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骂后,如果有这2种反应,家长要警惕他形成“讨好型人格”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现在孩子们都没开学,在家安安静静的上网课,说是安安静静,但实际上当妈的都知道上个网课有多难,背后的鸡飞狗跳让很多家长都十分头疼。

很多家长不知道的是,网课事小,吼孩子事大。

孩子被骂后,如果有这2种反应,家长要警惕他形成“讨好型人格”

经常吼孩子,会让孩子的性格受到影响,变成“讨好型人格”。“讨好型人格”基本会出现两种状态,一是被父母吼了会立刻道歉,马上认错,另一种则是低头不语,丝毫不反驳。

有些家长这时候不明就里,甚至还沾沾自喜,认为孩子被教育到位了,“很乖很听话”,甚至以此为炫耀的资本,可事实上,孩子的性格已经开始扭曲了。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会有哪些表现?

经常被父母吼的孩子多半都会慢慢学会妥协,为了讨父母开心,他们会非常乖巧懂事,对父母言听计从,时间一久,这种讨好就变成了习惯。

孩子被骂后,如果有这2种反应,家长要警惕他形成“讨好型人格”

《讨好是一种病》一书中提到:“很多讨好者,已经不是简单地取悦他人,而是无法控制地讨好他人,下意识地牺牲自己,甚至对来自他人的赞赏和认可上瘾。”

1)极度敏感、不自信

在父母吼骂声中长大的孩子,多半都会非常不自信,甚至自卑,而且还很敏感。经常害怕自己的所作所为会让别人不满意,自己的真实想法也不敢表达。

很多人直到长大了为人父母,心理的阴影都没有除去,在日常生活中还会处处受到性格中的敏感、自卑的影响。

孩子被骂后,如果有这2种反应,家长要警惕他形成“讨好型人格”

2)胆小、怕事不敢出头

美国儿科协会有研究表明:长期冲着孩子大声吼叫,会提高其体内的应激激素水平,从而导致大脑结构发生变化。

小孩子调皮捣蛋犯错误是再正常不过事情了,家长有时会忍不住冲孩子一顿发火,吼妈不解恨甚至还会动手揍孩子。

面对这种情况,大多数孩子都会忙不迭的认错迎合家长,或者沉默不语,因为他们害怕如果此时不顺着家长的意愿来,之后会遭受更严重的怒火。

孩子被骂后,如果有这2种反应,家长要警惕他形成“讨好型人格”

时间一久,这些孩子就逐渐养成了胆小怕事的性格,长大后这种性格甚至会伴随一生,这对他们人生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家长怎么做才能避免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在大家眼中永远都是衣服老好人的形象,他们擅长察言观色,不懂得拒绝别人,遇到委屈只能默默的吞下消化。这些对他们的人生发展都极为不利。

1)给予孩子“安全感”

家长在平时应该学会鼓励孩子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即便和别人的意见“不统一”也没关系,勇敢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一味地干预控制甚至指责孩子。

孩子被骂后,如果有这2种反应,家长要警惕他形成“讨好型人格”

同时家长也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尊重,这样孩子才会在充满安全感的环境里成长,慢慢的孩子会因为用足够的安全感而变得自信、开朗、阳光。

2)对孩子有耐心

小孩子不像我们大人,很多话听一遍就明白了啥意思,很多时候你对孩子的说的话他们或许会理解不透彻或者会有自己的想法而不去执行你的意愿。

这时候脾气大的家长多半就会发火了, 不仅会吼孩子,还会给孩子传递一种“你是我孩子就必须听我的”信号。

孩子被骂后,如果有这2种反应,家长要警惕他形成“讨好型人格”

时间一久,在们眼里的教育方式(吼骂孩子)实则成了家长一种宣泄情绪的不良方式,根本谈不上教育孩子。其实教育孩子,最需要就是耐心和宽容。

3)和孩子制定规则并严格执行

不和孩子吼叫,不代表一味地宠溺孩子,而是要和他制定一定的规则。和孩子约法三章,赏罚分明,并且家长一定要做到言而有信。

这样,教育孩子也可以有理有据,也能促进孩子做的更好。对孩子良好性格的养成也非常有帮助。

孩子被骂后,如果有这2种反应,家长要警惕他形成“讨好型人格”

【锦鲤妈咪寄语】

或许对很多家长来说,忍着不去吼骂孩子可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无论怎样,家长都应该意识到这么做的弊端,努力改正,因为我们爱孩子,我们才不应该“以爱之名”去伤害孩子。

【今日话题】

你会吼骂孩子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