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5年的人事经理:在一个公司做螺丝钉,会“待废了”么

今天跟大家聊聊,上班“待废了”这个话题。关于“待废了”,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在国企,每天干的事儿都差不多

大家也都没什么干劲儿,准点下班儿一分钟都不多待,你有点创新的点子,领导要不就是和稀泥,要不就是跟你说别费那个劲了。你觉得不行,在这种环境下就“待废了”。

第二种情况,小公司,每天干的事儿巨多巨杂。

一天下来挺忙,回想一下都不记得自己干了什么。你觉得不行,长此以往积累不下来核心竞争力呀。你觉得在这种环境下就“待废了”。

第三种情况,大公司,会和国企有点像,又不完全一样。在大公司你大概率还是做一个螺丝钉,你想推动做一些事情会巨难,里面有各种站队问题,利益纠葛问题,繁冗的流程问题。结果是你还是没什么长进,你开始有中年危机意识了。你觉得不行,在这种环境下就“待废了”。

我觉得吧,都别找借口了。这就是一个基本归因错误:人天生就倾向于把失败归因于外部不能控制的因素,而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

工作5年的人事经理:在一个公司做螺丝钉,会“待废了”么

先说国企的情况

你说你在国企,用不着996,那你就会有更多自己的时间。这个时间你自检一下,你都干了啥?这里面有多少用来提升自己了?你是坚持一星期写3篇文章了,还是每周雷打不动读2本书了?

这个时间甚至你都能干个小买卖。甭管是赚点差价,还是分享点知识,都有可能赚点小钱。哪怕你把精力一门心思扑在做“微信表情包”上,过个一年半载你都能变成一个表情包专业户吧。

难道只能换个环境才能提升么?没有自驱力不能赖环境啊。

当然,进步的环境很重要,但那是促进作用,而不是根本原因啊。如果你要靠小鞭子抽着才能进步,那你换了环境大概也会赖公司没给你机会吧。

你看人家大刘,不也是上班摸鱼写出了神作《三体》么。(喂,上班摸鱼不提倡啊)

再说小公司的情况

你说你在小公司特别忙,而且做的事儿特别琐碎特别机械,根本没时间学习进步。那既然没时间,是不是可以先考虑,怎么通过提高工作效率给自己节省出时间来呢?

你觉得自己的工作没反馈,没绩效。绩效这事儿怎么说呢,别认为帮公司挣钱才算是有绩效,那你能不能证明通过你,公司节省了多少成本呢?不管是时间成本,还是金钱成本,这不是绩效么?

如果你真的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了,能做到让自己有时间学习看书了,你不就已经进步了么。

你也可以用这些因为你提高效率得来的时间,去看看能帮别的部门做点什么。在公司你能这么做,老板都巴不得出来这样一个人,肯定有事情给你去做的。

但别用“在公司只给我打杂的活儿”来麻痹自己,觉得自己“待废了”得赖公司不给机会。

你先向内看看自己有没有把工作已经做得很好,如果你能说出来自己已经帮助公司提高了哪些效率,节省了哪些成本,这时候你要辞职走人,公司给你涨工资,要留你,你还是不想干,觉得发展有瓶颈,这样才有说服力。

最后说大公司的情况

你说大公司流程太多,想做点事儿推不动。所以推不动就划水呗?划水没问题,但是就别再说公司把你给“待废了”。那种一边骂公司一边又不辞职的人,最那什么了。

今天做一些事情没能力推动,那怎么才能推动?为了能推动做一些事情,是不是得先坐在能推动事情的位子上?

为了上位,是不是得去验证一些数据结果,得做一些尝试;是不是得懂得怎么向上沟通,向下搞好关系;过一年能推动一些事情了么?一年不行两年行不行?

你周边的人都跟你一样划水,你可能看到的是表象。

那些升迁的,混的更好的,出去创业成功了的人,已经不在你身边了,你没见过这些人的成长路径。

你看到的都是在划水的人,你觉得大家都是这样的。——所以你更不应该从这些人的行为模式里找参考。

做个总结吧,甭管是国企,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打杂儿。说到底“待废了”是自己的问题。说难听点,就跟拉不出粑粑来赖茅坑是一个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