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制”选拔,有哪些利弊?

用户10672762346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说下科举制度的由来,科举制度萌芽阶段是在南北朝的时候,当时的士族已经衰落,原来当官由士族推荐,看中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度这种做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随着地主阶层逐渐强大,迫切需要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到了隋朝,隋文帝直接就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到了隋炀帝,大业三年的时候,就开始正式用试策的方式选拔人才了,到了唐朝的时候,科举制度逐步完善,到明清时候,科举制发展到了高峰,纵观整个科举制度的发展,有利有弊,我先说下利:

首先,在政治方面,摒除了以前士族推荐、名人推荐的方式,才能做官,科举制改善选拔人才的方式,让更多有才华、有能力的人进入各级政府工作,甚至能让中下阶层、贫苦百姓也能有机会通过读书做官,打破了阶层固化,让阶层有了流动的可能性。

其二,在教育机构、社会文化风气方面,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各地的学堂、学院的创立,更好的培养了更多的读书人,读书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他们通过学识交流、写作,让文化传播更广。这些无不和统治阶层推行科举制有关,让读书人看到希望,让他们觉得读书有用。

其三,文学艺术方面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自唐宋以来,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灿如繁星,名家辈出,科技发明也是领先世界。

我们再来说下科举制的弊端:

首先,统治阶层倡导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士农工商的社会地位排名,让很多有知识有才华的人一心读书,走仕途之路,从而疏忽了科技的发展、商业的发展,到了封建社会的末期,科技、商业的薄弱,让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了西方世界。最后国弱民穷被列强欺侮。

其二、统治阶层固化考试内容,用儒家的思想、读圣贤书、八股文开科选士等等方式,让读书人沿着定好的方向读书,选拔上来的人才也是适应统治阶层利益需求的。

其三,科举制度考中者,一步登天,不仅光宗耀祖,还能享受统治阶层的一些特权,让一些下层人士痴迷读书,出现了一些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低能人,没有进入官场的人甚至连基本生存技能都没有,有的仇恨官场仇恨社会,给社会也造成一些不稳定因素,如黄巢、洪秀全等。而进入官场的人,裙带关系盛行,师门关系,同年关系导致的官官相卫,产生了很多腐败。


阅读旧时光


科举制(文科)选材利有三条:

1.破除权贵阶层世袭,避免权利垄断。

2.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有上升的渠道。

3.有利于普及教育,提升民众文化素养。

相对而言,科举取仕体现了公开、公正、公平性,让读书人有了奔头,有利于社会稳定,无疑是有进步意义的。

科举制最大的弊端不在于科举这种选材模式,而在于考试的内容。

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利用科举制度愚化民众思想,靠几篇文章论英雄,不少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被埋没,同时大大忽视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的后果如下。

1.文学家多,科学家少。

2.书呆子多,实干家少。

3.保守派多,改革派少。

4.效仿者多,创新者少。


微山秋水


开放科举有哪些好处: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繁荣.

弊端有什么: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