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围城》:从顺应论角度看文中“一”字,为何被反复提及?

再读《围城》:从顺应论角度看文中“一”字,为何被反复提及?

语言顺应理论是时任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的维尔索伦依据达尔文的进化论认识思想结合人类语言交往使用中的实际情况提出的理论,顺应论是一种重点研究人类交际与交往中语言的使用的新兴理论。它是以语言的选择与顺应为契机,通过对于人们使用语言时的各种现象和情境,阐释人类语言交际的心理机制及其过程以及社会、文化、认知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揭示出语言运用的实质。

顺应理论认为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在翻译时,应该与哲学思想相结合语言使用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在这个动态的选择过程中,以语言的三种特性:变异性、商讨性、顺应性为基础,又能够结合人类不同特征以顺应当时当地和人类生活习惯的语言行为,以此对人类所展现的语言行为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作出阐释和正确表达。

由此语言的顺应理论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上尤其重要,因为世界各地每个国家每种语言都有属于自己的

文化背景、思维方式框架和蕴含的哲学思想,准确合适的翻译是能够正确表达传述作者思想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围城》这本书首先大家一定不会觉得陌生,是我国著名作家钱钟书所著的长篇现代小说,其中充满了对于当时生活环境情况下知识分子们思想的讽刺。《围城》中精妙诙谐的譬喻俯拾皆是,其实人生中的一切事物,无论是从你出生到死亡中追求的这些物质还是精神层次的渴望,婚姻、教育、工作、职业……都是一座围城,城里面的人想逃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作者书中所描述的各色人物,无不是在认真生活、认真经营自己的人生,同时又都营筑起自己的围城。而读者在阅览书中各色人物的人生时,哀其不幸,恨其不争,自然想到这围城亦是自己的人生,走入一个又一个循环,难以突围。

这样优秀又充满隐含意味的书籍,我猜想就算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也需要思想到达一定的理解程度才能够感受到作者的用心良苦,书中所想传达的道理固然很简单,然而深切体会那个时代对知识分子的

禁锢和束缚才能理解他们的难处。

再读《围城》:从顺应论角度看文中“一”字,为何被反复提及?

在向没有这种经历和思想文化环境的读者传达时,怎样才能通过翻译传达出作者的本心才是我们需要在意的,这时候语言顺应论自然就能充分发挥其作用,通过结合作者所处的环境,深挖其中隐含的哲学意味,让“围城”不光只是表面上所表述的围城,而是在精神上、物质上、人生各个阶段中每个人都免不了被束缚被包裹着的围城。

一、围城中的“一”字成语

1.他们天涯相遇,“一”见如故。

Meeting at a far corner of the earth, they became friends at once.

2 文盲在黑夜里也该一目了然的。

an illiterate should have been able to make them out at a single glance in the depths of night.

3.“汪太太真是多此一举”。

Mrs. Wang really wasted her time and effort.

4.“这一字之差,不可以道理计。”

The difference of one word can’t be measured in terms of miles.

5.“范小姐看她上轿子,祝她们俩一路平安。”

Miss Fan watched Miss Sun get into the chair, wished Jou-jia and Hung-chien a pleasant journey.

6.“这些记载从各个方面、各种事实来证明方豚翁高人一等。”

再读《围城》:从顺应论角度看文中“一”字,为何被反复提及?

These records were to prove from every angle and with every kind of fact Fang Tun-weng’s noble character.

7.第一辆新车来了,大家一拥而上。

When the first new car arrived, the crowd surged forward.

8.沈先生下唇肥厚倒垂,一望而知是个说话多而快像嘴里在泻肚下痢的人。

Mr. Shen’s lower lip is thick and drooping. One could tell at a glance that he was a man who spoke too much and quickly as though he had diarrhea of the mouth.

9.是我有hunch;看见一件东西,忽然灵机一动,买来准OK

But I have a hunch when I see something, and a sudden-what’d you call?-inspiration comes to me. Then I buy it and it turns out to be quite OK.

10.李梅亭一口咬定这是部颁的规矩,至多星期六晚饭和星期日三餐可以除外。

再读《围城》:从顺应论角度看文中“一”字,为何被反复提及?

Li Mei-ting insisted that this was the regulation as promulgated by the ministry and that, at the most, Saturday dinner and all three meals on Sunday could be exempted.

二、围城文中的“顺应理论”

1.围城的奇葩“翻译”。

在将中文作品翻译成英文推向国际的时候,我们首先追求的是翻译的“信”即我们最大程度的将其原本的意思完整的表达出来;其次是翻译的“达”。就是在做到第一步的基础上使得表达尽可能流畅平滑,接近作品母语的表达方式。

就举最简单的例子,亚洲尤其是中国、日本、韩国都是高语境的表达方式,比较含蓄,而欧美则属于低语境的表述,他们说话表达都相当直接清楚。然后是最后一个“雅”,雅字自然追求的是如同人的气质一样的优雅的表述,在翻译的同时能够考虑结合到文章环境、作者心理、以及主人公的情绪,增加翻译的趣味性,也使得读者更能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

翻译的方法和策略来讲,我们最常见的有三种。“直译”,“意译”,“其他译法”。也有归化、异化等等。无非就是纠结翻译追求的是竭力还原原文意思还是增添进去一些情感意味,更加洋气罢了。这几种翻译方式在使用的过程中也是在遵循顺应理论。

2.作品特点和作者中心思想。

我们都知道《围城》是一部极具幽默和讽刺风格的文学作品,它不光是以当时知识分子所处的传统的环境为大背景,还有当时的社会文化、政治背景、以及中国古代传承下来的传统思想都是需要考虑进去的,如此我们才能体会到哪些知识分子所谓的“纠结”,“挣扎”的人生,因此也才更能够理解“围城”二字所传达的感情。

因此顺应理论在翻译中应用时应该能够考虑到作品的整个特点以及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情绪和哲理。

再读《围城》:从顺应论角度看文中“一”字,为何被反复提及?

3.译者和读者内心和精神上的追求。

翻译的人在翻译作品是也难免会将自己原本的情感注入进去,这样除非译者足够理解作者的心理,否则就会使作者想要展现的情感扭曲失真,从而会带偏读者。而读者在阅读时也许对于译文中的某些词不是充分理解,又或者是读者从一开始便对这本书、

作者本人有了不适当不充分的了解,这些都会导致主观的判断超过客观事实。

无论是通过哪种方式让作者原本的意图无法传达给读者,都是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且竭力去避免的。所以,固然要顺应译者和读者的内心,但这也至少需要建立在“信”的基础上。

三、“一”字成语为何被反复提及?

1.将作者原本的意图原封不动的展现给读者。

《围城》,毋庸置疑,它在中国的名气不光是通过作者建立起来的,更重要的是里面的人物、故事情节、哲理能让读者产生共鸣,通过文章内容感染读者,使读者可以同文中人物、同作者共情,从而学到一些人生哲理。

而通过应用顺应理论将其翻译出来,能够将作者最原本的意图和目的展现出来,我想这应该是作者最大的心愿,希望读者能够从中找到自我,每个人都能从书中的人物上得以成长,学习到关于人生的道理。

2.将该书最大的特点以最优解的方式传达给读者。

同时,我们都知道中国人说话比较含蓄,不会太直接。而中国古人或者至少处于二十世纪的人,尤其是知识分子,相当咬文嚼字,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一些繁文缛节是不可避免的。

再读《围城》:从顺应论角度看文中“一”字,为何被反复提及?

而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四字成语又不会仅仅只是传达其表面意思,所以在翻译时如果能够应用顺应理论,才能够深挖语言中每一个字的深层含义,将其

含蓄、幽默、讽刺的风格展现出来,这才是这本书最大的特点,也是书名“围城”二字的灵魂表现。

3.读者更容易身临其境。

在读一篇文章时,只有深切体会到文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或者换一种方式将自己的生活情感带入,我们才是真正的身临其境,感受到人物的情绪。使用顺应理论在翻译时固然要最大程度的保留作者意图,感受人物的悲欢、纠结和挣扎,只有将这些情感毫不保留的展现给读者,读者也才能够与文中人物共情。

我想通读完全文,能够真正明白“围城”二字的含义,能够折射到自己的生活,从而不被“围城”所困,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四、结语

我相信顺应理论还有更多更复杂的内容没有在文章中体现,仅仅是这些内容就不禁让我们感受到其在翻译之中的魅力。无论是为了将中国的文化更好地传达传播出去,让

中华文化、中国文学、中国作家能够在世界舞台上发光发热,还是只是站在一个热爱中国文学的外国读者的角度上,我们都有义务、有理由使得翻译能够以一种最原始最本真的面貌展现出来中国文学的色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