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跡循蹤,探索中華上古歷史文明(一)黃帝真的存在嗎?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有5000年多的歷史,目前信史只能確認到夏商時期,而夏商之前的上古歷史一直給人十分神秘的感覺。在文字尚未出現之前,我國上古時代的人物事蹟,是依靠世代口耳相傳保存下來的,因為年代久遠,留給人的印象並不是十分完整,有很多東西比較模糊,甚至還失落了一部分。由於小編對上古歷史比較有興趣,參考了一些文獻,按跡循蹤,準備撰寫系列文章,和大家一起探索上古歷史文明。


按跡循蹤,探索中華上古歷史文明(一)黃帝真的存在嗎?

女媧補天

上古時期,華夏民族出現一個個叱吒風雲的人物,如伏羲,女媧,黃帝,炎帝,蚩尤等,他們在中華大地上演繹出了一幕幕激動人心的故事。上古傳說人物很多,其中最著名的當屬炎黃二帝。千年以來,國人把炎黃當做始祖,稱炎黃子孫。在幾千年的朝代更替中,這種血統上的認同在歷史上一直起到很大的凝聚作用。人們自然的很想了解歷史上是否真有炎帝和黃帝這兩個人,他們是怎麼被傳說為中國人民的始祖的?歷史學家們眾說紛壇。黃帝作為中華歷史的第一人物,我們的文章就從黃帝開始,從歷史文獻和史學家的觀點分析,我們先來看一下關於黃帝的幾種觀點:

一:黃帝是不存在的,是舊史學家根據時代需要創造出來的。

中國最早的文字是商朝的甲骨文,存世的甲骨文主要來自殷墟,也就是晚商時期。早商的甲骨文已然十分稀少。甲骨文中提到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先商,但是甲骨文里根本沒有提及黃帝。最早記載黃帝的文獻出現在戰國時期,到漢司馬遷《史記》才將黃帝系統論述。漢司馬遷距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久遠,中間又經歷了秦時期的“焚書坑儒”,《史記》有關黃帝記載的真實性值得懷疑。

按跡循蹤,探索中華上古歷史文明(一)黃帝真的存在嗎?

軒轅黃帝像

我們先來看下古籍中對黃帝出生和離去的描述:

《竹書紀年》捲上:“ 黃帝軒轅氏 ,母曰附寶 。見大電繞北斗樞星,光照郊野,感而孕,二十五月而生帝。”

《史記·封禪書》:“黃帝採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鬍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鬍髯號,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

可以看出,黃帝從出生就帶有神話色彩,最後騎龍昇天,正式歸為神。

按跡循蹤,探索中華上古歷史文明(一)黃帝真的存在嗎?

黃帝騎龍昇天

《淮南子·說林訓》 “黃帝生陰陽”, 東漢高誘注: “黃帝, 古天神也”。

早在周朝時,依據《周禮》,已經開始祭祀五方上帝,五方上帝也就是我們平時民間所說的老天爺。五方上帝分別為東方青帝靈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黃帝含樞紐、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汁先紀。後戰國時期鄒衍創五德終始之說,五方上帝分別配五行五色,金木水火土。黃帝居土德。

《晉語四》言 “黃帝以姬水成”, “故黃帝為姬”

《周語下》言 “我姬氏出自天黿”

周人稱其為黃帝的後裔,稱“天子”。“天子” 一詞是周王朝建立之後產生的, 這是他們在立國之後刻意效仿商人 “帝子” 而創造出來的。 甲骨文中出現 “帝子” 之稱, “帝子” 的意思應當是帝之子, 因為商王是帝即帝嚳的後裔 ;周人明確稱王為 “天子”, 表明他們是天之後代,通俗講就是老天爺的後代。這也是周人加強王權統治的手段。

按跡循蹤,探索中華上古歷史文明(一)黃帝真的存在嗎?

五方上帝

在這個時候,黃帝只是周人的祖先神。歷史上,最早祭祀黃帝的是秦靈公,在之前秦國基本都是祭祀白帝。秦國在當時被視為西戎,秦靈公祭祀黃帝以其後裔自居,就是為了取得中原諸國的認可。戰國時期,儒家將黃帝推崇為古代帝王,為塑造黃帝的歷史形象預設下鋪墊。一直到西漢時期,漢武帝獨尊儒術以後,在司馬遷的《史記》中,黃帝被塑造成為歷史人物,由神徹底的變成了人物。《史記》還以“黃帝”為始祖,構築了一套“完整”的帝王血脈傳承體系,不但堯、舜、禹是黃帝后人,連被視為“戎狄”的秦、有“蠻夷”之稱的楚,與西漢連年交戰的匈奴,都不例外。司馬遷將黃帝供奉為華夏始祖,從而適應了漢武帝構建大一統宏圖和鞏固家天下的時代需要。北齊史家魏收充分領會司馬遷思想精髓,在《魏書》首篇首句中將拓跋氏初祖認作黃帝之孫,又在《官氏志》中梳理出諸部落漢化姓氏,將黃帝推廣成北朝各族共同祖先,又將黃帝的形象弘揚推廣,就這樣黃帝變成了華夏民族的共同的祖先。


二,黃帝是真實的存在

《五帝本紀·序》太史公曰:學者多稱五帝,尚矣。然《尚書》獨載堯以來,而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孔子所傳《宰予問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傳。餘嘗西至空桐,北過涿鹿,東漸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教固殊焉。總之,不離古文者近是。予觀《春秋》《國語》,其發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顧弟弗深考,其所表見皆不虛。書缺有間矣,其軼乃時時見於他說。非好學深思,心知其意,固難為淺見寡聞道也。餘並論次,擇其言尤雅者,故著為本紀書首。

按跡循蹤,探索中華上古歷史文明(一)黃帝真的存在嗎?

司馬遷《史記》

可以看出,對於傳聞模糊和文獻稀缺造成的困難,司馬遷還是充分認識到的,但是他並未知難而退。為了探求真知,司馬遷曾經“西至空桐,北過涿鹿,東漸於海,南浮江淮”,到達黃帝活動過的區域作廣泛考察,親自採訪各地長老。為了“心知其意”,他曾經遍覽《五帝德》、《帝系姓》、《堯典》、《舜典》等文獻。最後,司馬遷將他所能聽到的傳聞和他所能見到的文獻相比照,終於得出二者“近是”的結論。《五帝本紀》正是經過司馬遷如此“好學深思”之後才完成的。

所以有學者認為,缺乏文獻,不等於沒有歷史。實際上,人類沒有文獻的歷史遠比具有文獻的歷史漫長得多。不能因此而否決《五帝本紀》的真實性。在中華傳統文獻中,《史記》是影響最深遠的經典。所以很多學者認為黃帝是真實存在的,這個觀點也是現在學術界的主流觀點。


三,黃帝是部落首領的稱號

《國語·晉語》說:"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

《帝王世紀》:“神農氏,姜姓也。母曰任姒,有蟜氏女,登為少典妃,遊華陽,有神龍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長於姜水。有聖德,以火德王,故號炎帝。初都陳,又徙魯。又曰魁隗氏,又曰連山氏,又曰列山氏。”

《白虎通爵篇》雲:“黃帝有天下,號曰有熊”。

根據文獻可以看出,黃帝和炎帝都是少典之子,兩人是同父異母的兄弟,黃帝長在姬水旁,所以稱姬姓,號有熊氏。炎帝長在姜水旁,稱姜姓,號神農氏。

按跡循蹤,探索中華上古歷史文明(一)黃帝真的存在嗎?

炎帝神農氏

《史記·五帝本紀》:“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徵。於是軒轅乃習用干戈,以徵不享,諸侯鹹來賓從。而蚩尤最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諸侯,諸侯鹹歸軒轅。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蓺五種,撫萬民,度四方,教熊羆貔貅貙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三戰,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亂,不用帝命。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而諸侯鹹尊軒轅為天子,代神農氏,是為黃帝。天下有不順者,黃帝從而徵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嘗寧居。”

這裡可以看出黃帝的時候,神農氏的後代已經衰敗,部落聯盟的各部落之間互相打仗,百姓深受其害,而神農氏沒有實力去征討他們,後來黃帝領兵征討,各部落都歸順了黃帝,後來經過戰爭,黃帝取代了炎帝部落,成為部落聯盟的首領。而“神農氏世衰”的神農氏,是一個王朝,神農氏王朝已經世代衰落。

《三皇本紀》:神農納奔水氏之水曰聽妃詙。為妃。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凡八代,五百三十年。

可以看出,神農氏部落聯盟傳了八代,結合上文,神農氏王朝已經世代衰落,有黃帝取代了神農氏最後一個部落首領炎帝榆罔,成為新的聯盟部落首領。但是這又和炎帝神農和黃帝是兄弟的論述相悖。黃帝也不可能活500多年。所以,唯一的解釋就是,黃帝和炎帝一樣,都是部落的首領,黃帝只是有熊氏部落首領的統一稱號,這樣就可以解釋的通。


總結,以上三種觀點,從個人理性角度,認可第三種觀點,黃帝是有熊氏部落的首領統一稱號。這個觀點可以解釋古文獻有關黃帝記載的矛盾之處。不過感情上來講,作為人文始祖的黃帝,作為一個單獨的人,更容易讓人接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