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人,三天诊断7例,医生都急了!大家千万注意!

“神兽归笼”

孩子们准备上学,家长们的心情可就轻松多了!

因为疫情,孩子现在的学习生活也有很多变化。而在近几天,家长孩子们又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 ↓ ↓

“陈医生,这已经是最近三天出现的第7例中学生应力性骨折了!”

4月27日,湖南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放射科 MR 技术组长周飘华与正在阅片的医师陈婷婷讨论,近三天来,科室陆续诊断了7例“应力性骨折”患者,这7名患者有一个共同点——都是14~15岁的青少年。

放射科主任罗春提醒,随着各大校园陆续开学,“神兽归笼”,突然增大的运动量,容易导致青少年出现应力性骨折。

@赤峰人,三天诊断7例,医生都急了!大家千万注意!

15岁的罗同学,因“右膝关节肿痛,加重1天”入院,在行膝关节磁共振成像检查时,发现“右侧股骨下段骨折并广泛骨髓水肿”,通过仔细询问病史发现,这名疫情期间新近返校的初三学生,因临近中考需要参加体育考试。

@赤峰人,三天诊断7例,医生都急了!大家千万注意!

每天都进行了,一定强度的体育训练,最近几天出现膝关节疼痛明显加重,于是家人带他到医院就诊,无独有偶,很快,又有三名同学陆续来院就诊,他们的情况与罗同学完全一样,都是14~15岁的初中生,在学校参加跑步等体育锻炼后,出现膝关节疼痛,并加重后就诊,经磁共振成像检查,被诊断为应力性骨折。

@赤峰人,三天诊断7例,医生都急了!大家千万注意!

新闻多看点:应力性骨折 又称疲劳性骨折或积累性劳损,当肌肉过度使用疲劳后,不能及时吸收反复碰撞所产生的震动,这些低于强度极限的应力反复持久地传导至骨骼,可引起局部骨质的累积性微损伤,最终导致一种特殊类型骨折。

应力性骨折好发于特定人群,以足部承重较多的运动员、入伍新兵及舞蹈演员等多见。高强度重复性的机械运动往往容易诱发应力性骨折。

罗主任解释,活动量加大或强度增加太快,也是导致应力性骨折的一大风险,疫情期间,孩子们能参与的体育锻炼有限,返校后突然增大的运动量,让这些骨密度和强度,并未发育完全的青少年们“不堪重负”,容易导致应力性骨折的发生。

如何判断是否出现应力性骨折:

  • 1、某一部位(通常在下肢)没有受到外部激烈的碰撞而出现突然性疼痛,而且这种疼痛使人不能继续跑步,或者很难继续跑步。
  • 2、单足站立时局部出现疼痛,或者单足跳时出现疼痛。
  • 3、用手指压痛处时出现钻心的疼痛感。
  • 4、疼痛点在完全停止跑步后一段时间内会自然消除。

应力性骨折的治疗

罗春强调,应力性骨折多发在承重骨,伤肢继续受力会导致骨折恶化、治疗的时间延长或者需要手术治疗,甚至无法治愈。

休息,是唯一能完全治疗好应力性骨折的方法,通常会用石膏或者保护靴予以保护的状态下彻底休息4~8周。

一旦医生建议可以开始恢复活动,应遵循医嘱,尽早进行合理的康复锻炼。

医生提醒:

运动强度要循序渐进,切不可盲目从高强度运动开始,一旦出现特定部位的疼痛,尤其是活动后更明显,请及时就医!

来源:综合潇湘晨报、楚天都市报、荆门晚报

编辑:张赟

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

@赤峰人,三天诊断7例,医生都急了!大家千万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