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从神童到宰相,他的人生和诗词给我们最悠长的心灵抚慰


晏殊:从神童到宰相,他的人生和诗词给我们最悠长的心灵抚慰

《清平乐》中,晏殊下线了。

因为朝中博弈,晏殊被贬出京。他带着幼子晏几道上路,船在青山绿水中慢慢穿行,他坐在船中,悠然而又寂寞地唱着: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想起与皇帝相处的时光,一点忧伤一点无奈一点苍凉涌上心间,剧中的晏殊泪目,屏幕外的我们亦是无比感慨。


晏殊:从神童到宰相,他的人生和诗词给我们最悠长的心灵抚慰

晏殊是我们的老熟人了,这位北宋“背诵天团”的成员,我们从初中语文课本上就认识了,当年都“背诵并默写”过他的词。

在《清平乐》中,他也是从第一集开始就出场,陪伴着少年的官家读书,教他如何与强势的太后相处,为他承担责任。后来小皇帝亲政了,他一步步成为宰相,辅佐他治理国家,帮助他选拔人才,苦心平衡朝野……再然后,他终于离开了,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晏殊:从神童到宰相,他的人生和诗词给我们最悠长的心灵抚慰

曾经,晏殊是个神童。

他从小就显示出过人的才华,7岁能文,惊艳乡里。14岁时,被推荐到朝廷直接参加殿试,得到当时的皇帝宋真宗的夸奖赞赏,赐他“同进士出身”,随后一路青云直上,先后仕于真宗朝、章献太后刘娥执政期以及仁宗朝。

从古至今,仿佛有个神秘的魔咒,很多神童都是惊鸿一瞥,之后便如烟花般转瞬消失。命运既不太好,人生也多有坎坷。比如“甘罗十二拜上卿”,留下了动人的事迹和传说。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还有著名的“曹冲称象”,十三岁便夭折。这些早慧的少年如此光彩照人,然而哪怕生在帝王家,也是无奈早早凋落。


晏殊:从神童到宰相,他的人生和诗词给我们最悠长的心灵抚慰


文学史上的神童亦是很多,比如那个“咏鹅”的少年骆宾王,虽然顺利长大,可不仅仕途坎坷,更被捕入狱,后来参与徐敬业讨伐武则天,结果“不知所终”;同样是“初唐四杰”的王勃亦然,他6岁便能作诗,被皇帝称为“奇才”,然而28岁便意外死去。他们都是天才的少年,都是早早就爆得大名,让世人对他们期待甚高,可一生的命运却都让人扼腕叹息。

相比这些“神童”们,晏殊真是特别幸运。他的一生,虽然也有风雨波折,也有忧伤寂寞,但人生在世几十年,谁能一点烦恼没有呢?

他生在太平盛世,一生悠游自在。他一身才华,也爱才识才。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等名臣才子都是他选拔的,他与他们诗词唱和,宴饮清歌,过着“花团锦簇”的精致生活。


晏殊:从神童到宰相,他的人生和诗词给我们最悠长的心灵抚慰

他世事洞明,左右逢源,他不会如范仲淹那样慷慨耿直,也不会像欧阳修那样杠精,亦写不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文章。

他的诗词都是一派太平气象,一派精致优雅的文人情怀。就连他的词集名字——《珠玉词》,都是那么的精致圆润,如珠似玉,温润绵长。我们读他的词,都是酒宴歌席,都是山河风景,都是缠绵感慨: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是他最有名的联句,对仗精工,情致婉转,那是对春天的吟咏,也是对时光的感慨。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气势开阔,意境深沉,这是被学者王国维引用,喻之为古今成大功业者的三个境界中的第一境界。


晏殊:从神童到宰相,他的人生和诗词给我们最悠长的心灵抚慰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这是对爱情的辗转徘徊,对爱情的忠贞坚韧。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一曲相思,一份深情无法投寄,都在心中梦里,都在天长水阔处。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一个春天过去了,一段人生结束了。从此我们告别,放下忧伤怀念,珍惜眼前人,珍惜这触手可及的岁月生活……

晏殊的故事和他的诗词一样,虽然富丽优雅,却都不够惊艳传奇,不够波澜壮阔,不足以荡气回肠。然而却又平和舒展,自带寻常人生的清愁易感,是精神世界中的人间烟火,成为我们经年岁月里最温暖的陪伴,最悠长的心灵抚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