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君”-战国时代下场悲凉的代名词

“武安君”-战国时代下场悲凉的代名词

武安君是先秦时期的一种独特的封号,武安者,以武功治世、威信安邦誉名。在战乱时期,国君以武功安天下,手下大将如果功勋卓著即可获封武安君封号,武安君乃是战国时期的一种高等爵位,尽管如此,在人才辈出的战国时期,获封武安君的人数寥寥无几,其中最具知名度的莫过于苏秦、白起、赵牧以及项燕,尽管他们位高权重,但个个下场却无比凄惨。

“武安君”-战国时代下场悲凉的代名词

苏秦

苏秦,早年投入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学成游历多年,潦倒而归。随后,刻苦攻读《阴符》,游说列国,得到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联盟解散后,齐国攻打燕国,苏秦说齐归还燕国城池。后自燕至齐,从事反间活动,被齐国任为客卿。

“武安君”-战国时代下场悲凉的代名词

苏秦认为如果一国遭到秦国的攻击而其他国家坐视不救,后果将是极其严重的,犹如多米诺骨牌,一个倒下,其余的将依次倒塌!战国后期的历史发展证明,苏秦的分析是极具预见性的,山东六国在一段时间内采取了合纵战略,即便是三心二意的,也确乎有效地遏制了秦国东向扩张的势头达到15年。后来六国虽未免于逐个被秦国吞灭的命运,但这非但不能归咎于合纵之策,而恰恰说明山东六国没有始终如一地贯彻实施合纵之策,以及六国政治家们偏狭的一己之私、低劣的战略目光,加以彼此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等因素所致。

苏秦合纵六国后,返回赵国,被赵肃侯封为武安君。苏秦把合纵盟约送交秦国,从此秦国不敢窥伺函谷关以外的国家,长达十五年。苏秦合纵六国,以一人之力制约强秦,可谓是厉害之极。

苏秦后来因害怕借故离开了赵国前往燕国,合纵名存实亡。后来又从燕国来到了齐国,然而这时过了合纵的“热恋”期,齐国的大臣们看苏秦不顺眼,刺杀了苏秦。苏秦将死时,要求齐王以“帮助燕国在齐国从事反间活动”为名,将他车裂于市。

白起

白起一生征战沙场三十七年,为秦国统一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杀敌无数。更可怕的是,在战神白起的军事生涯中,从未有过失败的记录。换句话说,只要六国军队和他相遇,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据梁启超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据二分之一,因此他被世人称为“战神”,又称作“人屠”。

“武安君”-战国时代下场悲凉的代名词

白起熟知兵法,善于用兵,交好秦宣太后,和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阙之战,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 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

武安君。功高震主,得罪应侯,接连贬官。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赐死于杜邮。

作为中国历史上继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白起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并且被列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名列武庙十哲。后来白起和秦昭襄王意见冲突,再加上和范雎在他们中间当“搅屎棍”。在公元前257年十一月,武安君白起受到秦昭襄王赐死的诏书,最终自刎而死。

李牧

李牧与白起都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生平事迹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先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以抵御秦国为主 ,因在宜安之战重创秦军,得到武安君的封号。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 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听信谗言夺取了李牧的兵权,不久后将李牧杀害。

“武安君”-战国时代下场悲凉的代名词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 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赵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他的无辜被害,使赵国自毁长城,令后人无不扼腕叹恨。足可见其战功显赫程度。当年在李牧的带领下,他们大败匈奴,杀死十多万人马。灭了襜褴,打败了东胡,收降了林胡,单于逃跑。此后十多年,匈奴都不敢接近赵国边境城镇,非赵国带来了十几年的安宁。

“武安君”-战国时代下场悲凉的代名词

项燕

项燕曾率军大败了秦将李信,攻入秦军两个营地,杀死秦军七个都尉,风光一时无限,当时可以算是秦国最有力的对手之一。然而,在公元前224年,秦王嬴政倾国兵力,以王翦为将帅,率军六十万大举攻楚国,攻取楚国陈县以南至平舆县之间的地域。楚国危亡在即,倾国兵力迎击秦军,以项燕为主将,准备决一死战。

“武安君”-战国时代下场悲凉的代名词

公元前225年,秦将李信率20万大军进攻楚国,李信进攻平舆,蒙恬攻击寝,大败楚军。李信再攻鄢郢,攻克了该城,于是率军西进,到城父与蒙恬的队伍会合。项燕趁机尾随在后,三天三夜不停宿休息,反击,大败李信的军队,攻入秦军的两个营地,斩杀了七个都尉。李信率残部逃奔回秦国。

公元前224年,秦国大将王翦又率60万大军进攻楚国,楚国人闻讯王翦增兵而来,便出动国中的全部兵力抵抗秦军。王翦下令坚守营寨不与楚军交锋。项燕多次到营前挑战,秦军始终也不出战。王翦每天让士兵休息、洗沐,享用好的饮食,安抚慰问他们,并亲自与他们共同进餐。这样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王翦派人打听:“军中进行什么嬉戏啊?”回答说:“军士们正在玩投石、跳跃的游戏。”王翦便说:“这样的军队可以用来作战了。”此时楚军既然无法与秦军交锋,就挥师向东而去。王翦即率军尾追,令壮士们发起突击,大败楚军,直至蕲县之南,项燕战死,楚军于是溃败逃亡,楚国也随之灭亡。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