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孩子摔下樓梯,許多家長都做錯了,陪孩子爬樓梯的3條原則

4個家長陪著2歲的孩子出遊,結果在陪孩子上下樓梯時,因為無知,直接導致孩子慘遭踩踏,成為全家人的“肉墊子”。


預防孩子摔下樓梯,許多家長都做錯了,陪孩子爬樓梯的3條原則


多發的孩子從樓梯上摔下來的現象表明,怎麼樣陪孩子上下樓梯,能做對的家長們不太多。


孩子從樓梯摔下來了


今天上午,正陪兒子在中心公園的一座涼亭的2樓玩耍。


預防孩子摔下樓梯,許多家長都做錯了,陪孩子爬樓梯的3條原則

事發時的樓梯


這時,看見一家5口人正浩浩蕩蕩地從1樓爬上2樓來。其中,2歲的男孩子在前面,爸爸媽媽加爺爺奶奶4個大人在後面跟著。


玩了一會,嫌樓上玩的地方有點小,一家人就又浩浩蕩蕩地準備下樓去了。下樓時,仍是這個小男孩獨自走在S型樓梯的前面,4個大人依次跟在後面。


就在小男孩快走下樓梯的時候,走在最的面的奶奶,因為手裡提著孩子的玩具拌了一下樓梯的欄柵。結果一腳踏空,直接撲在了她前面的老伴身上。而老伴在猛然間又沒撐住,身體也直接向前撲著從樓梯跌滾了下來。


結果兩人疊加著直接把走在前面的兩個人衝倒在地後,4個大人一起從樓梯上跌滾下來,並且全部壓在了這個小男孩身上。


好在小男孩已經快走下樓梯了。雖然當了一家人的“肉墊子”,但當時看只有一些皮外傷。


在全網上搜索“孩子從樓梯摔下去”的關鍵詞時,相關結果約有2820萬條。全是各種父母在網諮詢醫生“孩子從樓梯摔下去,該怎麼辦”的帖子。


而將關鍵詞換成“孩子從樓梯摔倒”和“孩子不小心從樓梯上摔了下了”來搜索,相關結果也分別高達1200萬條和1050萬條。


顯然這是一個比較普遍的多發現象。


只是在網上再度搜索“家長怎麼帶孩子上下樓梯”時,有用的信息卻不多。而大部分內容介紹的是孩子在幼兒園裡怎麼樣上下樓梯,參考意義不大。


陪孩子上下樓梯的3條保護原則


預防孩子摔下樓梯,許多家長都做錯了,陪孩子爬樓梯的3條原則


既然網上沒有相對有用的信息。孩子上下樓梯摔倒的情況又比較多。那就講幾種我平時帶孩子出門和上下樓時,自己使用的策略與措施吧。


因為兒子自2歲以後,每次上下樓梯都喜歡自己走。因為孩子自己爬樓梯有多個好處。所以,我就比較鼓勵他的這種行為。並從實踐中總結了幾點規律與規則。


第一條規則:上樓梯,孩子在前,家長在後;下樓梯,家長在前,孩子在後。


原因是就上樓時,孩子在前,如果危險,我可以在後面托住他;在下樓時,如果他不小心摔倒了或者有危險了,我可以在前面擋住他。


尤其是在下樓梯時,讓小孩子走到前面會有兩重危險:


第一, 如果小孩摔倒,因為高度位差的問題,比較難以及時救援。


第二,如果家長尤其是老人摔倒,會有可能波及走在下面的孩子。就像上述案例一樣,4個大人把1個小孩當肉墊壓在了一起。


所以,每次兒子在下樓梯時想走到前面,我都是堅決制止的。並且告訴他:“得等你真正成長後,可以保護爸爸時,你才可以在下樓梯的時候走在前面。”


預防孩子摔下樓梯,許多家長都做錯了,陪孩子爬樓梯的3條原則


第二條規則:哪邊有扶手走哪邊、哪邊踏板寬走哪邊。


因為,幼兒園教給孩子上下樓梯的原則是“上在右側,下在左側”。但在今天這種地方的S型樓梯,左側基本是懸空的、踏板也是逐漸收窄。所以其實上下樓梯都應該在右側。


每次兒子都會在潛意識是按幼兒園教的“上右下左”的規則來走時,我只能不斷地給他講為什麼變通的原因。


第三條規則:禮讓下梯者。在上下樓梯時,難免會遇到對面的人,尤其是這種單次只能通過一人的S型樓梯時,怎麼辦?


我給他定了3條原則:


準備上樓梯時,看到有人要下樓梯,一定先讓對方下來後,自己再上;


上樓梯時走到不到1/3左右時,樓梯上如果有人要下來,自己先退下來;


上樓梯時已經走到了一半及以上時,請樓梯上的人先等一下,自己加速平衡上樓。


當然,如果是可以同時通行幾個人的大型樓梯,這一條就可以忽略。



預防孩子摔下樓梯,許多家長都做錯了,陪孩子爬樓梯的3條原則


2-6歲的孩子已經到了喜歡追求新鮮刺激的階段,見到什麼都想要嘗試一下、表現一下,也是難免的。


上下樓梯自然也不例外。比如總想一步邁兩三個臺階或者在樓梯上爬著走,比如還連跑帶跳,比如邊走邊玩等等。


其它的原則,更多的是需要家長的認真細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