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平庞统法正不死,张任归降,这些对蜀国有什么作用?

富元制作


那蜀国人才凋零的局面可以得到极大缓解

法正乃是谋主,是为刘备出谋划策,把握大局的人,相当于一个弱化版的张良

庞统是专业的军事人才,极善军略,军事才能还在诸葛亮之上,跟诸葛亮四平八稳的用兵不同 ,庞统善于用奇,惯于险中求胜,非要类比的话,相当于曹操一方的郭嘉和戏志才

关平是蜀汉后起之子秀, 在年轻一代将领中堪称第一,不管是前期勇猛善战的刘封,还是后期继承关羽张飞爵位的关兴 ,张苞,关索等人都远不如他,若是关平不死,则肯定会成为蜀汉核心武将,在不断学习成长下,很有可能达到甚至超过关羽的水平,成为蜀汉后期第一武将

张任是蜀中名将,能力还在李严之上,若是归降则会取代李严,成为蜀中本地人才的代表,北伐战争中也会领兵上前线参战,而不会是跟李严一样督运粮草

有这几人在,蜀汉会再强上一分,不管是出师北伐, 还是据蜀地自保,都多了几分把握





过尽飞鸿矣


如果关平,庞统,法正不死,张任归降的话,将没有失荆州之事,更没有虢亭之战败。以荆州和益州及汉中的力量,刘备将有统一天下的可能。


海阔天空81718


每一位历史人物都有着各自的使命,或者说,每一位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都决定了历史的不同走向。


笔炮君来回答,如果关平、庞统、法正不死,张任归降,对蜀国有什么作用?


关平:亲不亲爹不重要,干就完了


关二爷是不是亲爹这事儿,主要取决于你看的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

。既然是假设,那我们便拿《三国演义》开刀。


作为关二爷的义子,既然可以成为关羽大大的左膀右臂,随其征战四方,自然是有些许本事的。


在《演义》中,关平的高光时刻,便是在襄樊之战中,与曹军虎将庞德大战三十余回合而不怂。


庞德何许人也?曾与曹操麾下许褚等诸猛将对战而不败,曾单挑的魏延头疼,曾与关羽大战百余回合难分胜负,并获关羽盛赞棋逢对手。


有勇也就罢了,关平还有谋,相比于关二爷的桀骜不驯、目中无人,关平在战场之上则更懂得察言观色,也更小心甚微。


如果不是麦城之战,随父而亡,则未来必定是蜀国第二代五虎上将中的扛把子。


庞统:不会涅槃的凤凰



卧龙凤雏得一者可安天下!于是贪心的刘皇叔把两人全都收入了麾下,然后负负得正,得天下这事儿就凉了。


除了在赤壁之战中搅屎棍,收服凤雏后的刘皇叔,多少也得到了些许好处。那便是坚定了刘皇叔夺巴蜀、取益州的决心。正所谓软柿子趁早捏,捏完了趁早吃。


如果不是急功近利,如果未死于落凤坡的乱箭之中,凤雏庞统在刘皇叔未来的政治生涯中,绝对可以起到与卧龙诸葛相同的作用。


凤雏协助刘皇叔坐拥巴蜀、汉中等地,卧龙稳守荆州地区,养精蓄锐、一统天下,未必就是痴人说梦。


然而天妒英才,历史也不允许随便开挂。


法正:(郭嘉+贾诩)/2的蜀汉版本



史实中,蜀国第一谋臣当属法正,只不过在演义中,过度神话卧龙先生,而让这一位有辅弼君主之能的大贤之才被隐没。


对法正的客观评价大概为心眼小、报复心强、记性好,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有治世之才。


刘皇叔入巴蜀,有两条支线剧情,一条是卧龙先生带着张飞、赵云;另一条是刘皇叔被庞统、法正带着。庞统先生一早便领了盒饭,刘皇叔的作战能力又极其值得广大同胞同情,所以一路扛着刘皇叔踏入成都的便是法正。


寄给刘璋的劝降书,便是出自于法正之手;定军山搞定魏军大将夏侯渊的谋略,便是出自法正之手。


刘皇叔与法正之间的基情更不弱于刘皇叔与诸葛孔明。有史为证:

先主与曹公争,势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无敢谏者。矢下如雨,正乃往当先主前,先主云:「孝直避箭。」正曰:「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吾与汝俱去。」遂退。

大意为:

刘备和曹操干仗,刘备不肯撤退,谁劝也没用;于是法正走过去给刘皇叔挡箭,一时间心疼的刘备大喊,“孝直躲开!” 法正却说,“您亲自在前,何况我呢?”刘备瞬间感动得热泪盈眶,“孝直我们一起走!”


也正是如此,当刘皇叔因兄弟们的死讯上头,决定起兵东吴时,孔明先生哀叹,这件事只有法正能哄好主公了。


然而法正却如郭嘉一般英年早逝了。


张任:匆匆一瞥的帅才



刘皇叔入西川,打的不是刘璋,而是张任。因其有勇有谋,又具备政治眼光。


先是一眼看破了大耳贼刘备想要夺取西蜀的图谋,继而是在雒城防御战中打败刘备军,并险些生擒了刘皇叔,再是与张飞、魏延等猛将战而不败,最为重要的是有一颗“忠心耿耿,宁死不降”的忠君爱国之心。


假设真的归降于刘备,大后方有了这一镇宅之宝,蜀国上下大可把精力重点投入到北伐曹魏之中。


可惜忠君者生无二主。


【笔炮君说】


关平、庞统、法正、张任四人,可以将其定位为:

猛将系列:关平

辅国能臣兼随军军师:法正、庞统

护国帅才:张任


当然这一切都是假设而已。


如果是历史,那没有如果;如果是演义,那就全看作者的笔杆子和脑洞了。




关注@笔炮君,我们一起吃香的喝辣的,唠更多的历史文化嗑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