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的罪与罚:ofo戴威想要逆风翻盘,你觉得可能吗?

2018年共享单车进入大洗牌期,4月份摩拜单车以27亿美元的估值被美团收购,这个一直共享单车行业老大最后都被收购,其他的小共享单车企业都纷纷看清了现实。其实洗牌从2017年下半年就可以了,从2017年6月份悟空单车、小蓝单车、酷骑单车等纷纷陷入倒闭或是停止运营状态,一直到2018年2月份的时候,全国77家共享单车企业已有有将近一半处于倒闭或者停运了。

共享单车的罪与罚:ofo戴威想要逆风翻盘,你觉得可能吗?

共享单车其实一开始就不是共享经济,因为共享经济是将闲置的社会资源进行连接,其使用权进行再利用,当然中间是要付出一定报酬的。共享单车说白了只是租赁单车的买卖,并非用社会上闲置的自行车,而是购买或者生产新的自行车来往外租,当然早期的共享单车都是要交押金的,各家共享单车企业向每一位使用单车的用户收取从99、199到299元不等的押金。

共享单车的罪与罚:ofo戴威想要逆风翻盘,你觉得可能吗?

问题是用户付了押金,这辆自行车并非一直属于你来用的,并且自行车的停车位都是公共资源,共享单车企业只是用一个APP来管理所有自行车,好一点的是用智能锁(有定位功能可以远程开锁),差的就是直接用机械锁(一个车辆编号对应一个密码锁)。

押金的作用说的好听是风险管控,毕竟人家租给你自行车交点押金也是应该的,因为车辆要是丢失或者损坏还能找人赔偿。实际上共享单车很容易破损,有的单车开不了锁,有的单车损坏,有的单车甚至直接被人占为己有。这些林林总总的问题是,用户的押金照样不会有啥问题,共享单车只是将海量用户的押金收取用来扩大运营再投资。

共享单车的罪与罚:ofo戴威想要逆风翻盘,你觉得可能吗?

在资本的追捧下,共享单车企业只追求市场规模与占有量,都争着想要当市场老大,到处攻城略地,拼命下单生产自行车。这让原本停产的不少自行车厂家高兴坏了,订单源源不断,一开始钱也是源源不断流入。原本用户只要骑一次共享单车可以收一块钱,很多共享单车企业的算盘是这样算的,照这样的收入,一辆单车每天至少出租两次,收取2元,半年就能收回一辆单车的成本了。

共享单车的罪与罚:ofo戴威想要逆风翻盘,你觉得可能吗?

但是在竞争白热化的情况下,共享单车每次收取的费用从一块钱降到五毛钱,再到一两毛钱,最后干脆倒贴用户来骑车。共享单车企业的盈利模式陷入迷茫阶段,每天有海量的用户打开APP扫描骑车,但是没有赚到钱。资本失去了理智,因为订单量暴增、用户注册了暴增,虽然营收没有暴增,但是数据很好看。

先圈用户,做到行业老大,干倒其他人再想办法赚钱,滴滴就是这么起来的,ofo与摩拜单车两家加起来的融资规模超过150亿元。但是政策开始转向,各大城市直接出台共享单车禁止投放的命令,因为共享单车占用社会公共交通资源,并且没有规范管理,车辆堆得到处都是,也没人管理,不少交通道路被共享单车塞满。

共享单车的罪与罚:ofo戴威想要逆风翻盘,你觉得可能吗?

政策一出台,车辆投放只能转移到三四线城市,但是资本市场开始冷静了,单车损坏越来越多,投放越来越多,各种赚钱的盈利模式都尝试了,结果依然赚不到多少钱。并且不少共享单车企业都已经免押金了,借用户的押金来扩张规模的想法也被扼杀了。

如今ofo也面临退押金难的问题,这个一度爬到行业顶峰的共享单车企业,因为老总戴威多次拒绝被合并或是被收购,现在只能面对资金短缺、企业裁员、用户规模下滑的难题。

共享单车的罪与罚:ofo戴威想要逆风翻盘,你觉得可能吗?

11月28日,ofo老总戴威发了内部信,先是公布内部组织架构调整与升级,最后说了这么些话:冬天已经来临,风雪亦将随至。在最困难的时候,我们仍需坚守信念,哪怕是跪着也要活下去,只要活着,我们就有希望!所谓危机,就是危险和机遇的并存,只有在最危险的时候才能真正让我们破釜沉舟、向死而生。朝着希望,逆风飞翔!

你觉得ofo这次有可能逆风翻盘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