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廁訓練成功祕笈,是時候打開了

不少家長在寶寶 1 歲左右,就著急讓寶寶戒掉紙尿布,開始訓練寶寶尿尿或大便時要跟大人講,或者到指定位置進行排尿排便。但往往是雞飛狗跳的場景,大人罵、小孩哭,外面曬了一排的褲子。

家長們很苦惱:寶寶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學會自己大小便呢?彆著急,寶寶會順應自己的生長髮育時間表,時間到了,自然就學會了,反而是提前強迫寶寶學習,會傷害了寶寶。

如廁訓練成功秘笈,是時候打開了

過早進行如廁訓練對寶寶有什麼危害?

寶寶在 1 歲半之前,他的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無法控制大腸、膀胱和肛門組織,因此過早進行如廁訓練,不僅容易導致失敗,還會讓寶寶變得焦慮、緊張,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心理陰影。

因此建議,家長可以在寶寶2歲後再進行如廁訓練,到那時寶寶學得快。

如何進行如廁訓練?

在寶寶 2 歲左右,家長可以先觀察寶寶的排尿時間,如果寶寶排尿時間逐漸延長,也就是紙尿褲穿了很久還很乾燥,說明寶寶的膀胱控制能力提高,能蓄尿了。這時候可以考慮給寶寶進行如廁訓練了。

如廁訓練成功秘笈,是時候打開了

在進行如廁訓練之前,可以帶著寶寶去購買一個專屬的、寶寶喜歡的坐便器,並告訴他接下來要開始學會自己在坐便器上大小便了,不過,大人會教你怎麼做。然後分階段分步驟進行,並不斷重複某些指令,讓寶寶形成記憶。

第一階段

口頭提醒+坐便器引導+協助穿脫褲子

當發現寶寶有尿意/便意,如很久沒排尿/便了,出現一些想排尿/便的特殊動作,可以口頭提醒寶寶,是不是想尿尿/拉臭臭了。然後帶寶寶到坐便器前,幫寶寶脫下褲子,坐下。

第二階段

教寶寶自己穿脫褲子+尿後續處理

在第一階段重複一段時間後,寶寶通常都能自己意識到要排尿/便,除非是玩得特別入迷,忘記了要排尿/便這件事。

如廁訓練成功秘笈,是時候打開了

雖然寶寶能主動告知大人要排尿/便了,但是褲子可能無法靈活穿脫,特別是春秋冬季節,衣物穿得比較多,寶寶不方便脫,需要大人耐心教。因此,建議給寶寶進行如廁訓練宜安排在夏季,適宜的環境因素可以大大縮短如廁訓練的時間。

很多寶寶的便盆是獨立可移動的那種,不是直接加裝在大人坐便器上,因此每次排完尿/便,都需要及時倒掉清洗。雖然寶寶這時候可能還無法自己清洗,但是可以讓寶寶看著大人是如何操作,瞭解尿和便便應該去哪裡。

第三階段

夜間訓練

當寶寶白天能很好的控制排尿/便,同時晚上的紙尿褲很久才溼且溼得不多,或者一晚上都沒有溼,這時候可以嘗試讓寶寶在晚上戒掉紙尿褲。不過,剛開始訓練的時候,建議在寶寶睡覺的區域放上隔尿墊,防止寶寶尿床。

在夜間訓練開始的時候,要告訴寶寶接下來晚上要不穿紙尿褲睡覺,如果晚上要尿尿,要提醒大人帶他去廁所。然後在傍晚儘量少讓寶寶喝太多水,睡前也要帶寶寶去廁所。如果當天發現寶寶在臨睡前喝較多水或睡前沒排尿,可以在半夜,抱著寶寶去尿尿。

如廁訓練成功秘笈,是時候打開了

第四階段

學會擦小屁屁

雖然寶寶知道拉完臭臭需要擦屁股這個步驟,但是在學會了有意識地上廁所後很長一段時間,寶寶可能都還無法自己擦屁股。

通常要到上了幼兒園一段時間,隨著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身體平衡感等能力進一步提高,寶寶才能真正做好擦屁股這個動作。學會了擦屁股,還要引導寶寶便便完要洗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不管是進行哪個階段的訓練,對於寶寶每一點進步,都要及時給予鼓勵肯定,讓寶寶對獨立上廁所有興趣。

如廁訓練成功秘笈,是時候打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