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路远、关隘重重,东南西北四条路,山东六国为何就要剑走偏锋?

“使我有洛阳二顷田,安能配六国相印?”

这是苏秦在衣锦还乡之后,对于之前轻视自己的家人所说的话。那么他为何能够成为六国的宰相呢?是因为他提出的合纵之策,就是联合山东六国,纵向对抗强大的秦国。《史记》记载,他最先游说秦惠文王但没有成功便转而去劝说除秦之外的其他国家。当然,这里的山东六国不是现在的山东省而是崤山以东。所以,六个国家先后发动了五次攻秦之战。

山高路远、关隘重重,东南西北四条路,山东六国为何就要剑走偏锋?

(一)、巍巍天险,难度崤函

“因在谷中,深险如函而得名。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称天险。”函谷关与崤山相连,自古以来便是战略要地。如果攻破此要塞,便可以长驱直入,直取关中。此处地势险峻,易守难攻,难为天下九塞之一。这里也是三秦的天然屏障,数千年来此地一直为兵家必争,发生过数不清的战役。

1. 几度攻秦,无功而返

韩非子》“纵成必霸,横成必亡”。当时苏秦等人,被称之为“纵横家”。他想要联合六国的势力,来迫使秦国灭亡。当时的秦国四处讨伐,不断扩张自己的地盘引起了许多国家的恐慌。因此,苏秦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将大家联合起来。

但是关中地区,关隘重重,首先就是崤山和函谷关一线。秦国在此部署了大量的兵力,而且此地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自周慎靓王三年至秦王政六年,山东六国曾经五度联合攻秦。当然,也有观点是四次。因为年代久远,具体的次数已无从考证。

在第一次攻秦之战的函谷关战役中,因为纵长楚王消极怠战,导致各国联军在此地被歼灭八万两千人,而秦军则几乎没有受到损伤。第二次攻秦,六国因为秦国扩张势力太盛终愿全部参战,并且一度攻占函谷关,获得了初步胜利。

第三次,秦王不战而屈人之兵。第四次信陵君指挥战役,于河外大胜并且一路追赶秦军至函谷关。第五次也就是最为著名的蕞之战,联军长驱直入进函谷关此时距离咸阳仅八十余里。但吕不韦率军在潼关大败联军。

山高路远、关隘重重,东南西北四条路,山东六国为何就要剑走偏锋?

2. 悠悠函谷,英雄止步

联军每次西进,都绕不开崤山、函谷关一线。此地本来就是天险,他们主攻此地,即便是能够获胜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何况,他们只是伤到了秦国的皮毛。在嬴政亲政以后,扩张势头反而愈演愈烈,最后的结果便是秦灭六国而统一天下。

其实联军并不是只有这一条行军路线可选,他们完全可以从其他方向进攻。而三秦之地,东西南北各有关隘要塞。可以功其选择的线路一共有四条,

分别是:其一,走汾河谷地而后,而后渡过黄河走宽广的河东一带,入主关中;其二,从洛阳出发,走函谷关再入关中;其三,从南阳走武关再进蓝田最后入关中,这个方法在数十年后被刘备采用;还有就是从巴蜀入境,而后到汉中过大散关而入关中。

(二)、渡过黄河,乃为下策

魏文侯在位期间,战略眼光非常卓越。他着眼于西面的秦国,并且不断的向关中地区推进。当时的秦国,还没有多大的实力。而魏国的李俚等人,逐步的在黄河一带筑起工事,并且不断的在加强对黄河两岸的控制还筑起了一道长城。如果按照常人的思维,肯定会借助这道防线而入主关中。

这样一来,就可以完美的绕过崤山和函谷关。那么,他们为何还要执著于函谷关呢?

1. 内部联盟的松散

山东六国的合纵,从一开始就不是铁板一块。各国君主,各怀鬼胎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战。他们普遍都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只要不涉及自己的切身利益就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作战中去。魏文侯建立的工事,的确用处很大。

山高路远、关隘重重,东南西北四条路,山东六国为何就要剑走偏锋?

但是商鞅变法以后,秦国开始逐步的崛起。商鞅提议,先将魏国黄河沿线的军事力量逐步削弱。而继任者魏惠王和魏武侯,并没有坚持向西压制的线路而是将目光放在了与东方各国的争斗之中。

联军若是进入河东地区,魏国的军事防御虽然还在但是早已名存实亡,发挥不了很大的作用。而且这样一来,会经过许多同盟国的国境。他们的内部是互相争斗的,也是相互提防的。大军若从魏国之境而入,其君主必定也不会同意。

2. 后勤供给尤为不便

黄河地区水流湍急,况且当时的渡船也没有现在这么先进和完善。黄河北面乃为陕北高原以及晋西北峡谷地形,根本无法登陆。如若登陆,只有龙门渡口以及蒲津渡口能够上岸。打仗打的就是物资以及补给供应。

几十万大军一天需要的粮食,甚为巨大。走河东地区,后勤线则必须度过黄河。而且,还需得转运两次。这在交通技术不发达的古代,是很大的难题。况且,还是在有充足的运输船的情况下。若是走南线的武关也行不通,当年楚国就是从此地而上这才有了秦楚的蓝田之战。

黄河本身就是一道天险,水流非常急促。如果掌控不好,粮食和物资就会毁于一旦。那么,直接都不用打了。

山高路远、关隘重重,东南西北四条路,山东六国为何就要剑走偏锋?

其实,最后一次六国攻秦魏国老将庞煖率领的联军也曾经走过这条路。并且,绕过了函谷关来到了潼关地区。那还是因为秦军将势力部署在了义渠方向,没有顾及。当吕不韦率领军队来到潼关时,联军的后勤供给根本上不去。而秦军在家门口作战,以逸待劳联军惨败。

(三)、无意取代,攻其要害

在战国早期,能够与秦国对抗的便是三晋。自三家分晋以后,能够有实力与其对抗者寥寥无几。而直接同秦国有利益冲突的,便是韩、赵、魏三国。因为他们是邻国有天然的国境线,所以秦国后来还采取了“远交近攻”的政策。东方各国之所以愿意出兵,不过是怕其做大影响到自己。就像齐国,更是坐山观虎斗,当然最后它灭亡的也很凄惨。

1. 方案不具备可行性

河东地区,也就是今天山西的西南方向。此地径流量非常大,举世闻名的壶口瀑布便在其上游。如果强行横渡,难度非常之大。当然,南北朝时期的刘裕是从此处进入关中。但战国时期的渡船能力有限,东晋已然有所发展。

此段仅有两个渡口不说,况且还要经过太行山区。楚国距离此地较远,长途跋涉其军心会极不稳定。而且这段路程较为遥远,联军讲究的是速战速决。如果时间长了,各个国家的军队会因为粮草问题以及士兵问题产生矛盾,这会使得士气低糜。

如果走汉中,入武关,那么大军会经过楚国的腹地。当时,秦国与楚国的矛盾并不是非常鲜明。楚王也没有必要冒险,让那么多军队从自己国家而入。如果他们一旦倒戈,开始挥师南下会对自己非常不利。

山高路远、关隘重重,东南西北四条路,山东六国为何就要剑走偏锋?

而走北地,赵国兴许也会同意。但是其周边盘踞着许多北方少数民族势力。他们很有可能,从侧方突袭联军。若走黄河一线,

则只有两个渡口可选。其他地方不是水流太急,就是水位太高而且运输能力也达不到。而秦军一旦掌握渡口,联军就只能吃瘪。

2. 不以灭亡秦国为目的

“假使合纵终不解,何难协力灭孤秦?”古人讲究王霸之业,合纵一开始的目的就是成霸业,而连横才是成就王业。也就是说,兴兵的目的就是为了遏制秦国的发展而不是一鼓作气,攻进咸阳,而后瓜分秦国土地。

当时的秦国不断的扩张,造成周边国家极度恐慌。打仗什么算是胜利?当然是盘踞在对方的要地,而不是简单的消灭对方的兵力。在第二次攻秦之战中,联军一度拿下了函谷关。而后迫使秦国韩之武遂及魏之封陵,最后联军撤兵。

拿回失地,才是联军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直接攻占其巢穴。如果单纯的进入关中,其实也并非难事。就像西晋的匈奴,还有唐初的突厥都曾经打到了渭泾河畔。如果每次都从黄河入关,那么最多也只能达到泾渭之东的土地。

秦国拥有川蜀之地,粮食补给根本不成问题。而联军,每坚持一天都要消耗许多后勤补给。他们所承担的压力,要远远大于秦军。所以,从战略而言走黄河入关并没有多大的好处。并且,可行性也非常一般。

山高路远、关隘重重,东南西北四条路,山东六国为何就要剑走偏锋?

第五次庞媛虽然是走的这一路线,但是趁其不备而攻之。因为还有义渠,能够钳制着他。但最后也是因为后勤问题,而不了了之。

要是联军分三路攻击,那么秦国很有可能实施各个击破的战略。

结语:

联军选定的行军路线,确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三秦之地,要塞众多并且易守难攻。而函谷关和崤山一带,则是联军的最佳选择。渡过黄河,不仅要考虑后勤问题还要担心士气问题等等。因此,他们只能死磕这道秦国的天然屏障。

参考文献:

《韩非子》

《史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