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舉制”選拔,有哪些利弊?

用戶10672762346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說下科舉制度的由來,科舉制度萌芽階段是在南北朝的時候,當時的士族已經衰落,原來當官由士族推薦,看中門第的九品中正制度這種做法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隨著地主階層逐漸強大,迫切需要新的選拔人才的方法。到了隋朝,隋文帝直接就廢除了九品中正制,到了隋煬帝,大業三年的時候,就開始正式用試策的方式選拔人才了,到了唐朝的時候,科舉制度逐步完善,到明清時候,科舉制發展到了高峰,縱觀整個科舉制度的發展,有利有弊,我先說下利:

首先,在政治方面,摒除了以前士族推薦、名人推薦的方式,才能做官,科舉制改善選拔人才的方式,讓更多有才華、有能力的人進入各級政府工作,甚至能讓中下階層、貧苦百姓也能有機會通過讀書做官,打破了階層固化,讓階層有了流動的可能性。

其二,在教育機構、社會文化風氣方面,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各地的學堂、學院的創立,更好的培養了更多的讀書人,讀書人用功讀書的風氣盛行,他們通過學識交流、寫作,讓文化傳播更廣。這些無不和統治階層推行科舉制有關,讓讀書人看到希望,讓他們覺得讀書有用。

其三,文學藝術方面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自唐宋以來,詩歌、散文、戲劇、小說,燦如繁星,名家輩出,科技發明也是領先世界。

我們再來說下科舉制的弊端:

首先,統治階層倡導的“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士農工商的社會地位排名,讓很多有知識有才華的人一心讀書,走仕途之路,從而疏忽了科技的發展、商業的發展,到了封建社會的末期,科技、商業的薄弱,讓中國已經遠遠落後了西方世界。最後國弱民窮被列強欺侮。

其二、統治階層固化考試內容,用儒家的思想、讀聖賢書、八股文開科選士等等方式,讓讀書人沿著定好的方向讀書,選拔上來的人才也是適應統治階層利益需求的。

其三,科舉制度考中者,一步登天,不僅光宗耀祖,還能享受統治階層的一些特權,讓一些下層人士痴迷讀書,出現了一些一心只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的低能人,沒有進入官場的人甚至連基本生存技能都沒有,有的仇恨官場仇恨社會,給社會也造成一些不穩定因素,如黃巢、洪秀全等。而進入官場的人,裙帶關係盛行,師門關係,同年關係導致的官官相衛,產生了很多腐敗。


閱讀舊時光


科舉制(文科)選材利有三條:

1.破除權貴階層世襲,避免權利壟斷。

2.社會底層的知識分子有上升的渠道。

3.有利於普及教育,提升民眾文化素養。

相對而言,科舉取仕體現了公開、公正、公平性,讓讀書人有了奔頭,有利於社會穩定,無疑是有進步意義的。

科舉制最大的弊端不在於科舉這種選材模式,而在於考試的內容。

中國封建王朝的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利用科舉制度愚化民眾思想,靠幾篇文章論英雄,不少有真才實學的人才被埋沒,同時大大忽視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導致的後果如下。

1.文學家多,科學家少。

2.書呆子多,實幹家少。

3.保守派多,改革派少。

4.效仿者多,創新者少。


微山秋水


開放科舉有哪些好處:開放考試,吸收了不少寒士進入政權,有益於擴大和鞏固封建統治的政治基礎,改變了封建社會前期豪門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廣大庶族地主通過科舉入仕做官,給封建政權注入了生機與活力;選拔官吏從此有了文化知識水平的客觀依據,有利於形成高素質的文官隊伍;讀書一考試—做官三者聯繫,把權、位與學識結合起來,營造了中華民族尊師重教的傳統和刻苦勤奮讀書的氛圍;促進了文學的繁榮,如唐以詩賦取士,促進了唐詩繁榮.

弊端有什麼:明清實行八股取士,從內容到形式嚴重束縛應考者,使許多知識分子不講求實際學問,束縛了知識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帶來的脫離實際的學風,對學術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極為消極的影響;清末科舉制度嚴重阻礙了科學文化的發展,是導致近代中國自然科學落後的重要原因之一;科舉制度不利於知識創新,更不利於創新人才的培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