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家族為什麼能奪權成功?

笑口常開22


首先司馬懿出身世家大族,又是元老重臣,他平定蜀降將孟達的叛亂,攻滅割據遼東的公孫氏,成功地遏制住蜀相諸葛亮的大舉北伐,戰功赫赫,在朝野當中擁有巨大的威望和號召力。

魏明帝死後,魏國新任國君年僅8歲,根本無力掌控朝局。輔政大臣大將軍曹爽、太尉司馬懿各自培植黨羽親信,爭奪中外軍的控制權。但這時的司馬懿尚不能與曹爽抗衡,於是退而韜晦稱疾。但曹爽的政治素養明顯跟司馬懿不是一個等級,由於太過大意,導致司馬懿能夠在高平陵之變當中趁虛而入,奪下洛陽。並且由於曹爽平庸無能,胸無大志,導致擁有優勢的他,束手就擒,最終被滅族,這也導致了曹氏外戚勢力已無法對抗司馬氏。

司馬懿在剷除曹爽勢力後,又先後逼太尉王淩飲藥死,賜曹魏宗室楚王曹彪死,並將曹魏諸王盡置於鄴城(今河北臨漳西南), 專派官員監視, 不許互相交往, 曹氏宗室勢力進一步削弱, 魏廷遂出現司馬氏專權的局面。

司馬氏的專權,引起忠於曹魏勢力的強烈反抗,由此展開了一場司馬氏與親曹魏勢力的長時期的激烈角逐。魏正元元年(254 年)二月,司馬師一舉殺害中書令李豐、皇后父光祿大夫張緝、太常夏侯玄、冗從僕射劉賢、黃門監蘇銖等人,皆夷三族,以剪除擁曹派勢力。同時廢曹芳,另立魏文帝孫曹髦為帝。司馬師進號大都督、假黃鉞,劍履上殿,權勢更重。隨後淮南發生擁曹反司馬氏的叛亂,但都被司馬師平定。

景元元年(260年),司馬昭被進為相國,封晉公,加九錫。魏主曹髦見權勢日去,不勝其忿,欲作拼死一搏,率親信討伐司馬昭,被司馬昭親信成濟殺死。於是司馬昭殺成濟以掩人耳目,另立曹操孫曹奐為帝。至此,司馬氏在與曹氏勢力的鬥爭中取得勝利,完全控制了朝政大權,取代曹魏的形勢巳日趨明朗。

泰始元年(265年)八月,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繼位為相 國、晉王。同年十二月,曹奐禪讓帝位於司馬炎,曹魏滅亡。司馬炎稱帝后,改國號為晉,改年號為泰始(265~274年),以洛陽為都城,史稱西晉,司馬炎是為晉武帝。



途說天下


司馬家族之所以能奪權成功,我認為有以下原因:


1.司馬氏是大家族,根基雄厚。就拿司馬懿來說吧,其高祖父司馬均就是漢朝的徵西將軍,他的祖父,父親也都是漢朝官吏,應該說司馬懿出身官宦世家,幾代人從政不僅為司馬家族積累了雄厚的人脈和政治資源,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本身就有對政治的敏感性和優於常人的地方。



2.司馬懿的智慧和能力。司馬家族奪權應該是從司馬懿開始的,曹魏後期,本國卓越的政治和軍事人物逐漸凋零,放眼天下,能擋得住諸葛亮凌厲攻勢的,只有司馬懿一人,司馬懿也是因此逐漸取得了曹魏的軍權。幾十年忍辱負重,他對政治的老練和手段,豈是年輕後輩曹爽可以相比的。通過裝病,騙過了曹爽,成功的發動了高平陵政變。



3.曹氏一族的衰落。可能是鑑於歷史原因,東漢外戚專權,在最初,曹操就對本族內親屬的權利進行了限制,這就導致了後來司馬家族做大時,竟然無人能制約他們。



因此,我認為司馬氏能取得江山,核心在司馬懿,後來的司馬昭當皇帝不過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摘果子而已。


遙望歷史AJ


司馬家族能夠奪權成功,最核心的問題就是曹魏政權統治,面臨大士族挑戰,而司馬家族是其代表。在具體問題上,這裡面因素很多,現在就大致分析一下:

首先,司馬家族勢力極其龐大。

司馬懿家族典型的儒家豪門,世代研習經學,從而當官。

司馬懿家族世代公卿,從漢初開始就是豪族,到了司馬懿的曾祖當時徵西將軍,而太祖、祖父都是太守,父親是京兆尹,也就是相當於首都的市長。

所以,從司馬懿的家世來看,雖然不像袁紹祖上位列三公,但顯然是地方世家大族。

並且司馬懿弟兄八人,都非常有才華,被稱為“司馬八達”,而司馬懿排行第二,字仲達。

司馬家族是典型的傳經家族,所以,司馬懿自幼學習經史,再加上曹丕設立“九品官人制”,根據家世賜予官職,列為高位是不可避免的。

司馬懿家族中兄弟八人後來都列為高官,當然這跟東漢到曹魏的制度有關。

東漢實行的推舉制度,有地方官員推舉就可以做官。

家族之間、門生之間互相推舉,導致推舉出來的都是自己的族人或者門生,司馬家族做官的人自然就很多。

司馬懿家族在朝局和地方上經過數代經營,成為地方上的豪門,是典型的威脅曹魏政權的力量。

所以,也是曹魏不可避免的拉攏對象,當時曹操把持朝局時候,就派人請司馬懿做官,如果請不來就殺掉。

不要看曹操在朝堂上權勢很大,但在地方聲望上跟司馬家族相比差距很大。

可見,曹操對司馬懿還是比較忌憚的,深刻地瞭解他的才能。

其次,司馬家族是士族的代表。

司馬懿家族作為士族最典型的代表,他們是東漢王朝的根基,而到了曹魏也仍然是暗中湧動的主流。

而相反,曹操祖上曹騰是宦官,而他的父親曹嵩是過繼給了曹騰,雖然被封為費亭侯,權勢不小,但仍然為讀書的士族看不起。

宦官後代在社會地位上與世代傳經的士族相比差距很遠。所以,曹氏其實出身並不高,甚至算是中下等了。

因此,世家大族根本就看不上曹魏,這就註定了這個政權根基並不穩定。

再次,司馬懿高超的政治手腕。

曹操去世後,曹丕在與曹植的爭鬥中艱難獲勝,繼承了王位,建立了曹魏政權,因此對近親宗室懷有強烈的防範心裡,比較能幹的宗室受到排擠。

曹丕因為個人能力和聲望都較弱,所以拉攏士族,導致進一步加強了司馬懿的權力。

在曹丕時期,還有曹真、陳群等平衡司馬懿力量,到了曹睿去世時候,只有碌碌無為的曹爽和司馬懿共同輔政了。

此時的司馬懿不論是威望、地位和家族勢力,都是朝野內外矚目對象,司馬家族又是士族的代表,曹魏宗室已經沒人能夠與司馬懿相抗衡,因此形成了司馬懿一家獨大的局面。

在曹政權建立的二十多年後,司馬懿發動兵變的時候,整個朝野絕大多數官員或暗中支持,或持觀望態度。

可見,曹魏政權已經名存實亡了!

隨後,司馬懿家族效仿曹操,挾持天子,逐漸清洗敵對勢力,穩固自身權力,最終一步步篡位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