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迎來龍蝦捕撈季 蝦稻養殖助力脫貧

【解說】近日,安徽最大的龍蝦養殖基地迎來捕撈季,記者來到當地龍蝦市場,探訪特色養殖是如何助力脫貧。

【解說】在霍邱縣三流鄉的集鎮上,與小龍蝦有關的店鋪隨處可見,當地歷史上就有養殖小龍蝦的傳統。李仿傳是當地“老牌”的小龍蝦商販,從事這一行業已30餘年。每天凌晨,李仿傳就要把農戶捕上來的小龍蝦打包發貨,一直到傍晚。

【解說】李仿傳表示,當地的百姓通過養殖小龍蝦脫貧致富,小龍蝦市場也逐漸做大,龍蝦不愁賣,旺季一天能銷3萬斤左右。銷售地區包括上海、浙江、黑龍江等全國各地。

【同期】霍邱縣小龍蝦商販 李仿傳

不過這兩年我們好了,這兩年龍蝦帶動整個市場,對我們當地來講那好多了,好多都已經脫貧了。

【解說】史清松是當地一名脫貧村民,過去他的家在一場大火中被燒燬,2014年,他開始養龍蝦,他通過貸款承包了五十畝田,一年單養龍蝦收入就有10多萬元,成功實現脫貧。

【同期】六安市霍邱縣三流鄉村民 史清松

種地一年就收一季莊稼收入很低,(現在)這個莊稼收了以後,再養龍蝦,春季不誤插秧種地,這種收入更多一點。沒養龍蝦之前,我就兩間平房還漏水,現在經過這幾年養龍蝦,後面也蓋了房子,上面也搞好了,生活上面當然比以前好多了。

【解說】據瞭解,目前,霍邱縣稻田養龍蝦的面積和產量均居安徽省第一,被譽為“中國生態稻蝦第一縣”。當地稻蝦綜合種養面積達51萬畝,有6個小龍蝦苗種繁育基地。2018年,霍邱縣稻蝦產業綜合產值達18億元,稻漁綜合種養增加農民收入6億元。其中,1.2萬戶貧困戶通過稻蝦綜合種養實現穩定脫貧。

【同期】六安市霍邱縣三流鄉黨委副書記 汪振球

群眾養殖這一塊,貧困戶這一塊,我們縣裡有個政策,就是獎補政策,對於貧困戶,如果龍蝦銷售當年達到了6000元(人民幣),我們政府補貼3000元。這是當地扶貧政策,這樣就是解決了,就開始貧困戶成本少、投入不夠,解決資金的問題,漸漸有一兩年帶動了,他自己就慢慢發展起來了,就是一季蝦一季稻,雙豐收。

【解說】近日,安徽省扶貧開發工作辦公室對外公示該省2019年貧困縣退出名單,霍邱縣等9個縣(區)符合貧困縣退出標準,擬退出貧困縣序列。該批9個縣(區)退出貧困縣序列後,將標誌著安徽省的貧困縣全部“摘帽”。

(出處:中國新聞網 張俊 劉鴻鶴 安徽六安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