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散文:龙池山的日出让我们更加激动,更加涌动了诗情。

温新阶 | 龙池山日出

原创散文:龙池山的日出让我们更加激动,更加涌动了诗情。

清早五点二十分,我们来到木屋的阳台上,天边朦朦胧胧有一线青光,放眼望去,沪蓉西高速上往来如梭的汽车灯光依然拖曳着长长的光带,从横亘在高速公路上的高家堰服务区的长楼下穿过,恰似秋夜的萤火,从龙池山俯瞰,一条高速就是一条灯光的河流。


最吸引我们的还是左侧野人山方向迷人的曙色,起伏的山峦从眼前一直伸向远处,由浓到淡一层一层依次铺陈,最后消失在天际,一抹橘红涂抹在起伏的山脊上,像一尊巨釜里的红色颜料正在加温,微微地荡漾升腾弥漫飘浮,朝霞像仙女的裙裾在远处飘荡摇摆。


木屋的阳台视野受限,我们连忙跑向观日长廊,昨天夜里,在这里还看到了宜昌的灯火,这座被称为“电都”的正在崛起的城市之夜,自是灯火通明,但肉眼所及,只看到亮闪闪的一片,有人告诉我,看得最为清晰的地方,是宜昌万达之所在,我的家虽然离万达并不远,茫茫灯海中,实在辨不清具体的位置。


天色像被人擦拭的一片玻璃,越来越亮,越来越透明,站在观日长廊,视野开阔,目击四野,好像千山万壑撞入眼帘,又好像脚下的长廊如伸缩的舞台一般把我们渐渐送到云霭与朝霞相间的山峦之间,云蒸霞蔚,万千气象……


伸缩舞台还是退了回来,层层叠叠的山峦依然被点染在遥远的天边曙色里。


原创散文:龙池山的日出让我们更加激动,更加涌动了诗情。


巨釜加温的速度似乎加剧了,橘红的涌动加快,霞光四射,更大一片的曙红洇湿了天际没有边缘。


日出的序幕并不显得冗长,这恰如其分的铺垫,这循序渐进的酝酿,让我们的心之旌旗一级一级插上审美高峰,不至于突上顶巅,让过分强烈的美学冲击撞断心弦。


似乎看见了一点弧形,从巨釜的橘红中向上升起,不一会,就有了一个小半圆的形状,接着,半圆,再接着,大半圆,一个火红火红的球体渐渐升了起来,这时候,似乎有一种力量拽着这个球体,它不但停止了继续升腾,甚至还略有一点下降。


说不清为什么,心中掠过一丝失望,不过,这情绪的潮汐很快平复,因为我知道太阳总是要升起来的。


太阳升起的力量是无法抗衡的,它挣脱了束缚,腾地跳了起来,把完完整整的一张脸呈现给我们。就像从水中突然跳出来的一个胖娃娃身上还有水滴一样,还有些橘红色的晕团挂在太阳的底部,它摆动着身子,把这些晕团抖落干净,然后开始用温暖而又光芒四射的手臂抚摸整个世界,乾坤朗朗,光亮万仞。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宋太祖赵匡胤的咏日诗: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水如火发;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逐退月。赵匡胤一生只写过一首半诗,这就是完整的那一首,气势开阔,意境豪迈。

原创散文:龙池山的日出让我们更加激动,更加涌动了诗情。

原创散文:龙池山的日出让我们更加激动,更加涌动了诗情。


我在泰山看过日出,太阳在遥远的地平线冉冉升起,眼前是齐鲁大地一片莽莽苍苍,好似一波汪洋,所以唐代的韩偓在《晓日》中写道: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我也在海上看过日出,茫茫大海似乎因为表面张力的作用,水平面略微向上突起,这种突起一直延伸到天海相接之处,只见太阳在突起的海平线上跃动,眼前除了波涛还是波涛,除了海水还是海水,太阳终于升起来的时候,一海的金箔闪烁。


泰山日出海上日出不可谓不壮观,但相比龙池山的日出,难免有几分单调,一望无垠的齐鲁平原或者大海,几无变化,而站在龙池山的观日长廊看日出,一层一层的山峦从眼前一直铺向天边,山的形态各异,或崛如峭岩,或平如卧佛,或起伏若锯齿,或蜿蜒若游龙,色彩从浓到淡,一叠一叠延伸到肉眼之不见,活脱脱一幅水墨丹青。


龙池山的日出让我们更加激动,更加涌动了诗情。


太阳继续升高,阳光下的龙池山更加美丽,大片的油茶茂盛苍翠,那叶片像是谁刚刚擦拭过的,老叶墨绿,新叶鹅黄,龙池古道上穿越历史书简的脚印格外清晰,旱天不涸雨天不溢的龙池靛青如玉,池边的芦苇郁郁葱葱,最显眼的还是那一排排木屋,阳光落在木屋尖顶的瓦片上,似乎听得见清脆的声音,而被阳光抚摸的木屋房体,杉木的清香散发在空气中,一部童话将从这里开头……


作者简介


原创散文:龙池山的日出让我们更加激动,更加涌动了诗情。

温新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宜昌市散文学会会长。出版散文集、小说集多部,有多篇散文、小说被《小说月报》《散文选刊》《北京文学》《作品》《读者》《中外文摘》等刊物选载,曾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湖北省屈原文艺奖等多种奖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