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患者降血壓,是把血壓降得越低越好嗎?

大家都知道血壓高了不好,長期升高的血壓會引起腦卒中、心臟病等一些併發症,所以需要積極控制血壓,那是不是大家應該都把血壓控制的更低一些對身體更好呢?肯定不是的,血壓並非是越低越好,血壓目標值應該根據個人的耐受程度、心血管伴隨風險因素等綜合設定。


高血壓患者降血壓,是把血壓降得越低越好嗎?


首先,血壓是維持正常的血液循環和臟器的新陳代謝的一項重要生命體徵,必須保證一定的血壓數值才能維持機體的正常功能。正常情況下,人體通過自身的神經體液等自我調節機制維持這個血壓穩定在一定的範圍內,如果由於某種原因導致這個調節機制失調,血壓數值長期超過了這個合理的範圍,就是高血壓病。長期升高的血壓會損害大動脈,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繼而發生心腦血管疾病。所以高血壓患者必須控制血壓,但反過來講,也並非是血壓降的越低越好,這是因為:


1、 容易造成腦動脈供血不足。血壓控制過低,容易造成腦動脈供血不足,特別是一些老年高齡的患者,更容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容易摔倒造成繼發損害。


2、心臟血液灌注不足。舒張壓如果過低(低於60~65mmHg)時,會造成心臟舒張期供血不足,反而會誘發心絞痛。一些老年患者,由於動脈硬化比較嚴重,舒張壓多會偏低,這時候降壓時要權衡藥物對舒張壓的影響,最好不要低於60~65mmHg。


3、 其他。把血壓控制更低,需要服用更多的降壓藥物,可能會帶來更多的藥物副作用和經濟負擔。

所以血壓也並非降的越低越好,總體來講,年紀比較輕的,伴隨心血管風險因素多的,如果能耐受,血壓目標值越低。具體來講,對於高血壓合併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的老年患者,建議採取個體化、分級達標的治療策略,首先將血壓降低至<150/90 mmHg,耐受良好者可降低至<140/90 mmHg。對於年齡<80歲且一般狀況好、能耐受降壓的老年患者,可降至<130/80 mmHg;≥80歲的患者,建議降至<150/90 mmHg,如能耐受降壓治療,可降至<140/90 mmH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