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牧野之戰”奴隸們的掉頭倒戈談論商紂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發率領八百諸侯討伐商紂。進軍到牧野時,與商紂臨時用奴隸拼湊起來的軍隊相遇。奴隸們本就受夠了商紂的壓迫,不願打仗,紛紛調轉戈頭攻向了商,最終商紂王鹿臺自焚,歷經500餘年的商朝滅亡了。

從“牧野之戰”奴隸們的掉頭倒戈談論商紂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牧野之戰

商紂王本名帝辛,是商朝最後一位帝王。在位期間,荒淫無度、施行暴政,故死後人們用“紂”來形容他,稱為商紂王。關於商紂時期的故事後來還被編撰成神話傳說《封神演義》,又被演繹成評書和電視劇等,商紂的殘暴和變態形象也深入人心、婦孺皆知。那麼,歷史上的商紂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商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又是什麼呢?

《史記》記載,“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即商紂王天資聰穎,能言善辯,身材魁梧高大,力氣大得能和猛獸相鬥,“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由此可見,即位之初,商紂王的評價還是不錯的。然而到了後期,情況卻發生了180度大轉彎,殘害忠臣,人心背離,最終自焚而死,這也算是歷史上先智後昏的一類君王吧。

從“牧野之戰”奴隸們的掉頭倒戈談論商紂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商紂王與蘇妲己

商朝統治集團的分崩離析

一、寵幸妲己,淫亂後宮,荒淫無度

神話故事裡傳說妲己是九尾狐變的,而事實上妲己是有蘇氏部落的一名女子,名叫蘇妲己。在一次商紂王進攻有蘇部落時,有蘇部落抵擋不住商軍,便把牛羊、馬匹和美女妲己進獻給紂王以示臣服。商紂得妲己後,日夜寵幸,言聽計從。

《列女傳》“妲己者,殷紂之妃也。紂伐有蘇,有蘇女以妲己。美而辯,用心邪僻,誇比於體,戚施於貌。紂好酒淫樂,不離妲己,所譽者貴之,所憎者誅之”。

從“牧野之戰”奴隸們的掉頭倒戈談論商紂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蘇妲己狐媚之術

一次,妲己看見一對父子赤著腳在冰雪裡走路,想看一下和常人的骨骼有什麼不同,紂王就命人把那對父子的腳砍了下來;妲己看見一位懷孕的婦女就和紂王打賭所懷是男是女,於是紂王命人把那位懷孕的婦女剖開肚來看。《墨子》“刳剔孕婦,庶舊鰥寡,號啕無告也”

紂王不僅如此寵愛妲己,還為她專門修建了一座鹿臺,裡面全是搜刮來的金銀珠寶,他還設置了“酒池肉林”“以酒為池,縣肉為林”,命宮女們赤身裸體在裡面嬉戲娛樂,通宵達旦地飲酒作樂。

二、親近小人,濫用刑法,殺害忠臣

紂王的殘暴不僅在妲己身上可見一斑,還體現在他所親近的小人費中和惡來身上。“費中善諛,好利,殷人弗親”“惡來善毀讒,諸侯以此益疏”,可見,費中、惡來乃阿諛逢迎、讒言苟利之徒。在他們的影響下,商紂逐漸失去民心、以致眾叛親離,他二人對商朝的滅亡算是起到了很大的催化劑作用。

《晏子春秋·內篇諫上第一》:“昔夏之衰也,有推侈、大戲;殷之衰也,有費仲,惡來喪其國。

為進一步討好紂王,這費中和惡來又發明了一種酷刑,叫做“炮烙”。讓受刑的人在塗滿油的銅柱上走,下面點上火,一旦滑下去就被活活燒死。後來這種刑罰在姬昌的諫議下廢除了。

從“牧野之戰”奴隸們的掉頭倒戈談論商紂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炮烙之刑

商紂親近小人,對勸諫的大臣屢施酷刑,可以說幾近變態。三公之一的九侯得罪了紂王,被剁成了肉醬,鄂侯據理力爭被製成了肉乾(看到這我不得不作嘔了,這“酒池肉林”莫不還包含有人肉?以商紂王的變態心理不能說沒有這種可能);姬昌只是偷偷的嘆了口氣,就被關進了監獄,後來還是送了好些珠寶美女才被放回。

微子是紂王的兄長,因為他是庶出,所以沒有當上帝王,他曾多次勸諫紂王,紂王不聽,他害怕被害就逃跑了。丞相比干是紂王的叔父,勸說紂王時,被紂王把心挖了出來。箕子也是紂王的叔父,與微子、比干並稱“殷末三仁”,最後也被紂王囚禁了起來。《論語·微子》“ 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殷有三仁焉”

三、重刑厚斂,窮兵黷武,屢攻東夷

為了奢靡享樂,商紂王加重人民的賦稅,橫徵暴斂,“厚賦稅以實鹿臺之錢,而盈鉅橋之粟”,他把搜刮來的錢財堆滿了鹿臺,把徵繳來的糧食裝滿了倉庫。他還修建沙丘園林樓臺,捕捉大量的飛禽走獸,養在裡面,也就是今天所說的動物園,來供他玩樂。

從“牧野之戰”奴隸們的掉頭倒戈談論商紂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奢靡鹿臺

為了彰顯功績,商紂王還屢次對外用兵,攻打西黎、東夷等。甲骨文記載“帝辛十祀徵夷方”只是其中的一次。戰爭給人民的生活帶來了沉重的負擔,也透支了商的國力,最終為周武王伐紂提供了可乘之機,也為商王朝的滅亡埋下了種子。

荒淫無度、濫殺忠臣、窮兵黷武,從以上三點來看,是造成商朝內部統治集團分裂的主要原因。位列三公的九侯、鄂侯都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另一個姬昌先是囚禁,後被“放虎歸山”,為商留下了永久的後患。皇親貴族的微子出奔、比干被殺,箕子被囚,使紂王終於淪落到了眾叛親離、孤家寡人的地步。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商朝江山已是大廈將傾,岌岌可危了。

如果說以上是商滅亡的內因條件,即內部因素,那麼還缺少一個外部因素,即:誰來滅商?不錯,逃回西岐的姬昌正是這個外因!

從“牧野之戰”奴隸們的掉頭倒戈談論商紂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文王姬昌

周的逐步強大與武王伐紂

一、姜尚的加入使周逐步成熟壯大起來

姬昌的封地最初在岐山(今陝西寶雞)一帶,姬昌逃回後,開始招賢納士,暗中培養力量。姜尚就是這個時候加入的,史傳姜尚72歲時,垂釣渭水之濱,得見姬昌,一番討論之後,被姬昌大為讚賞,尊為太師。

史傳:姬昌用姜尚時,姜尚坐於車內,讓姬昌親自拉車。姬昌一口氣向西拉了三百步車,歇了一下又堅持走了五百步車,再也拉不動了,姜尚便說:“天意註定啊,周朝前後共有八百年的江山”,這便是“文王拉車八百步,周朝天下八百年”的典故。

從“牧野之戰”奴隸們的掉頭倒戈談論商紂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文王拉車

在姜尚的輔助下,姬昌對內施行仁政,發展生產,秣兵歷馬;對外消除異己,聯結諸侯,歸心向周。《史記》“天下三分,其二歸周,太公之謀計居多”。再加上週公、召公、畢公等的輔政下,周朝已是成熟壯大,蠢蠢欲動了。

周的戰略部署的完成最初體現在掃除東出路線路上的障礙。幾年的時間裡,姬昌先後攻打了犬戎、密須(今陝甘一帶),解除後顧之憂後,又攻打了黎(今山西長治)、邘(今河南沁陽)和崇國(今陝西西安附近),還在崇國修建了豐、鎬二京並遷都於此。至此,東出戰略部署基本完成。

二、武王初會諸侯,孟津觀兵

第一次會盟諸侯,位於今河南孟津,故稱“孟津觀兵”。估計這是武王想試探一下各路諸侯的誠意,因為畢竟各諸侯是奔著他的父親姬昌的名聲而來的。姬昌這時已經去世了,所以武王姬發就舉著他父親的牌位,說是奉父之命討伐商紂。這一點像極了後來的“春秋五霸”,哪個諸侯國稱霸厲害,附近的小國就依附他,哪個諸侯國不聽話,霸主國就號令其他諸侯一起去討伐他。

從“牧野之戰”奴隸們的掉頭倒戈談論商紂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孟津觀兵

但是這次並沒有立即舉兵伐紂,以上試探為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是缺少一個打的理由。正所謂“師出有名”,有了正當的理由,才能舉正義之師號令天下諸侯,才能滅無道昏君,所以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古代對封建禮儀是多麼的看重啊。

三、武王再會諸侯,誓師伐紂

兩年後,機會來了,也就是前文提到的“微子出奔,比干挖心,箕子囚禁”,還有個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商紂的軍隊此時正在和東夷部落作戰。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武王再次與諸侯會師孟津,向天下公佈了紂王的罪狀後,帶領諸侯大軍向商進軍了。

《史記·周本紀》“今殷王紂乃用其婦人之言,自絕於天,毀壞其三正,離逷其王父母弟,乃斷棄其先祖之樂,乃為淫聲,用變亂正聲,怡說婦人。故今予發維共行天罰。勉哉夫子,不可再,不可三”!

此時時機已然成熟,商朝內部空虛,朝政昏庸腐敗,群臣眾叛親離,天下諸侯,群起而攻之,商朝已是“強弩之末”了。

從“牧野之戰”奴隸們的掉頭倒戈談論商紂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寵幸妲己

牧野終極一戰,奴隸們掉頭倒戈,助周滅商

聽說武王帶兵前來討伐,商紂王慌了,他的軍隊正在東夷作戰,國內空虛無兵,怎麼辦呢?這時有人提議說把奴隸和戰俘武裝起來前去進行抵抗。於是商紂王把他們臨時武裝起來,加上自己的軍隊,號稱七十萬大軍,雙方在牧野這個地方對峙開來。

戰鬥打響了,接下來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奴隸們本來就受夠了商紂的壓迫和統治,都不願為他賣命去打仗,於是紛紛調轉矛頭,帶領周的軍隊攻向了商。只一夜之間,便攻下了商的都城殷,商紂王最終跑到鹿臺和他的珠寶一起自焚了。

戰爭分析:這次“牧野之戰”,周聯軍四萬五千人,其中精銳三千,戰車三百乘,商雜牌軍十七萬(號稱七十萬)。周軍部署情況為戰車在前,接著精銳,再者聯軍;商軍部署為奴隸和戰俘在前,精銳在後。在這種對壘下,商軍是一觸即潰,再加上奴隸們的臨陣倒戈,商的精銳根本抵擋不住強大的人潮洶湧,正所謂

“兵敗如山倒”,故一夜之間商就滅亡了。

從“牧野之戰”奴隸們的掉頭倒戈談論商紂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

牧野之戰要圖

結束語: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當一種舊的制度不能適應新的社會時,便出現了新的矛盾,當這種新的矛盾上升到一定的階段時,便會爆發戰爭。“牧野之戰”正是在商王朝內部矛盾激化,統治集團分崩離析的情況下發生的,而奴隸們的掉頭倒戈恰恰說明了商朝的滅亡已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不可逆轉的了,這已註定了商朝滅亡的必然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