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R漢森,是美國科學哲學家,曾在耶魯大學以及印第安納大學擔任科學史和科學哲學教授。1959年出版了《發現的模式》一書。
《發現的模式》是漢森的代表作。
“觀察滲透理論”是該書的重要論點之一,他認為,已有的理論背景影響著觀察,不受理論影響的純觀察是不存在的。
下圖是《發現的模式》中一個x射線管的插圖,是漢森用以論證“觀察滲透理論”的。
在漢森看來,一個訓練有素的物理學家和一個外行的愛斯基摩人,在看x射線管時,儘管愛斯基摩人看見了物理學家所看到的東西,但是,由於愛斯基摩人根本就沒有關於x射線管方面的知識,因此,他的理解和解釋可能和物理學家有很大的不同。
他們都看到了相同的東西,為什麼會有截然不同的解釋呢?
漢森認為,這是因為他們的知識背景不同。
從表面看,漢森對爭論的解釋似乎很有道理。
但是,一個是物理學家,一個是外行的愛斯基摩人,這兩者根本就不在一個層次上,即使發生爭論有什麼意義呢?
與漢森不同的是,範圍論所觀察的爭論是同一個層次上的爭論,爭論的雙方不見得一定是物理學家,但雙方都應具備相同的理論知識。
其次,漢森只是從觀察者即主體這個角度研究這樣一種現象:“觀察是同一個事物卻得出不同結論。”
範圍論則加進了客體這個因素,並從客體這個角度反視主體的觀察。
範圍論認為,觀察是主體與客體互動的結果。因此,也應當把客體也納入考量的範疇。其實這一工作系統論已經解決了。只是沒有用以研究“觀察是同一個事物卻得出不同結論”這一現象罷了。
範圍論回答了為什麼“觀察是同一個事物卻得出不同結論”這一問題。
雖說如此,我還是感謝漢森的《發現的模式》。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才能看得更遠,漢森就是這樣一個巨人。
漢森的研究是卓有成效的,他揭示了人們觀察客觀事物的心理特徵,在觀察時,人們總是用已有的理論去套眼的的感覺資料。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結論。尤其在我們這個重視理論指實踐的國度中,別有一番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