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鸞耀輝:歷代銅鏡彰顯古人審美情趣

青鸞耀輝:歷代銅鏡彰顯古人審美情趣
青鸞耀輝:歷代銅鏡彰顯古人審美情趣

銅鏡是中國古代一種生活用品,亦是古人對美的追求。由最早的止水照容到鑄鑑盛水,直至新石器時代齊家文化出現銅鏡,此後長達四千多年的時間裡,先後經過夏商、西周、春秋戰國,至漢唐臻於繁榮輝煌,而宋元逐漸衰退,在清代,西方玻璃鏡傳入之後,銅鏡的歷史使命才宣告結束。

為展示古人的生活狀態、審美情趣、古代匠人精神和對藝術的追求,晉中市博物館通過整理館藏資源,並聯合社會力量,精心策劃了“青鸞耀輝——歷代銅鏡展”,於2019年9月28日至2019年12月28日在晉中市博物館展出。這也是晉中市博物館為慶祝祖國七十華誕,獻上的一份賀禮。

本次展覽面積326平方米,共展出銅鏡147件,並以時間為線,通過“鑑賞商周”“鏡耀兩漢”“南北隋唐”“明清遺韻”四個單元展示各歷史時期代表性的銅鏡之美。展出的銅鏡樣式或古拙簡樸、造型奇異,或紋飾精巧、富麗堂皇,既體現了較高的工藝水準和藝術價值,也反映出銅鏡在漫長曆史時期的發展、演變與延續,更向人們講述著那個時代或激昂奮進的精神面貌,或悽美感人的歷史故事。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是銅鏡的實用功能;“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是銅鏡與時尚的碰撞;“分將賜群后,遇象見清心”是銅鏡的政治意蘊;“昔有夫妻將別,破鏡各執半為信”是銅鏡裡的愛情。銅鏡的主要用途雖然是照容整裝的實用品,但在漫長歲月的延綿中,原有的實用功能逐漸消退,其所蘊含的精神含義和社會價值卻在不斷增長,如用於禮器、占卜、賞賜、佩掛裝飾、驅邪佑福、愛情信物等,與此同時,銅鏡背面各種精美的紋飾和內容豐富的銘文,也折射出使用者和製作者所處時代的社會風尚和審美情趣。今天,銅鏡文化早已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中國數千年的歷史,是我們認識和研究中國古代社會的重要實物資料。

為豐富展覽內容、提升展覽效果,晉中市博物館在布展時通過古人銅鏡使用場景還原,以及輔助展品提升展示的直觀性,營造參觀氛圍。此外,展覽還設立了影視互動區,通過視頻展示銅鏡製作工序以及歷史淵源,展現精彩紛呈的中國古代銅鏡文化,鼓勵觀眾動手拓印銅鏡背面紋飾,不僅豐富了觀眾的銅鏡文化知識,還讓他們瞭解了拓片製作,將展覽“帶回家”,提高了展覽的趣味性。

自2018年12月5日正式開館以來,晉中市博物館不斷拓寬思路,在激活晉中歷史文化旅遊資源的同時,凝練出晉中博物館自己的特色。為了讓文物“活”起來,讓沉默的歷史見證者說話,晉中市博物館除基本陳列外,還根據實際情況舉辦了多個臨時展覽,組織各種門類的專題學術講座等,極大程度地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青鸞耀輝——歷代銅鏡展”便是其中之一。該展覽得到了山西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在晉中市文化和旅遊局的指導下,晉中市博物館採取了同社會力量合作的模式,讓觀眾更好地瞭解我國傳統優秀的銅鏡文化。

山西晚報記者 南麗江

(責編:李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