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一年中最冷的时节来了,除了吃的讲究,你还要学会防五寒!

小寒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阳历年的第一个节气,小寒之后,气候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俗话说,冷气积久而寒, “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一般说的就是这个时节。

小寒,一年中最冷的时节来了,除了吃的讲究,你还要学会防五寒!

白日隐寒树,野色笼寒雾,这寒气其实是阳气上升,逼迫阴气所为。此时旧岁近暮,新岁即将登场,寒冷鸿飞疾,蛰伏在自然界的生命活力已经开始酝酿,所以,人体的养生规律也十分讲究!

在经过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消耗,此时人体脏腑的阴阳气血偏衰最为严重,中医认为“寒性凝滞,寒性收引”。寒冷的气候会使很多疾病更容易侵袭人体,比如关节痛、颈椎病、心脑血管疾病,要注意加强预防,还要注意防“四低”:一防低血压,二防低血糖,三防低体温,四防气脱。

小寒,一年中最冷的时节来了,除了吃的讲究,你还要学会防五寒!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主收引凝滞。冬日万物敛藏,养生就该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五脏。中医认为肾藏精与冬气相通,因此,冬日养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养肾防寒”,肾的机能强健,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寒邪最容易中伤肾阳,黑芝麻、黑豆、黑米、黑木耳等食材均可调理肾脏。木耳红枣汤、黑芝麻汤圆、黑豆莲藕汤、黑米粥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小寒,一年中最冷的时节来了,除了吃的讲究,你还要学会防五寒!

这个时期虽是寒冷,但阳气也在缓慢地积攒、上升,是饮食进补的大好时节。说到进补,并非吃大量的滋补品就可以,一定要有的放矢。按照传统中医理论,滋补分为四类,即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且不要贪恋腻厚、辛辣的视频。气候干燥寒冷,贪恋腻厚食物,很容易长出小痘痘。这一时段还是以补气润燥为主。进补食物可选择栗子、大枣、桂圆、山药、莲子、枸杞等;可适量饮用梨水、甘蔗水,缓解天气干燥导致的口干舌燥;还可以煮萝卜水喝,能够理气健脾、清热利尿,同时能促进消化。

小寒,一年中最冷的时节来了,除了吃的讲究,你还要学会防五寒!

另外,天气突然转凉,温度的降低会直接刺激人体,使得胃肠功能变得紊乱,如果不注意胃部保养,就会影响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如果你是因为吹风或吃了生冷的食物,让脾胃受了寒而出现胃痛、胃胀,就可用红糖、陈皮、苏梗、生姜熬水饮用。如果本身是脾肾阳虚腹痛、腹泻的患者,不妨用干姜、丁香、豆蔻三种药材研成粉末往肚脐上一敷。三种药材按照1:1:1比例,用温水调和,在肚脐上敷上2个小时,一天2到3次就好了。

小寒,一年中最冷的时节来了,除了吃的讲究,你还要学会防五寒!

《二十四节气小寒养生歌》

小寒慢跑跳踢毽 ,畅达乐观防肾寒,

三九温补食药疗,参芪首乌归阿胶,

滋阴潜阳肝血养,固肾养心羊肉尝。

饮食养生说完了,小编我再和大家聊聊起居养生。除了早卧晚起,夜间少出门活动外,小寒时节还要注意“防五寒”:

小寒,一年中最冷的时节来了,除了吃的讲究,你还要学会防五寒!

1、防鼻寒。出门戴口罩,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助于增强鼻黏膜的免疫力。顺便揉搓鼻翼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鼻塞、打喷嚏等过敏性鼻炎症状,亦有助防感冒。

小寒,一年中最冷的时节来了,除了吃的讲究,你还要学会防五寒!

2、防颈寒。戴围巾穿立领衣。颈部是人体的“要塞”,不但充满血管,还有很多重要的穴位。戴围巾穿立领衣不但能给脖子保暖,还能避免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对预防高血压病、心血管病、失眠等都有一定的好处 。

小寒,一年中最冷的时节来了,除了吃的讲究,你还要学会防五寒!

3、防肺寒。喝热粥散寒。流鼻涕、咳嗽、头痛,风寒感冒是老人冬日常见的病。症状轻者,可选用清代《惠直堂经验方》神仙粥:“一把糯米煮成汤,七根葱白七片姜, 熬熟兑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 。”简单易行,疗效不错。症状重者,还得看医生。

小寒,一年中最冷的时节来了,除了吃的讲究,你还要学会防五寒!

4、防腰寒。双手搓热暖肾阳。腰部为环绕腰部的经脉所行之所,特别是脊推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具体做法是: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推骨(长强穴)。每次50-100遍,早晚各一次。

小寒,一年中最冷的时节来了,除了吃的讲究,你还要学会防五寒!

5、防脚寒。

勤泡脚有助于睡眠。脚底是各经络起止汇聚处,泡脚有舒经活络,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推荐一个泡脚方,取桂枝10g、砂仁6g、吴茱萸6g、白豆蔻10g、淫羊藿30g、生姜10片、仙茅10g泡足。热水泡脚,可以缓解疲劳,帮助睡眠。

此外注意,虽然冬天很冷,但是夜间不要憋尿。长时间憋尿,会使有毒物质积存而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你好,小寒#

小寒,一年中最冷的时节来了,除了吃的讲究,你还要学会防五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