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效應,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為什麼越來越大

為什麼人與人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想必你也想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

羅輯思維有一期節目,羅振宇老師談到了北京協和醫院的醫生為什麼牛這個話題。他講,協和醫院的醫生能夠接觸到全國的各種疑難雜症的病人,他治療的病例越多,他自然越厲害;相反,一個小地方的醫生一年只能做幾臺手術,他的實戰經驗少,那麼他的成長自然也慢。

羅振宇老師還拿自己舉例。他曾經在央視做製片人,要審片。一個記者一個月只能審一次片,但是他一天就要審一次,所以他講,他自己的成長速度就是一個記者的20倍,久而久之,他們之間的差距自然是越來越大。

以上例子其實向我們揭示了兩個很重要的,具有普遍適用性的道理:

  1. 成長很多時候就是不斷地解決問題,解決的問題越多,成長地越快;
  2. 厲害的人有頭部效應,他越厲害,越多的資源就像他傾斜,那麼他就可以解決更多的問題,隨之而來他成長就越快。

其實,人與人的差距就是這樣拉開的。而且非常殘酷的真相是,差距拉開不是呈線性的擴大速度,而是在以加速度的方式越拉越大。

頭部效應,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為什麼越來越大

如果我們細細去想,我們會發現身邊的例子比比皆是。

一位老師因為帶出好學生,被稱為名師,那麼他接下來帶的學生資質就越好,他就越容易取得更好的教學成績,他隨之獲得的資源隨之也就越多。

一個諮詢顧問因為很好地解決了一個難題,那麼更多的客戶會找到他,他解決的案例越多,他隨之的業務能力也就越強。

一個員工因為做出一些工作成績,受到領導肯定,那麼領導就會分配給他更多的任務,他得到鍛鍊的機會,曝光越多,他也就越可能被分配更重要的任務。

一個軟件因為用戶較多,那麼它能得到的改進反饋就越多,它用戶界面就更友好,接著又會吸引更多的用戶。

一個情感公眾號寫手,因為一篇文章吸了許多粉,然後因為回答粉絲的私信中各種各樣的情感問題,接著對情感就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多的素材,文章質量隨之越高,那麼粉絲也會相應繼續增多。

等等。

從這兩個道理中我們也可以獲得兩個啟示:

積累第一桶金

我們經常說財富的累積要獲得第一桶金,其實不止財富,能力,資源,聲名等等都需要獲得“第一桶金”。

做十件平庸的事情,不如集中精力做一件出彩的事,這才是獲取第一桶金的捷徑。一旦獲得“第一桶金”,那麼接下來的發展就可以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快,越滾越大。

當然,第一桶金因個人情況差異有大有小,但最重要的是有一個開始,然後快速發展,由一個階段過渡到下一個階段。

不斷解決問題,不斷迭代

雪球要持續增長,必須要“滾動”。

如果想要實現成長,閉門造車,空想都不可能是解決辦法,成長的唯一途徑就是行動,不停地行動,在行動中得到反饋,在反饋中修正(迭代)。

我們經常講賺錢要到價值高的地方去,其實這在職場中,對應地就是要去能夠得到鍛鍊機會多的地方。厚積,才有可能薄發,賺取“第一桶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