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打法会彻底颠覆传统餐饮商业吗?

瑞幸的咖啡宣言,商业模式的底层逻辑

关于瑞幸(咖啡))这家突飞猛进野蛮式生长到如今的瑞幸挂牌上市的公司,一直在行业内争议不断,争议的焦点是,这种“烧钱式”的商业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传统的餐饮商业生长模式是否被从新定义,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要还原到瑞幸的“前世、今生、”台前、幕后来剖析成长密码,换一种视角来窥探底层逻辑。

说到瑞幸绕不开的是神州系,或者说是神州模式,在创立之初瑞幸的创始人钱治亚担任神州租车、优车的COO(首席运营官),是神州老板陆正耀的得力干将,人称“铁娘子”,对于在神州运营超过10年之久钱治亚,我们再看瑞幸的开店模式和运营方法,继承了神州的基因,准确的说应该是拷贝了神州的运营基因,再加上老板陆正耀在资本、资源上的支持,基本上市在打造咖啡界的“神州”,推广、运营打法如出一辙,就连广告的投放打法都是江南春的分众传媒,楼宇电梯,广告明星代言手法同神州初期代言打法一样,从以上的分析是否嗅到瑞幸的成功背后有着深刻的底层基因逻辑,神州的成功路径是瑞幸能在短时间撬动市场的重要力量。

互联网打法会彻底颠覆传统餐饮商业吗?

我们也得出第一个结论:不要迷信、神话商业模式创新,要理清商业背后的逻辑,认清成功的商业模式所具备的要素及条件,这样才能借鉴所其,看清楚商业运营、资本、资源、广告推广打法的组合拳,学到得到,这是第一个启发。

还有一种声音认为,瑞幸的互联网打法是颠覆性的,不能用传统咖啡生意的模式来对标。

新兴的事物其实总是不断变化的,我相信瑞幸也一直在摸索和迭代,现在就给这家公司下定论,可能还太早。不过我认为,现在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一个更底层的问题:什么才是成功的商业模式?

有两种收入和支出的类型,一个是资本性的,一个是运营性的。这两个类型,分别对应“花钱增长”和“挣钱增长”两个模式。

这个关键点是:这两种收入和支出,不能混在一起算。资本收入是资本收入,运营收入是运营收入。

无论是那种商业模式还是公司,都不能只看他们花钱的能耐。当进入了增长转型的阶段,能挣到钱才是真本事。瑞幸是如何优化盈利方式的,一是瑞幸怎么降低它的运营成本,一个是怎么提升收入。

先说运营成本。钱治亚提到了一个让人惊讶的数字。她说,一杯瑞幸咖啡的成本,去年是28块钱,现在已经降低到了13块钱。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因为瑞幸改变了咖啡的成本结构。你要知道,一杯咖啡,原材料的成本,其实只有4-5块钱,其他的都是运营带来的成本,比如人力,租金,门店、装修。 瑞幸做了这么两件事来改善成本的结构。

第一,把战略重点放在小门店上。

现在瑞幸的门店,有90%以上都是快取店。顾名思义,就是不让你坐着,让你带走喝的店。这种店成本很低,因为空间小,租金便宜,装修简单。但是这些小店,已经能满足绝大部分客户的需求了。

钱治亚说,他们发现中国喝咖啡的群体,有70%的人都是要带走喝,只有30%的人想在店里喝。所以小门店,帮他们节省了不少运营成本。

第二,用数据驱动运营。

我们都知道,买瑞幸咖啡,要用它的App。这种方式提升了门店运营的效率,因为在门店里,员工不需要点单,也不需要收银。

但是不仅如此,瑞幸还把交易数据,跟供应链也打通了。店长不用管库存,也不用管排班,这些事瑞幸的系统会自动决定。除此之外,系统还连接了门店里咖啡机的数据,监测服务的质量。钱治亚认为,这几个机制能让门店摆脱对人的依赖,提升运营的效率。

好,刚才说的是成本,再来说说收入。

对瑞幸有一种质疑,是中国的咖啡市场,没有国外那么大。但是钱治亚提供了一个视角,她说瑞幸做的不仅是咖啡生意,而是把咖啡当成抓手,来做更大的生意。从瑞幸的APP上,他们不仅可以卖咖啡,也可以卖其他饮品和小吃,比如果汁和轻食。

如果这么发展下去,瑞幸听起来就不再是一个咖啡生意,而是一个便利店生意了。钱治亚还在大会上发布了瑞幸的新战略目标:到2021年,要把门店的数量从现在的2300家,扩张到1万家。

以上,就是瑞幸的增长策略。

到这里你也许会更加清晰的理解了瑞幸的商业逻辑,我们主要的目的不是在复盘瑞幸,而是通过瑞幸的案例,读出一些线索,向认知蜕变在进一步,带给我们一些启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