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嗎?機器(AI)根本不會替代人類任何工作?

機器(AI)根本不會替代人類任何工作,這是機器人(或者AI)G與人類共處的第三種可能。按照淨計算,這些機器沒有搶走任何工作,我們基本上仍將保持充足的崗位。

你相信嗎?機器(AI)根本不會替代人類任何工作?

為什麼機器人或者(AI)不會替代人類工作呢?其原因有三: 首先,存在一系列機器沒有能力做的工作、我們不想讓它們做的工作以及對它們來說不經濟不划算的工作。大多數工作需要幾十種技能,比如創造力和同理心,而這些技能是計算機永遠不會具備的,或者至少幾個世紀都不會具備的。雖然科幻小說中的機器人通常都具備這些技能,但沒有哪個頭腦正常的人會盯著自己的智能手機,然後得出結論:幾年之後,智能手機將和人類一樣智能,因此能替代從勵志演說家到芭蕾舞演員的所有人類。計算機沒有代理權,沒有存在感,沒有家人。它們運行著越來越複雜的程序,做著越來越奇妙的事情,但它們並不是人類的同類。

你相信嗎?機器(AI)根本不會替代人類任何工作?


其次,為了便於討論,假設第一個表述是錯誤的,計算機實際可以完成人類80%的工作,即便如此,也不會有任何失業。工作崗位的數量是無限的,因為無論何時,只要人們想出如何買賣某種服務或產品,那就等於創造了一個新工作。因此,技術實際上賦予了人們創造更多更好工作的能力。 有一種誤解是把工作總量視作固定的,機器人將一個接一個地取代這些工作,這種誤解被稱為“勞動合成謬誤(Lump of Labor Fallacy)”。但在現實中,將會有無限的工作機會,因為它們是由人類的頭腦而不是外部力量創造的。 然後,即使機器人包攬所有的工作,所有的財富平均分配給每個人,沒有人需要為生計工作,大多數人仍然會選擇某種工作。

讓我們來解析第三種觀點,並檢驗支持這一論點的三個假設:

你相信嗎?機器(AI)根本不會替代人類任何工作?


假設1:有許多工作是機器永遠無法完成的。 這一假設只是一個猜測。現在我們唯一能肯定的是,目前有一些工作是機器無法完成的。

假設2:實際上,工作崗位的數量是無限的。

1940年,美國只有25%的女性參加工作。僅僅40年後,這個比例上升到了50%。在這段時間裡,有3300萬婦女進入了勞動力市場。這些工作崗位從何而來?當然,在那個時期初期,這些職位中有許多是戰時才有的工作,但是即使在和平時期,婦女們仍然繼續湧入勞動力市場。

你相信嗎?機器(AI)根本不會替代人類任何工作?

現在想象一個巨大的古老的天平,天平兩邊衡量的是現在的工作崗位:在天平的一邊,是全部被技術淘汰或減少的工作,比如蠟燭匠、馬倌、電報員;在天平的另一邊你是全部的新興工作,比如網站設計師、遺傳學家、寵物心理學家、社交媒體經理。

為什麼天平的兩邊永遠都是同步的呢?如果就業機會的數量是一個由於技術突破、外包和其他獨立因素而自行漲落的東西,那麼為什麼我們從來沒有經歷過工作崗位數量遠遠超過工作崗位需求的時期呢?或者為什麼我們沒有經歷過工作崗位數量遠遠少於工作崗位需求的時期呢?換句話說,失業率是如何保持在如此狹窄的區間內的?當它走向區間的兩端時,通常是因為宏觀經濟因素,而不是因為某個突然創造或摧毀了500萬個工作崗位的技術發明。手持計算器的發明難道不該讓很多人失業嗎?或者裝配線的發明,難道不應該顛覆就業市場嗎?

你相信嗎?機器(AI)根本不會替代人類任何工作?

一個簡單的思考可以解釋為什麼失業率保持相對穩定:假設明天有三項重大的技術突破,每一個都消除了一些工作崗位,併為你——消費者——節省了一些錢,它們是:

1.一種新型納米技術噴霧進入市場,只需花費幾美分,你就不用再洗衣服。這平均為美國家庭每年節省了550美元。所有的乾洗店都停業了。

2.一家眾籌創業公司發佈了一款設備,可以插入普通的牆上插座,並將食物殘渣轉化為電能。在每個人當中掀起了最喜愛的“殘渣收集”新綠色能源熱潮,每個家庭平均每年節省100美元的電費,使得傳統能源行業的裁員緊隨其後。

3.一家絕密的初創公司發佈了一款智能手機APP。它可以通過你的呼吸區分感冒和流感,以及病毒和細菌感染。此外,它可以識別喉嚨裡的鏈球菌。這款APP為美國家庭節省了平均每年一次的醫生就診,考慮到人們的自費金額,這為他們節省了75美元。全國各地無須預約的診所的從業人員將面臨失業。

你相信嗎?機器(AI)根本不會替代人類任何工作?

這就是技術破壞的樣子。在過去的幾年裡,我們目睹了成千上萬起這樣的事件。我們很少買DVD,卻把錢花在數字媒體上。我們每年購買的數碼相機數量都在以兩位數的速度下降,但我們卻把省下的錢花在了智能手機上。美國用於在電話簿上刊登廣告的支出每年減少10億美元,企業正把這筆錢花在其他地方。我們越來越少地購買傳真機、報紙、GPS設備、手錶、掛鐘、字典、百科全書。當我們旅行時,我們花更少的錢在明信片上。我們購買相簿和文具的支出也減少了。我們郵寄和開支票的次數也下降了。你最近一次投25美分打付費電話、撥打查號服務檯或長途電話是在什麼時候?

這就是自由經濟的運作方式,也是我們從未因自動化而失業的原因。工作崗位的數量不是固定的,所以自動化也不能將這些崗位一個接一個地偷走,更不會導致越來越多的失業。這才是經濟運行的方式。世界上有多少工作崗位,就有多少勞動力的買家和賣家。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工作崗位從來都用不完,為什麼失業率保持相對穩定。每當技術為我們省錢,我們就把錢花在其他地方!但未來會不會有所不同呢?

你相信嗎?機器(AI)根本不會替代人類任何工作?

假設3:無論如何我們都會工作。

“我們無論如何都要工作”的論點開始於一個你可能已經思考過的問題:我們發明了各種各樣的效率工具,可以節省我們的時間,但為什麼我們現在工作的時間更長了。我們的時間確實節省了,過去當你輸入備忘錄時,一個錯誤需要幾秒鐘才能糾正,非常讓人苦惱,由此我們發明了文字處理器和後退按鈕。有了互聯網,過去需要幾天的研究任務現在只需要幾分鐘,甚至幾秒鐘。通過上千種不同的方式,我們大大提高了工作場所的工作效率。但為什麼我們仍然每週工作40個小時?為什麼不是15個小時?

你相信嗎?機器(AI)根本不會替代人類任何工作?

我們為什麼不少乾點呢?另一種解釋是,也許正是我們對現狀的輕微不滿驅使著我們走向永恆的進步。不管事情有多好,我們總能把它描繪得更好一點,而具有不懈地向前和向上的動力是我們獨特的特點。也許我們與其說是理性的智人,不如說是不滿足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