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幾歲認字好?要不要提前教?沒早點教孩子認字,是做錯了嗎

1

後臺經常有人問我:“孩子幾歲認字好?要不要提前教?”

在什麼時候給孩子認字這件事情上,自古以來就有兩派觀點。

早認早學派:早點給孩子認字,孩子就可以自己讀更多的書啦,上小學也可以輕鬆一些。

堅決不超前教育派:這麼早認字,無異於揠苗助長,上了小學再開始也不遲。

而這其中的分歧,則是來源於很多媽媽聽說過的一樁“大新聞”。

美國的內達華州有一位媽媽,因為幼兒園老師教給了她3歲女兒伊迪絲認字,把幼兒園告上了法庭。

理由是,在幼兒園老師沒教孩子認字之前,給孩子看字母“O”時,孩子會說這是蘋果、太陽等等圓形的東西。

而自從幼兒園教給孩子識字後,孩子再看“O”時,只說這是字母O,再也不說這是蘋果、太陽了。

這位媽媽認為,幼兒園教孩子認字,剝奪了孩子最寶貴的想象力。

最終,這位媽媽贏得了官司。

孩子幾歲認字好?要不要提前教?沒早點教孩子認字,是做錯了嗎

至此,一大波媽媽義無反顧地投身於正式上學之前“堅決不教娃認字”的陣營。

但是僅僅2、3年之後,這波媽媽就發現了一個大問題:

當身邊很多同齡孩子,在學齡前都開始陸陸續續認識很多常見字的時候,自己的孩子對“字”完全不感興趣。再加上馬上就要升入小學的壓力,更是把這波老母親推向了焦慮的巔峰。

這位媽媽的留言特別有代表性:

我一直就反對超前教育,給娃讀故事從不提醒他碰“字”,看到別人家孩子認多少字,反而覺得超前教育意義不大。

沒想到打臉來的如此快!

上了幼小銜接,開始學大量新字,孩子很牴觸,現在老師的作業是每天讀一本繪本。

班上有些6歲孩子竟然基本實現了自主閱讀,最差的也會磕磕巴巴的嘗試去讀字。

只有我家娃,

繪本上的字看都不想看一眼,他只喜歡看圖,特別牴觸看字,現在一說上識字課,孩子就壓力特別大。

這種情況我都不禁反思,沒早點教孩子認字,真的是我做錯了嗎?


孩子幾歲認字好?要不要提前教?沒早點教孩子認字,是做錯了嗎


2

養娃好幾年,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每個看上去特別有道理的建議背後,都有一個很重要的“時間”條件。

上政治課的時候我們總是背誦“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樣。

為什麼父母的知識庫要及時更新,那是因為,每個時期孩子教育的側重點都不同。

拿選繪本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不支持超前教育。

但是,如果孩子都3歲+了,還只能看機關書;

6歲+了,還只會看以圖為主的圖畫書。

這就屬於父母的養育方式沒有跟上孩子的閱讀能力。

再說直白點,就是你拖了娃的後腿。

回到識字觀點分歧的起點——“圖畫、色彩對於孩子想象力、創造力大有啟發。識字後,孩子會只關注繪本上的文字而忽略圖畫了。”


孩子幾歲認字好?要不要提前教?沒早點教孩子認字,是做錯了嗎


那麼,教孩子認字,真的就會剝奪她的想象力嗎?

還是要看時間維度:

  • 0-4歲之前的孩子,主要發展的是感知、情緒、情感方面;
  • 4-5歲之後,才著重發展邏輯能力,而認字發展的正是邏輯能力。

為什麼需要明白這一點?

因為字和圖畫帶來的想象力是不同維度的,圖畫帶給我們的是形象、直觀的空間想象。

語言文字,帶給我們的想象是能夠跨越時空、超越眼前的。

不是你看到這個東西,才能激發你的想象力。

其實,當你沒有看到一個東西的時候,也許更能激發你的想象。

文字和圖形是相輔相成的,在想象力方面沒有孰強孰弱之分。

只是,在孩子邏輯能力發展完善之前,確實不應該過早地引入識字,引導想象力,應該以圖畫為主。

反之,

能力到了,教孩子識字絕非是剝削想象力,反而是在創造想象力。


孩子幾歲認字好?要不要提前教?沒早點教孩子認字,是做錯了嗎


3

怎麼判斷孩子具備“可以識字”

的能力了?

官方的說法是,每個孩子都會出現識字敏感期:

一般在4-5歲左右,你會發現孩子突然能關注到周圍的文字,對文字感興趣。

他會經常問你,

  • “這個字是什麼?”
  • “這本書封面寫的什麼?”
  • “我的名字怎麼寫?”

這就是開始教孩子識字的好時機,抓住這個階段教娃識字,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錯過,就要付出比當時多得多的努力。

作為過來人,還是建議大家,在合適的時機,可以做“識字”這件事。

但就算娃識字敏感期來了,引導也是有技巧的,操作不對,孩子反而會對“識字”失去興趣,再強大的敏感期也能整沒了。


孩子幾歲認字好?要不要提前教?沒早點教孩子認字,是做錯了嗎


提問:如何順利地打擊娃的學認字熱情?

答:只需簡單的三步:

  1. 機械的為了記而記(比如用字卡)
  2. 提問(這個字認識了不?昨天不是才教過了?)
  3. 打斷指出錯誤(這個不對,不念白念日;這個錯了,哪是大啊?明明是太!)

正式上學之前,我們所做的一切引導,都有一個好聽而且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名字——啟蒙。

啟蒙懂伐?啟蒙最重要的保護和引導興趣。

寶寶最開始“正兒八經”認字讀繪本時,十個能錯一半,但我從不打斷指出她讀錯了,那些唸錯的字早晚都會認對,但孩子的熱情被打擊沒可就真沒了!


孩子幾歲認字好?要不要提前教?沒早點教孩子認字,是做錯了嗎


4

什麼是正確的引導方式?

既要讓孩子在學齡前識字,又不能機械性地教,那應該怎麼辦?當家長的太難啦。

我給寶寶一直灌輸的是,非正式地識字。

學齡前最好的識字啟蒙,就是把文字放在語言環境中,為孩子創建了一個豐富的文字環境。讓他很自然地接觸文字,潤物細無聲式地幫助孩子識字。

自古套路得人心。

處於文字敏感期的孩子,只要不是在課桌前,在其他任何地方看見字,都會非常喜歡,也很擅長去吸收看到的字。

結合自身的經驗,給大家帶來兩個日常就能用的方法。


孩子幾歲認字好?要不要提前教?沒早點教孩子認字,是做錯了嗎


01

善於利用繪本

繪本絕對是孩子識字的一個最重要途徑。

非常推薦大家一本書給孩子重複閱讀。

對孩子來說,重複閱讀非常必要,一遍又一遍的閱讀裡,會挖掘出不同的側重點,不用擔心只讀圖忽略了問題,也不用擔心只讀文字忽略了圖。

我自己的習慣是先從讀圖開始,在孩子特別熟悉故事情節之前,不引導她關注文字,等她對這本書特別熟悉之後,可以嘗試逐步過渡到文字。

拿到一本新書,首先會被圖畫吸引,她喜歡看上面五顏六色的小汽車、小房子、人物和動物的故事。

在孩子特別熟悉故事情節之前,不引導他關注文字。

同樣一本繪本看得多了,等她對這本書特別熟悉之後,漸漸地她就對上面的文字,產生了興趣,會指著上面的字,讓我念給她聽,這時候就可以嘗試逐步過渡到文字。

想要讓孩子有成就感,也可以翻出一些小時候的低幼繪本讓孩子讀,現在就很喜歡通過讀書認字,因為句式都簡短而重複。


孩子幾歲認字好?要不要提前教?沒早點教孩子認字,是做錯了嗎


02

運用情境學習

新西蘭科學家瑪麗·克萊提出過“讀寫萌發”的概念。

瑪麗·克萊和一些其他的學者通過觀察發現,

只要給孩子豐富的文字環境,孩子就會自然地發展出對文字的興趣。

孩子識字,就像平時認桌子、椅子、冰箱和電視一樣平常。

爸爸媽媽要做的就是,給他們豐富的識字環境,而不是把文字看成多麼嚴肅重要的東西,需要單獨去學。

在生活情境中,我們隨時隨地都會看到大量的文字,這些都可以給孩子帶來非正式的識字體驗。

比如回家的路上,可以讓孩子認一認公交路線的名字,路過的商店的名字。

我帶寶寶坐公交車時,她就會大聲地說出每到一個站的名字,變成了公交車上的小播報員。

去超市買東西的時候,也是好的識字情境。

玩具上的名字、蔬菜、零食、商場的指示牌等等,都可以成為開啟孩子識字興趣的工具。

一個好的故事,也可以開啟孩子識字的興趣。

爸爸媽媽可以給孩子圍繞一個漢字講一個故事。

只要碰到孩子喜歡的,都可以有意識的去植入漢字。

所以,孩子到底多大識字合適?

我的回答是,只要孩子對識字感興趣,這種非正式地識字其實多早都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