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主義者之死,暴露唐玄宗陰暗面而被史家冷落的名將——崔希逸

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唐朝河西節度使崔希逸

大破入侵的吐蕃軍後,懷著無比複雜的心情寫了兩首詩,其一:“天平四塞盡黃砂,塞冷三春少物華。忽見天山飛下雪,疑是前庭有落花。”其二:“陽烏黯黯映山平,陰兔微微光漸生。戍樓往往雲間沒,烽火時時磧裡明。”詩中對戰爭卻不著一字,也體會不到一絲勝利的喜悅。崔希逸作詩時,心情正如詩中景色那般苦寒,勝利帶給他的只有無盡的痛苦,甚至使他在幾個月後就鬱鬱而終。

作為一名戰功顯赫的將領,同時也是帝國傳統勁旅——河西軍的最高統帥,崔希逸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人物,但史書不僅沒為他單獨作傳,對他去世的記載也只有寥寥數語。如此反常,全因崔希逸和吐蕃人立下的一個君子之約。這個約定最終使他陷入深深的自責,含恨而死;同時也暴露了帝國最高統治者——唐玄宗的陰暗面,後者正是崔希逸被史家有意冷落的原因。

理想主義者之死,暴露唐玄宗陰暗面而被史家冷落的名將——崔希逸

崔希逸,歷任萬年縣尉、監察御史、吏部郎中、鄭州刺史、江淮河南轉運使、右散騎常侍知河西節度事等


君子之約

開元十七年(729),朔方節度使李禕攻佔吐蕃石堡城,引得吐蕃舉國震怖,急向唐朝遣使求和。在皇甫惟明的斡旋下,唐蕃兩國得以重拾和平,結束了多年兵戈相對的局面。

如此數年,邊境百姓已沉浸於安寧祥和的氛圍中,兩國邊將也快忘了戰爭的滋味,“和平友好”是唐蕃關係的主旋律。面對此情此景,關心民生的崔希逸突發奇想,向吐蕃邊將乞力徐提議道:“如今兩國通好,互為一家,既已不再打仗,何必繼續駐兵修壕,妨礙百姓放牧耕種呢?不如我們都把駐軍都撤走吧。”乞力徐婉拒道:“崔將軍為人忠厚,必不欺我,但你我皆為臣子,即使彼此信任,也保不齊朝廷不會聽信奸人之言,要求我們趁對方不防備發動突襲,若是那樣,到時可就追悔莫及了。”

理想主義者之死,暴露唐玄宗陰暗面而被史家冷落的名將——崔希逸

河西位於西北,是唐朝十大節度使裡軍事實力最強的節度使,歷任者多為當世名將,如郭子儀、哥舒翰、王忠嗣等

作為鎮邊大將,哪有人會同意這種只有理想主義者才會立下的約定,巧的是偏偏崔希逸和乞力徐就屬於這種人。被拒絕後,崔希逸並不死心,特意殺了白狗起誓,表示絕不背叛約定。最終,乞力徐被其真誠打動,雙方撤去守備,還地於民。

理想主義者之死,暴露唐玄宗陰暗面而被史家冷落的名將——崔希逸

《周易》裡狗為“艮”卦。艮為山,而山有“止”之意,崔希逸殺白狗意在表明“止戰”決心


正直但天真的崔希逸

堂堂軍區總司令,竟然會提出如此匪夷所思的約定,使人不得不懷疑崔希逸是否出身“唐朝戰忽局”。此舉是想麻痺敵人嗎?其實還真不是,這點從他的過往事蹟可見一斑。

早年,崔希逸作為當世名士而入仕,後歷任鄭州刺史、河南轉運使等職,因其為人正直、能力出眾且一心為民,所以無論何職他都幹得政績斐然,為世人所稱道。有一件事可以說明他的為人,那是他與乞力徐立下約定前不久,剛升任河西節度使的事。接下工作後不久,他發現前任節度使牛仙客在任期間替國家省下大批精良物資,對此他既不貪功也不隱瞞,主動上表替前任請功,牛仙客因此被擢升為工部尚書。結合崔希逸的結局,可以看出他立約全出自一片真心,並未使詐。

然而,作為邊關將領,崔希逸和乞力徐都太過於理想主義,他倆忘了自己既無權力決定國家的邊境政策,也忘了國家間從無永恆的和平。不久後,事情一如乞力徐最初擔心的那般發展,吐蕃因這個約定而大吃苦頭,大唐則盡得先機,但崔希逸本人卻從此陷入無法自拔的愧疚中。

理想主義者之死,暴露唐玄宗陰暗面而被史家冷落的名將——崔希逸

相較於和平,戰爭才是唐蕃兩國的常態,只要崔希逸和乞力徐其中一人不是理想主義者,事情走向都會大不相同


唐玄宗借刀殺人,崔常侍飲恨而終

西域小勃律國是往來各國的樞紐,長久以來吐蕃、唐朝都對這裡虎視眈眈,後來小勃律成為大唐附屬國,吐蕃為此屢次出兵企圖奪回控制權,直到唐蕃兩國和解,吐蕃才停止侵擾。

開元二十四年底(736),按奈不住野心的吐蕃不顧唐玄宗的警告,一意孤行攻佔了小勃律,惹得玄宗龍顏震怒。

(唐朝、吐蕃在小勃律控制權上的交鋒可參考這篇文章:從“父慈子孝”的小勃律國和唐朝,看國家之間的“塑料情誼”

理想主義者之死,暴露唐玄宗陰暗面而被史家冷落的名將——崔希逸

小勃律位於唐朝安西都護府西南方,地理位置極其重要

彼時,崔希逸派往朝廷彙報工作的佐吏孫誨恰在宮中,一心邀功的他趁機向玄宗稟報崔希逸君子之約一事,建議對吐蕃攻其不備。之後的事,史書是如此描述的:玄宗聽完後不置可否,只派出內侍趙惠琮隨孫誨前往河西“審查事宜”,二人卻矯詔讓崔希逸偷襲吐蕃。迫於皇命,崔希逸只得出兵,結果毫無防備的吐蕃軍損失慘重,事後唐玄宗厚賞了趙、孫二人。

按照史書的說法,強迫崔希逸背約的只有趙、孫兩人,玄宗本人似乎毫不知情。事實果真如此嗎?無論勝利與否,矯詔本身都是對皇權的極大挑戰,皇帝豈能容忍?可玄宗不僅不處罰趙、孫二人,反而還給予厚賞,如此反常只能解釋為:趙、孫的行為已提前得到皇帝認可,所謂“矯詔”只是玄宗不願揹負罵名而使出的借刀殺人手段。後來發生的事可以側面印證這種猜測。

崔希逸靠偷襲大勝吐蕃後,唐玄宗派出監察御史王維攜帶大量御賜珍寶赴河西慰問功臣,在王維所寫的《為崔常侍謝賜物表》中,提到了崔希逸面對封賞的態度,他表示:

“王師不戰,無汗馬之勞;堯屋可封,何理人之有?實無異效,特降殊恩。”這句話既是謙虛,但更多的是崔希逸覺得自己背約得來的勝利根本不值得稱讚,這個“無汗馬之勞”飽含了無盡的酸楚。事實上,唐玄宗賜予他珍寶既有獎勵軍功的目的,也是在測試崔希逸的態度。如果崔希逸對封賞表現得意興闌珊,就證明他對皇帝讓他進攻吐蕃的命令是心懷不滿的,結果崔希逸的反應讓玄宗很不滿意。

理想主義者之死,暴露唐玄宗陰暗面而被史家冷落的名將——崔希逸

王維在慰邊中寫下《使至塞上》,詩中“都護”指的就是崔希逸,到達河西后王維加入崔希逸的幕僚

第二年春,吐蕃出於報復派出大軍進犯河西,但又大敗於崔希逸之手,事後崔希逸寫了兩首借景抒情的邊塞詩表達胸中苦悶(即文章開頭兩首詩),這讓本就對他很有意見的唐玄宗徹底失望。就在此戰後不久,玄宗以“寵其命服,俾葉於酬庸;鎮彼神州,更期於表則”為由,表面上提拔他為河南府尹,實際上是解除了他的兵權。崔希逸對此心知肚明,背信棄義的自責感加上政治失意的挫敗感最終擊垮了他心中的防線,使他在赴任路上鬱鬱而終;他死後,趙惠琮、孫誨也因為其他事離奇地被皇帝誅殺,這種結果實在耐人尋味。

理想主義者之死,暴露唐玄宗陰暗面而被史家冷落的名將——崔希逸

崔希逸帶著愁雲慘淡的心情前往河南赴任,結果卒於半道


大唐“背鍋俠”

史家對於崔希逸的經歷似乎諱莫如深,即使他有過卓越的政績、立過顯赫的軍功、還當過地方節度使,但新舊《唐書》均無其個人傳記。有人猜測史家是反感崔希逸背約的行為才沒給他作傳,但這說法過於牽強,因為崔希逸立約的出發點是好的,而且背約亦非其主觀意願,就惡劣程度來說,這種汙點在歷史中實在排不上號。沒有傳記的原因大概還是出於“為尊者隱”的緣故,畢竟玄宗在背約一事上很難擺脫干係。

其實立約只是崔希逸越權的個人行為,作為帝國最高統治者的唐玄宗大可不必顧忌這點,加上那時唐蕃關係微妙,即使唐朝不偷襲,也難保吐蕃不會,所以背約雖不光彩,但情有可原。然而,登基二十餘年的玄宗此時已失去年輕時的英明果斷,變得過於愛惜羽毛,他既無魄力直面爭議,也不願承擔背約罵名,所以崔希逸和趙、孫二人就替他完全背下了這口“失信”的大鍋。最是無情帝王家,大抵就是如此吧。

理想主義者之死,暴露唐玄宗陰暗面而被史家冷落的名將——崔希逸

唐玄宗統治後期,其吝惜羽毛,不敢擔責的毛病更加嚴重,在十幾年後的安史之亂中被徹底暴露出來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