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女榜樣〡朱小燕:人工智能圈兒裡的“弄潮兒”

知女榜樣〡朱小燕:人工智能圈兒裡的“弄潮兒”

“我開始都沒注意到(人工智能全球女性)榜單裡有我。”朱小燕不經意地說著,轉念,她又補充道,“我確實是這個圈兒裡的人”。

朱小燕的話是經得住考量的:

從身份上,她是知名學府——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的教授,是有著獨一無二地位的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從資歷上,她從1987年博士論文開始人工神經網絡的研究,至今從事人工智能領域相關工作整整30年;

從能力上,她在多個重大項目競標中勝出,發表論文百餘篇、獲得專利數十項,所研究的原型系統曾應用於多家知名企業。

30年的摸爬滾打,讓朱小燕成為這個領域的知名學者。“後來我認真地看了這個女性榜單,上榜的幾位中國人我都認識,都是圈兒裡的好朋友。”電話那頭,朱小燕笑著說。

01 不經意間的“入圈兒”

“如果沒有這些大環境的支撐,光有技術是沒用的。我們恰好趕上了一個好時代。”

30年前,別說中國,在全世界對人工智能的概念都模糊不清的時候,本科學自動化儀表的朱小燕是如何走進這個圈兒的?

“一不留神”“陰差陽錯”是她的回答。

1987年到1990年,朱小燕在日本名古屋工業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畢業論文的內容是對人工視網膜進行仿真,她選擇了採用人工神經網絡模型展開工作,三年的博士學位論文工作將她帶入了這個引領時代的領域。

“人工神經網絡,是20世紀80年代後期人工智能領域興起的研究熱點。”

“但那時做這方面研究時,還沒意識到這屬於人工智能,更不知道這是什麼熱點。”

但自從那時起,朱小燕就未曾偏離過這個軌道。

1993年到清華大學計算機系職教後,她一直在該領域理論及應用方面開展著相關研究與實踐。而隨著發展和深入,她發現人工智能領域可研究的內容很多,也很有意思。“但現在這麼火,還真是當時沒想到的。”

知女榜樣〡朱小燕:人工智能圈兒裡的“弄潮兒”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學科發展系列研討會上,朱小燕發言。

朱小燕說,近些年,人工智能在全世界進入第三次發展高潮,這與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大數據的崛起、數據量的增長、計算能力的提升、存儲效率的優化等都有很大關係。

“如果沒有這些大環境的支撐,光有技術是沒用的。”

“所以,我們恰好趕上了一個好時代。”

02 30年的“弄潮兒”

“如果可以把技術用得恰如其分,是完全能夠為企業和大眾賦能的。”

30年間,朱小燕都做了什麼?

儘管對於過去時,她已不願提及,理由是“技術發展太快,沒必要提了。”但朱小燕做的多項研究,確實在某個特定時代顛覆了人們的認知。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她研究的基於神經網絡的手寫數字自動識別系統,在國家863測試中多次名列前茅,並且在多個重大項目競標中脫穎而出。1997年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她開發的盲人計算機操作輔助系統,是我國第一套Windows下運行的盲人計算機操作輔助軟件,同時她還開發了盲文與漢語之間自動轉換的軟件。該系列軟件在當時全國所有盲人學校廣為應用,成為幫助盲人認識世界的有效工具。

知女榜樣〡朱小燕:人工智能圈兒裡的“弄潮兒”

第五屆《中國科學:信息科學》控制學科熱點論壇上,朱小燕發言。

近十幾年來,朱小燕研究團隊在問答、對話、信息獲取等人機交互智能領域展開了深入的研究。

在理論創新方面,研究團隊系統地建立了自然語言處理中的信息度量理論,包括條件信息距離理論、短語非合成性度量、多對象信息距離度量等創新性和領先性研究;

在技術創新方面,研究團隊在對話理解、情感理解、對話生成等關鍵技術上取得了突出成果。

成果也多次落地:所研究的技術與開發的原型系統曾應用於三星市場分析、訊飛手機助手、阿里小蜜、美團外賣等平臺業務中。據某合作企業應用證明報告,接入人工智能關鍵技術後,每年可直接增加經濟效益超2億元,節省勞動力成本超10億元。

“如果可以把技術用得恰如其分,是完全能夠為企業和大眾賦能的。這其中的關鍵是場景要合適、需求要明確。”

03

未來深挖認知智能

“人工智能的發展已經到了由感知智能向認知智能邁進的臨界點。”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不斷髮展,人機交互越來越普遍,也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被廣泛應用於智能音箱、智能客服、智能助手、聊天機器人等各個方面。

知女榜樣〡朱小燕:人工智能圈兒裡的“弄潮兒”

“人機交互是人工智能最重要的應用之一。”朱小燕肯定地說。為什麼重要?她解釋道,人工智能有三個階段:感知智能,認知智能和自主智能。感知智能,即視覺、聽覺、觸覺等感知能力,當下熱門的人臉識別、語音識別即是感知智能;認知智能則包括分析、思考、理解、判斷的能力。

“目前,人工智能正在向認知智能延伸,可以說,人工智能的發展已經到了由感知智能向認知智能邁進的臨界點。”

“因此,當下,認知智能是每個圈兒里人都急於要突破的。”

但她也坦言,從“感知智能”走向“認知智能”的實踐目前在通用狀態下比較困難。

“當然,做研究就是要解決一個個難題。”

“成績只能代表過去,未來,我會在認知智能方面深挖,力爭讓知識被機器理解和運用。”

這也是朱小燕今後前行的方向。

♦ 我這樣的“死忠粉”,為什麼如今每每要棄劇?

♦ 知女榜樣〡黃萱菁:期待更多女性領會計算機科學的奧妙

♦ 家長給孩子買這個東西,要注意了!

來源/中國婦女報(ID:fnb198410)

作者/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富東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