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配置指数基金,如何正确评估风险及收益?

名泉智库


我们认为配置指数基金是很好的资产配置方式。当然,由于市场上指数基金众多,有开放式的,有封闭式的,有指数ETF,也有指数LOF。在这里,主要通过ETF来分享下我的想法。其他类型的思路基本相通的,只是交易机制有些许不一样。

市场上,按所拟合指数的不同,分为宽基指数基金和行业(主题)指数基金。

如图中的沪深300ETF、上证50ETF、创业板ETF等等,都属于宽基指数基金。这类指数基金在市场指数处于相对估值低位时可以购入后长期持有,等待市场的上涨。现阶段我们认为是可以选择这类宽基指数基金进行配置的。而这类ETF对于风险的控制,可以随着相应市场指数的上涨而可以逐步进行调仓。比如现阶段,主板PB在2以下,可以进行重仓配置,而在主板市场PB在2-4之间的时候保持半仓持有,而市场PB高于4后就要进行逐步减仓。当然,现阶段我个人认为,随着创业板的注册制改革的推进,创业板ETF或短期有一定承压,但后续的涨幅和爆发力相对比较有优势。

而行业指数基金就图中的芯片ETF、半导体50ETF、证券ETF等等。跟踪的是某一个行业或板块的指数。这类行业指数基金的选择,就建议可以做个组合配置,并保持动态的平衡。比如,科技类的ETF和医药类的ETF,证券类的ETF和消费类的ETF等等。

另外,还有些不错的跟踪海外指数的ETF,包括宽基类的和行业类的。

这类ETF在现阶段受疫情,全球经济下行预期等影响下,走势并不明朗,投机者可以类似股票一样做做短炒或有一定机会,而投资者建议观望为主。

综上,尽管我们只是以ETF作为例子,分享指数基金配置的一些想法,但其他类型的指数基金也可以用相同思路进行参考。但无论配置什么标的,判断整个趋势,进行合理分散配置是必要的。

投资是一个互相交流学习的过程,希望能共同进步!


正宗精股门


如何配置指数基金?小编认为取三只左右指数基金进行配置,既可以分散风险,也可以分享各行业不同阶段收益区别,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当然投资风格还要依据个人自身特点,有人就喜欢全仓,而有的人就喜欢分散,适合自己且能收益就是最好的。


构建自己一套ETF投资标的

1)宽基方面:华夏上证50ETF(510050),华泰柏瑞沪深300ETF(510300),南方中证500ETF(510500)规模一直在中国ETF前三甲,也是最具宽基的代表。

可以在宽基指数方面选一只作为标的,当然有人喜欢另辟蹊径,喜欢创业板小盘股同理可以买创业板指数类ETF,而有的人喜欢标普500指数行情,就可以买标普500(513500),喜欢纳斯达克100指数,也可以买入纳指ETF(513100)等等。


2)科技类ETF:目前已有5只科技ETF规模超百亿元,分别是华夏5GETF(515050)、华夏芯片ETF(159995)、华宝科技龙头ETF(515000)、国泰半导体50ETF(512760)和华夏新汽车ETF(515030)。而华夏5GETF(515050)规模突破300亿,位列行业之首,位居国内ETF第四名。


可以在科技类指数方面选一只作为标的,此行业涉及较多方面,比如新基建5G ,人工智能,数据软件等几乎都有涉及,还有一批新基建ETF正在申报待批,直接把七大领域各选取十只作为成分股,等其上市也可以重点关注,毕竟新基建利好政策频出。跟着政策买指数,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3)其他类ETF:跨境、医疗,消费,证券,军工类等ETF,选取一只作为标的。

比如作为国内首支纯券商基金——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第一只突破百亿规模的证券ETF(512880),旗下有44只国内证券概念股。


国内市场上首只且目前唯一生物医药ETF——国泰中证生物医药ETF(512290)旗下有45只生物医药概念股,从成分股的行业分布来看:指数的多只成份股为“新冠防疫概念股”。截止4月22日,生物医药ETF(512290)2020年至今涨幅28.4%,位居在全市场的所有股票型ETF中榜首。


聚焦海外上市中国互联网龙头ETF—— 易方达中概互联ETF(513050),跟踪的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指数,该指数由50家海外上市的中国互联网企业构成,对中概互联网龙头有极佳的代表性。从权重占比来看,其成份股中腾讯、阿里两家就超过60%,另有美团点评、京东、百度等多家头部企业。

如何正确评估指数风险及收益?

一、分批建仓,设置止盈止损目标。

下面我们就选3只ETF基金建仓,总资金设定9W以例,这样每个ETF基金平均可得3W总资金,然后再把这资金平均分成三份,每份1W资金,分三批逢低买入ETF基金实现建仓,直至全部3只ETF基金建仓完毕。分批建仓好处:在于投资者无法正确把握好大盘趋势,以及各ETF走势盘口,每次买入都可以修正你的上次错误,尽量实现最优价格建仓。


不管长短线投资:不管买入股票,还是指数型基金,当你买入时就一定要严格设定止盈止损的目标,稳健的可以设定上下10%,风险能力承受较高的可以20%,当然可以依据投资者自身特点来设定,但这个是一定,一定,一定要设定的哦,不然挣钱变亏钱概率很大哦。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资格较老投资者都是先考虑损失风险,而新手投资者都是先考虑盈利目标,正是由于出发点不同,导致结果不同,多数盈利者一般都是先考虑风险的投资者。


二、买指数型基金就必须看其指数历年波动率,收益率等各项指标

我们就以一季度涨幅前列的中证生物医药指数为例,其三年年化波动率在25%左右,其三年年化收益率9.27%,我们就以自己买入建仓价格作为中枢位置,设定上下10%的止盈止损点,完美覆盖三年年化收益率以及三年年化波动率。

人生若只如初见,你的一点则有缘,关注小甲,真诚感谢:第一时间分享股票,ETF基金,可转债热门资讯,一起走进投资财富人生。


甲先生侃财经


指数基金在基金产品中,算是关注度最高的一种。尤其是这几年来,定投指数基金成为了一种新风向,很多投资者也通过这种方式参与进来。不得不说,定投指数基金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确实要比盲目投资股票基金要好的多。那么大家应该如何配置指数基金,又该如何正确评估风险及收益呢?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指数基金,就是以特定指数(如沪深300指数)为标的的指数,并以该指数的成分股为投资对象,通过购买该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分股构建投资组合,以追踪标的指数表现的基金产品。

由此可以看出,指数基金并不依赖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和策略,间接的也减少了由基金经理个人因素带来的风险。不过指数基金的走势与指数几乎完全一致,对于投资者而言,行情判断就至关重要。因此买卖点非常关键,所以我们才会发现市场上最大的呼声是定投指数基金。

因为采用定投的方式,可以不需要考虑指数基金的买点。在任何时候开始定投都可以,毕竟在下跌的过程中可以捡到更加便宜的基金分额,以此摊低投资成本,能够尽快扭亏为盈。唯一需要投资者密切把握的就是选择优质的、合适的指数基金,和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止盈。

综合来说指数基金属于中高风险投资产品,风险比股票基金要低,但比货币基金、债券基金风险要高得多。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投资指数基金,都有可能出现亏损。但相对于其他投资产品,亏损的概率和幅度相对低一些。

而指数基金中,主要可以关注两大类,一是大盘指数,二是行业主题。

第一类比较典型的就是沪深300、中证500指数基金,成分股是全市场最优质的股票,所以会非常稳定。但收益波动也不会太大,更加适合保守型投资者。

而行业主题正好相反,波动空间更大。能够选择的方向也非常多,因为行业主题中包括白酒、食品饮料、新能源汽车、高端制造、健康、国防、消费等等,非常齐全的行业。需要依靠投资者对于行业前景的把握,风险要大一些,但是收益也可能高一些,更加适合稳健型、积极型的投资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