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重用貪財善妒的夏竦,不是糊塗,是因時制宜

夏竦在《清平樂》中給人的印象並不好,全然一個奸臣的形象。他陷害石介、范仲淹等人,而且他還很貪財,出門時把兩輛馬車連在一起乘坐,在當時都是很奢侈的行為,因此大家都不喜歡他。

歷史上的夏竦也確實如此。他反對新政,嫉賢妒能,導致石介、范仲淹等人被貶,然而他之後卻一路高升,成為了樞密使,封為了英國公。

可能大家覺得宋仁宗是個昏君了,這種人還要重用他嗎?其實也不盡然,宋仁宗用夏竦有以下幾個原因:

宋仁宗重用貪財善妒的夏竦,不是糊塗,是因時制宜

1、夏竦能力強

夏竦能成為宰相,也是因為他有一定能力。夏竦四歲開始讀書,少年時就能寫詩文,算得上飽讀詩書之人。

夏竦的父親,在宋真宗時期因為抗遼犧牲了。於是朝廷賜給了夏竦一個小官。但是這個官職,養活不了他們一家人,於是夏竦在半道截住了當時的宰相李沆。

夏竦立即獻上他自己寫的詩集,李沆看了後,很欣賞夏竦的才華,上疏宋真宗,於是給了夏竦一個丹陽主簿的職位,夏竦從此進入仕途。

20歲時,夏竦被翰林學士楊徽之看中了,認為夏竦有宰相之才,夏竦的名氣也逐漸大起來。後來夏竦還用一首詩諷刺了他的上司丁謂,接著夏竦上疏阻止了宋真宗修建三神山。

宋仁宗重用貪財善妒的夏竦,不是糊塗,是因時制宜

夏竦在襄州(湖北襄陽)時,發生了饑荒,夏竦開倉放糧,並要當地的富戶出糧,賑濟災民。在夏竦的努力下,襄州四十多萬人平安度過災荒,宋真宗為此表彰了夏竦。

宋仁宗即位後,夏竦成為了戶部郎中,先後擔任過壽州(安徽壽縣)安州(湖北安陸)洪州(江西南昌)三州的知州。

在此期間,他平定了洪州的內亂,在山東青州時,他主持修建了我國第一座木結構的虹橋,解決了當地的水患。

從以上幾件事來看,夏竦有膽識,敢說敢做,而且頭腦靈活,遇到問題,能夠迅速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的人,宋仁宗不用豈不可惜?宋仁宗用他也體現了宋仁宗的智慧。

宋仁宗重用貪財善妒的夏竦,不是糊塗,是因時制宜

2、夏竦有勢力

夏竦在宋仁宗時期算是一個老臣了,因為他在宋真宗時期就入朝為官了,他與呂夷簡,王曾等人都相交多年,這樣就使得他在朝中有一定的根基。

夏竦對下屬也很好,也贏得了一方人的心,比如夏竦在黃州時,他的下屬龐籍生病了,此時龐籍覺得他自己的病好不了,就請夏竦給他安排後事。

夏竦就安慰他,讓他好好養病,說他不會死,還會長壽,以後還會做宰相。沒想到夏竦一語中的,後來龐籍果然做了宰相。

宋仁宗重用貪財善妒的夏竦,不是糊塗,是因時制宜

因此龐籍非常感謝夏竦,對夏竦印象很好。這件事讓夏竦受到部下們的尊敬。夏竦的勢力也因此得到壯大,官至樞密使,成為管理軍事的最高長官。

夏竦任陝西經略安撫使時,還舉薦范仲淹為副使。因此可以看出來,夏竦為人能夠公私分明。雖然夏竦與范仲淹在政見上有分歧,但他有識人之才,也能做到唯才是舉。這也是他能擴大他自己勢力的一個重要原因。

夏竦掌握了軍權,其勢力又不斷擴大,宋仁宗對他有幾分顧忌,不敢不用他,也不能不用他。

宋仁宗重用貪財善妒的夏竦,不是糊塗,是因時制宜

夏竦雖然個人生活方面是存在問題,但是他在公事上是兢兢業業,恪盡職守的。而且他知人善任,又很欣賞有才氣的人,肯舉薦他們。這些是夏竦的優點。

當然,我們更喜歡德才兼備的人,然而德與才,能有一樣的人都很難得,德才兼備的人就更是鳳毛麟角,少之又少了。宋仁宗明白人無完人的道理,所以即使夏竦有缺點,還是重用了他。

當然重用夏竦的前提條件是,他不會因私害公。夏竦雖有私心,會針對與自己作對的人,比如石介,但他還是有道德底線的人,他遵守了職業道德,也沒有禍害朝廷。

宋仁宗重用貪財善妒的夏竦,不是糊塗,是因時制宜

宋仁宗對夏竦的包容,也說明了宋仁宗心思細膩,能用人之能,避人之瑕。凡是對朝廷有利的人他都會重用。人才濟濟,文化才能鼎盛。所以宋仁宗時期,宋朝達到了空前的繁榮昌盛。

同時也啟發我們,在公司的用人上,可以靈活借鑑宋仁宗的辦法。

一個人不做違法的事,能保留道德底線,即使有一些缺點,只要不會阻礙公司的發展,和公司的正常工作秩序,是可以重用的。

宋仁宗重用貪財善妒的夏竦,不是糊塗,是因時制宜

在沒有德才兼備的人可用時,我們可以退而求其次,用用夏竦這樣的人。然後在逐步推進,使其成為德才兼備的人。

《淮南子·氾論訓》中有一句話:“器械者,因時變而制宜適也。”意思是說,器械用具,同樣要根據時代的變化而變化,使之適宜使用。

器械如此,人亦然。“因時制宜”就是古人留給我們的智慧。

參考文獻:

《宋史·列傳四十二》

作者介紹:

肖邦:喜歡中國歷史,對歷史人物、事件有獨到見解。希望通過文字還原歷史的真相,揭開歷史中鮮為人知的秘密。瞭解歷史,掌握現在,擁有生活的智慧。

圖片:來自網絡

往期文章鏈接:

無德無才的萬安,一路升級打怪做到內閣首輔,明憲宗才是始作俑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