枪团有着毛瑟手枪的加持,火力十分猛烈,堪称红军部队的杠把子。而八路军敌后武工队利用毛瑟手枪近距离火力猛的特点,伪装到敌后,用毛瑟手枪给敌人一个出其不意的猛烈攻击,使得敌后日伪军长年处于对毛瑟手枪的恐惧之中。

在那个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战争年代中,毛瑟手枪就是战斗的标志,革命成功的精神象征。

不但基层战胜喜欢毛瑟手枪,各级指挥员也对这种杀器酷爱无比。根据统计,军事博物馆珍藏的共和国高级将领使用的毛瑟手枪就有十几支不同型号,数量更是难以统计。朱德,徐向前,罗瑞卿,滕代远等等都是毛瑟手枪的死忠粉。

影视剧形象

毛瑟手枪在各大战场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土地革命战争到解放战争中的影视剧中,哪一次少的了这把威风赫赫的武器。

《亮剑》李云龙就随身带着毛瑟手枪,还把这个用来成为其吹嘘的资本,和楚云飞用毛瑟手枪大闹聚仙楼;

革命名枪,抗战神器——毛瑟军用手枪的辉煌过程

《亮剑》大闹聚仙楼

《雪豹》中周卫国用毛瑟手枪打了多少胜仗,出尽了多少风头;《平原游击队》中刘洪一枪打灭伪军手电筒;《乌龙山剿匪记》田大榜用枪阻止了好几个民兵的进攻;《白鹿原》黑娃用枪将叛徒爆头……没有毛瑟手枪的中国近代战争片,是根本不完整的。

退役

毛瑟手枪在中国风光了将近半个世纪,以至于成为中国军人的战斗符号。

不过有因必有果,毛瑟手枪的辉煌是建立在旧中国不完善的军事工业基础上,一旦这个缺点得到弥补,毛瑟手枪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

建国初期不断完善的军工企业也使得毛瑟手枪越来越失去了市场,就拿建国后解放军大量装备的仿波波沙冲锋枪的53式冲锋枪和仿AK47的56式冲锋枪来说,53式的射程和射速毛瑟根本比不了,56式就更不用说了,完全不是一个档次上。而且,随着作战理念的更新与变化,仿苏托卡列夫手枪的54式手枪很快就占据了中国军队高级军官的市场,毛瑟手枪也就没有装备的必要了,很快就退出了中国军事的历史舞台。

革命名枪,抗战神器——毛瑟军用手枪的辉煌过程

54式手枪


不过,毛瑟手枪并没有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它在警界中依然发挥着余热,上世纪八十年代追捕东北二王中依然还有警察使用这把百战余星。这,应该是对一把老枪最好的尊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