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急救醫生也是知心姐姐(圖)-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是急救醫生也是知心姐姐(圖)

是急救醫生也是知心姐姐(圖)

  “你們要帶我到哪兒去?”“隔離多少天才能出來?”“我要真的確診了該怎麼辦呀?”自從接運入境回國人員中疑似或確診新冠肺炎患者以來,我所接觸到的入境回國人員大都很年輕,他們一上我們的120急救車就開始問一些問題。作為院前急救醫生,以往接運危重病患時突出的是一個“快”字,現在接運回國人員疑似或確診的新冠肺炎患者,我發現關注他們的心理更重要。在每一次短暫的接觸中,我努力做好他們的心理疏導工作,減輕其思想負擔,這也成為我們院前急救醫生一項分外卻自覺盡職的義務。

  其間,有一名回國的女留學生,在入境隔離期間確診新冠肺炎,需轉運至海河醫院。上車不久,女孩就暈車想吐。我拿出提前準備的塑料袋給她,讓她摘掉口罩吐。女孩主動轉過身去吐,我一邊幫她拍背,一邊安慰她。此時,我和病人坐在密封的醫療艙內,相隔僅30釐米,毫無疑問是密切接觸了。有一次,一個姓吳的19歲女孩,在機場入境時體溫37.3℃,需要集中隔離,小吳非常害怕,不肯上急救車。我就笑呵呵地從西班牙的名勝、美食開始跟她聊起天來,一點點緩解她的緊張情緒。很快小吳就和我這個大姐姐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下車時還高興地拉著我跟她合影留念。

  自從1月20日我主動報名參加市急救中心接運新冠肺炎患者專班,就算進入了“紅區”,起初也是有些害怕的,但我相信,只要防護措施到位就沒關係。隨著工作越來越熟練有序,即便與確診患者距離再近、時間再長,也不再害怕了。事實證明,我們專班20多位醫生和司機至今沒有一個被感染的,真的很是令人欣慰和自豪。

  本報記者 何會文 整理

  照片由陳麗霞提供

  記者手記

  “一聽到急救車鳴笛聲,我的責任感立馬就上來了。”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陳麗霞言談話語間總是樂呵呵的,既透露出她對工作危險性的樂觀態度,也彰顯出她對神聖職責的崇拜敬仰。作為一名院前急救醫生,35歲的陳麗霞來津工作不到一年就遇到新冠肺炎疫情,她毫不猶豫地主動投入到抗疫一線戰鬥中。能夠幫助患者得到及時的疾病救治和心理疏導,讓陳麗霞很開心,但她還是希望專班急救車的出活兒率越少越好,她說:“我並不是因為工作勞累或擔心危險,而是覺得出活兒少了,說明疫情結束在望,人們可以安心地過正常生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