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合纵”抗秦之长国:楚国灭亡原因之一:氏族

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这样一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其意为哪怕楚国只剩下三个氏族,也可以灭亡暴秦。那么,有着众多氏族,甚至王族都号称荆楚十八姓的楚国,坐拥战国时期最大疆域,即便是衰败时期也能聚集八十万大军的楚国因何被秦所灭呢?

战国时期“合纵”抗秦之长国:楚国灭亡原因之一:氏族

楚国起源于江汉山川,数百年间蓬勃发展为横跨江淮以至在战国末世据有整个南中国的最大战国。但是,如此一个拥有战国时期的最大的疆域的王国,其国力军力却始终没有达到过能够震慑一个时期的强盛状态。

战国之世,初期以魏国为最,中期除秦国一直处于上升状态之外,齐国、赵国、燕国都曾有一段稳定强大的时期,甚至于韩国,也曾经在韩昭侯申不害变法时期迅速崛起,以"劲韩"之势虎视中原。而楚国,则不温不火,没有任何的作为。即便是后期秦灭楚时,秦所受的损伤为其灭其它各国之和,一度曾大败秦军,但也没能阻挡秦国统一天下的脚步。

战国时期“合纵”抗秦之长国:楚国灭亡原因之一:氏族

何以至此?根源便在楚国始终无法凝聚众多宗族势力,从而形成改变天下格局的决定性力量。

不论其它,单说楚国的王族之多也是令人叹为观止。芈是楚王族的通姓(公族之姓),凡是楚王族的后裔(例如屈原、白公胜、子兰等等)皆以芈为姓;熊是楚王的氏,只有成为楚王以后,才以熊为氏。但历代楚国王族因为后裔封地不同而形成荆楚十八姓,而其中最强大的就是屈、景、昭三氏(楚国专门设置了三闾大夫这个官职来管理屈、景、昭三氏的内部事务)。

而楚国氏族众多的缘由是因为其在春秋战国时期共计灭国四十余个,其疆域之所以如此之大是因为楚国早期的扩张不仅包括武力征服的强硬扩张还包括迫使相邻部族臣服的软扩张。

战国时期“合纵”抗秦之长国:楚国灭亡原因之一:氏族

楚国扩张势力地图

武力征服的部族人群被直接纳入了君主部族直辖的族群,这些土地也变成了君主部族所占有的土地,因而这些人民逐渐变成了王族分支,而楚国后来的昭、屈、景三大族,以及庄氏部族、黄氏部族,也是如此逐渐形成的。

战国时期“合纵”抗秦之长国:楚国灭亡原因之一:氏族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

而以盟约称臣方式完成的软扩张,其实质是楚国允许臣服部族继续在自己原有的土地上大体以原有方式自治自立地生存,可以拥有自己的封邑武装,且楚国君主不能任意夺其封邑;而臣服部族就要则接受楚国君主为自己的上层权力,接受其封赏惩罚与行动号令。

比如说楚国前期最大的权臣部族若敖氏(斗氏、成氏为其分支)、蔫氏、伍氏以及楚国中后期的项氏,都属于这种软扩张进来的老世族。基于利益平衡,也基于强化联盟,这种软扩张一旦成立,臣服部族的族领便可以依本族实力的大小,在楚国做大小不等的官吏,以至做到要害权臣者不在少数。

战国时期“合纵”抗秦之长国:楚国灭亡原因之一:氏族

伍子胥,春秋时期楚国人,其父为楚平王之子建太傅

战国时期“合纵”抗秦之长国:楚国灭亡原因之一:氏族

图为影视作品中的项羽形象。项氏,名籍,字羽。《史记》: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这就形成了楚国的"氏族政治"的传统体制,直白的说就是"大族分治"。而分治带来的结果就是国内各个氏族家族权力很大,楚王实际上不能完全的控制他们,各方利益纠缠,无法实行中央集权,导致行政和军事上的决策犹豫迟缓。在楚国的朝堂之上,基本上都是由各个氏族所把持,他们严重拖延了楚国的发展,而唯一一个敢于变法的吴起(卫国人)也因为楚悼王去世后,遭到楚国氏族的强烈反对,以失败告终,其人也因为变法得罪了楚国几乎所有的氏族而被乱箭射死,因而导致楚国的经济、军事等方面日渐落后于秦国。

战国时期“合纵”抗秦之长国:楚国灭亡原因之一:氏族

而后,在面对秦国进攻时,各自心怀鬼胎,不能统一思想,专注抗敌,因而导致了秦楚交战20余此楚军仅赢过2次的可悲现象,最后被秦所灭。

氏族的存在使得楚国能够在众多诸侯国中脱颖而出,不断通过盟约和武装斗争来提升自己是实力和地盘而不伤元气,从而成为战国时期疆域最广,军队最多的强国,但是,也同样因为后期氏族林立,导致了楚国最终的失败,令人不得不为之叹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