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更加順暢高效

推動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更加順暢高效
推動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更加順暢高效

近日,國家監委與聯合國簽署反腐敗合作諒解備忘錄,這是國家監委成立後首次同聯合國簽署反腐敗合作文件,規定雙方將圍繞預防和懲治腐敗、資產追回、信息分享和交流、培訓和能力建設、“一帶一路”倡議,及促進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落實等開展務實合作。這一文件的成功簽署,體現出國際社會對我國監察體制改革和國家監委的充分理解和認可,對促進《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實施,完善相關機制,推動雙方開展國際追逃追贓、廉潔絲綢之路建設等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反腐敗國際合作已成為國際社會的普遍性義務,是世界各國的共同意願。《聯合國反腐敗公約》是聯合國歷史上通過的第一個全球性反腐敗法律文件,專章規定反腐敗國際合作和資產返還,為各國依法開展反腐敗務實合作奠定了基礎。目前,公約締約國達到186個。多年來,中國堅定支持《公約》在反腐敗國際合作中發揮主渠道作用,與聯合國以及多個國家,在《公約》和各自法律框架下,共建執法合作機制,共同打擊跨國腐敗犯罪,不斷加強反腐敗追逃追贓和廉潔絲綢之路建設等合作,構建更加緊密便捷的司法執法合作網絡。同時,切實推進國際反腐敗治理,形成了《北京反腐敗宣言》《二十國集團反腐敗追逃追贓高級原則》《腐敗資產追繳國際合作十條倡議》,及《廉潔絲綢之路北京倡議》等一系列構建國際反腐敗新秩序重要成果,努力與各方一道攜手前行。

我國近年來在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工作中的艱苦努力和實際成果,充分彰顯了黨中央“有逃必追、一追到底”的堅定決心,為奪取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提供了有力支撐。我國始終堅持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對外遵守國際慣例和他國法律,對內依法調查取證、嚴格依法處置,著力提升追逃追贓工作法治化、規範化、專業化水平,推動制度優勢進一步轉化為治理效能。我國成立國際追逃追贓工作辦公室的五年多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啟動“天網”行動,反腐敗追逃追贓工作成功開闢新戰場,取得顯著成效,對外逃腐敗分子形成強大震懾,也為國際社會合作打擊跨國腐敗盡到了重要義務。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隨著紀檢監察體制改革深入推進,追逃追贓工作進入新階段。2014年至今,先後追回外逃人員6690人,追回贓款151億元人民幣,“百名紅通人員”已到案60人。其中,2018年,追回外逃人員1335人,追回贓款35億多元人民幣。

全面從嚴治黨和反腐敗鬥爭永遠在路上,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工作亦須不斷加強、擴大戰果。當前反腐敗執法合作中普遍存在調查取證難、協作配合難等問題,解決這些難題,仍須各方共同努力。中國已與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內的77個國家締結55項引渡條約、64項司法協助條約。今年舉辦的廉潔絲綢之路分論壇,擴大了“一帶一路”的反腐“朋友圈”,搭建了國際合作的新平臺。此次簽署備忘錄,還將推動建設《公約》國家主管機關在線名錄的通信平臺和合作機制。實現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的順暢、高效,提升打擊跨國腐敗犯罪的能力和水平,離不開各國反腐敗機構之間加強經驗交流、對話與有效合作。

大道直行天地寬。中國近年來的成功實踐,為世界共同打擊腐敗貢獻了“中國經驗”“中國智慧”和“中國模式”。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各國一道開放合作、共同發展繁榮,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應該是各方一致的美好目標。一切合作也應在陽光下運行,建設風清氣正的絲綢之路,建設美麗、平等、安全的世界未來,中國始終滿懷誠意、滿懷信心、步履堅定。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推動反腐敗國際追逃追贓更加順暢高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