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紀錄片《中式學校》

作為讀書時代的學霸乖乖女,畢業後的經歷,讓我越來越反感自己所受的填鴨式教育,反感老師和社會灌輸的觀念。直到看了這個紀錄片,依然反對洗腦式教育(洗腦水是餿的),但是確實對中英教育方式有了新的理解。


在英國南部漢普郡的一所中學裡,50名英國初三學生被聚集在一個班級裡,由3名中國老師用中式教育對其進行為期4周的授課實驗,4周後,他們將與傳統英式教育學生進行考試,對比兩種教育方式的差異。


時間戰術。從早上7點的早操到晚上7點的自習,中式教育學生的學習時間比英式教育整整多出了一倍。


知識灌輸式課堂。老師講,學生聽,沉悶乏味,本來就強調平等自由的英國學生,這時候更難集中注意力,課堂變得散漫。學生敢於挑戰權威,儘管老師一開始就制定了班規,依然基本沒有紀律可言。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座位上喝茶、說話、唱歌、打遊戲的應有盡有。


儘管老師一直在強調認真聽講,也伴有面壁、罰站、請出教室等懲罰,但似乎並沒有什麼作用,學生根本不會在乎。中國老師對於紀律是完全崩潰,甚至對英國學生說出了我們教學界的名言:“從沒有見過你這樣的學生,你是學校的恥辱。”


最後搬出我們的殺手鐧“請家長”的時候,對於孩子帶電熱水壺在教室裡喝茶的行為,他也是站在孩子的一邊。


中式教育強調競爭意識。在體育課上,不擅長跑步的同學看到別人都已經跑完,但自己還剩整整一圈的時候,明顯表現出了壓抑和沮喪,說自己是垃圾。非常適應中式課堂的同學,在面對自己不擅長的實心球運動時,看到別人滿分或者及格,也難過地開始哭,完美主義者的自己難以接受這個現實。好在有英國老師及時出來做了心理輔導。


認識到自己標準化培養的不足,也為了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中國老師們開始組織一些活動,類似包餃子,九連環,武術改編的扇子舞等。同時也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制定不同的培養策略。會給接受能力強的同學佈置更高難度的作業,給底子較差,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學開小灶,並鼓勵他們有能力可以做很好。


在最後的畢業典禮上,校長揭曉兩種教育中學生的平均分數時,中國大獲全勝。平時調皮搗蛋的學生,也在中方老師的鼓勵和輔導下考出了不可思議的成績,發自內心的開心。


最後校長說英國確實需要延長學習時間,可我們真的希望孩子一天學十五六個小時嗎?那對我來說聽起來不像童年,更像是牢籠。中式教育更適合主觀能動性強的學生,但真的是更好的教育方式嗎?


一直覺得自己是中式教育的犧牲品,到現在都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不知道自己是誰,是以自身經歷為基礎的中式教育批判者。這部片子讓我更客觀的認識中西教育的優劣。


中式教育中的自律精神很優秀,英式教育裡自信、個性、創造力的培養也確實很了不起。英國需要改革的只是增加學習時長或者學校制度,這種形式上的改變就行了。而我們需要改革的是價值觀,不要再用對不起父母,你是誰誰的恥辱,這種羞辱、打壓式的激勵方式了。越來越多的抑鬱症患者,已經夠說明問題了。


形式好改,價值觀難變,但還是要期待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