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時節,太姥山鎮的“古早味”

立夏時節,太姥山鎮的“古早味”

槐柳陰初密,簾櫳暑尚微。春的裙襬輕拂而過,為大地留下一片含苞待放。夏,輕輕巧巧地帶著朦朧暑意尋春而來,萬物生機日漸勃發。

立夏時節,太姥山鎮的“古早味”

藏於山海之下的曦光漸起,太姥山鎮舊十字街油餅鋪的老闆娘鄭雪嬌做好一天食材原料的“初加工”。細細磨好泡了一晚的米,按比加入韭菜、雞蛋、糯米、綠豆,再撒進些許的糖,繼續研磨成淡綠色的糊狀,直至米糊細膩綿密,最後往米糊中放上一罐乾淨的凍冰罐子保鮮,“哈biang”製作的第一步便完成了。

立夏時節,太姥山鎮的“古早味”立夏時節,太姥山鎮的“古早味”

“哈biang”是太姥山鎮方言,意為“夏餅”,是太姥山鎮上居民在立夏時節必吃的一道美食。

立夏時節,太姥山鎮的“古早味”

“每年立夏,我這店門口買夏餅的人都能排成隊,我們全家‘齊上陣’才能忙活得過來。”抹上食用油,預熱平底鍋的過程中,鄭雪嬌回想起往年立夏時顧客絡繹不絕的熱鬧場景,頗感開心。這時鍋已熱好,早已備好的淡綠色米糊自鄭雪嬌手中的大勺裡洩下,在鍋內自然而然攤成餅狀,經過一兩分鐘的加熱,鄭雪嬌熟練地翻著麵餅,疊毛巾似的將麵餅疊成方塊,出鍋。青蔥的綠色,在油餅鋪的一眾小食中尤為搶眼。

立夏時節,太姥山鎮的“古早味”立夏時節,太姥山鎮的“古早味”
立夏時節,太姥山鎮的“古早味”立夏時節,太姥山鎮的“古早味”
立夏時節,太姥山鎮的“古早味”

帶著騰騰熱氣的夏餅“引來”老顧客方奶奶。“快給我來一個夏餅。”操著一口地道的方言,方奶奶指著剛出鍋的夏餅目不轉睛。閒談間得知,方奶奶今年已76歲,30年來,每近立夏,她便會來鄭雪嬌的小店吃夏餅。

“夏餅吃了好呀,夏天不會愛睡覺,能解乏。”接過鄭雪嬌遞過的夏餅,方奶奶迫不及待地掀開袋口吃了起來,一邊吃著,一邊同鄭雪嬌揮手告別。

立夏時節,太姥山鎮的“古早味”

“小妹,你也來嚐嚐。”這時,鄭雪嬌轉過身,將一個剛煎好的夏餅向我遞來。謝過她的好意,趕忙趁熱一口咬下,軟糯的口感瞬間征服了我的味蕾。絲絲清甜滿溢口齒之間,美味自舌尖一直蔓延到心靈深處,讓人有一種通體舒暢的滿足感,彷彿漫步在青野田間。

立夏時節,太姥山鎮的“古早味”

“以前我家每年立夏時也會在家做夏餅吃。”說話的是我的朋友芳姐,芳姐也是土生土長的太姥山鎮人,“小時候大家吃的都是時令蔬菜,冬土解凍,韭菜冒芽,夏餅也就成了夏來了的徵兆。”

“其實鎮上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夏餅,來我這買夏餅的人大多是圖個方便。”鄭雪嬌回憶,她20歲自硤門畲族鄉嫁過來時,並不知道何為夏餅,但因為鎮上家家戶戶立夏時都會做上一些,她耳濡目染地便也學會了。我追問鄭雪嬌與芳姐夏餅的起源,她們卻搖頭,只知是代代傳承下來,起源於何時已不可考。

立夏時節,太姥山鎮的“古早味”

起源已無人知曉,立夏吃夏餅的風俗在年輕一輩中也逐漸淡化。如今,隨著農業技術的發展,蔬菜與時令的“不匹配”已是常態,鎮上居民可以隨時吃到夏餅,立夏時節的這份“古早味”也漸漸褪去色彩。

立夏時節,太姥山鎮的“古早味”

“幸福福鼎”編輯部

文:王綺蓼

圖:王綺蓼 溫麗芬 王雅麗

立夏時節,太姥山鎮的“古早味”
立夏時節,太姥山鎮的“古早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